第544章
字數:5116 加入書籤
當知曉陳偉真的有意在樂池建大學的時候,樂池的領導班子,趕緊的是開會。
陳偉就是樂池人,既然有這個口信傳來,那麽說明陳偉真的有這個打算。
可陳偉有這個想法打算,要是樂池不主動去爭取的話,說不定也會黃的。
樂池要真的建成了大學,那麽樂池經濟發展必須能夠上一個新的台階。
所以,很快的,樂池的領導一行就來到恒通集團進行拜訪。
陳偉和楊紅梅出麵是進行接待。
無論怎樣,家鄉領導來了,都是得要出麵接待一下的。
對於陳偉突然要在樂池建大學,楊紅梅倒是覺得挺不錯的。
對於楊紅梅來講,幫助家鄉發展,是她希望做和希望看到的事情。
陳偉對於縣裏的領導,也是習慣性的先畫大餅再說其他。
先將恒通大學的計劃書,拿給他們看。
並不是建設計劃書,而是恒通大學教學計劃書。
大學建起來,能不能招到學生,肯定是看學校的教育質量。
說白了,就是學生在學校裏麵,到底能不能學到本事。
以前的時候,大家是這樣的心理管他那麽多,先考上個大學再說。
無論在大學裏麵學什麽專業,反正是先上個大學。
而現在呢?
人們的想法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
考大學已經不是像以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大學不斷擴招之下,隻要在高考認真學了,就能夠上一所不錯的大學。
拚命學了,基本上就是這類大學了。
拚命再加上有著不錯的學習天賦,複旦、浙大、金陵大學這類大學就在向你招手。
天賦極其不錯,再加上認真學習,那麽華清、京大、星空大學就為你敞開了大門。
考大學變得容易了,所以大家開始更加的關注大學自身的專業實力。
甚至有不少考生,明明可以進本科大學的,可卻選擇了去專科學校就讀。
為什麽啊?
就因為人家專科學校在某些專業上麵,有著超強的實力。
“對於恒通大學,我是這樣子定位的,開辦一所培養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動手能力的新一代大學生工程師,助力國家產業創新和升級。”
調子,一定得要給起得高點。
如此的話,才是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持。
說白了,就是培養產業技術工,隻是呢,這個產業技術工懂得多。
不像是現在很多的工人,知道應該怎麽做,可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
這樣子的工人,是優秀的工人嗎?
按照以往的標準來講,是優秀的。
可以往的標準已經不適合現代工業發展的需求了。
我們需要即知道應該如何做,又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的新一代產業工人。
做事不問原因,那永遠就隻能夠做,有丁點變化了,就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追根刨底!
這樣的產業工人,才是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技術創新上麵成為巨大的助力。
技術要創新,最為重要的,還是靠一線產業工人,因為隻有在一線,才是真正的知道,生產上麵到底需要什麽。
同樣用一種機器,有的企業,就能夠生產出很好的產品,有的企業就生產不出來。
原因是什麽?
技術工藝啊!
技術工藝怎麽來的?
一線人員給搞出來的。
隻有在一線,才是可以。
一線產業工人的素質,決定著工業的下限和上限。
陳偉很清楚樂池方麵到底關心什麽“我是這樣子計劃的,在明年,恒通大學就得要開始招生。在五年內,恒通大學的在校人數能夠達到三萬人。”
“至於學校招生數量上麵,是否繼續擴大,依照情況來確定。我個人是覺得,恒通大學將會成為一所很受學生歡迎的一所學校。”
報考的人數多,那麽恒通大學擴招什麽的,那麽就很自然的事情。
樂池方麵,要求也是很簡單,有一所大學落地,就無比高興了。
也不要求其他的。
樂池方麵給出的條件,還是相當誘人的。
千畝免費地塊。
隻是,得要由恒通集團來出農民的安置費和土地平整等費用。
樂池這些年,財政收入的確提升了不少,可是支出也大啊!
縣裏主要道路上,在這幾年時間全部實現了柏油路麵化,連縣城的主要道路,也如此。
這些都是得要花錢的。
另外縣裏麵還大搞農業水利建設,以及鄉村公路的建設。
新建了好些個汙水處理站等等。
另外就是縣裏又是搞五百米公園計劃,這些都耗費不小。
陳偉還沒有答應呢,楊紅梅卻是一口的答應了下來“可以。”
對於楊紅梅來講,在家鄉的口碑,這必須得要有。
不然的話,那真的沒法搞了。
“安置房的地,得要縣裏麵來出。安置房修建,由恒通地產來修建。”
楊紅梅回去樂池的時候,可是看到了有一片安置房修建給爛尾了。
具體原因,楊紅梅也沒有問,可是就那些原因。
比如說縣裏麵征地太多,可卻沒有將地給賣出去。
地沒有賣出去,那不就沒錢嘛!
沒錢的話,就沒有辦法給建築企業結算,建築企業自然就沒有辦法繼續施工。
房子沒有建好,自然沒辦法將安置房分給被占地的農民。
然後……
直接就停擺了。
楊紅梅可不想要在縣裏將自己的名聲給敗壞了,所以她直接將安置房建設這個事情給拿了過來。
房子肯定得要修得好好的,絕對不能夠被人說房子有質量問題之類的。
各位縣領導對視一眼,安置房的事情,有恒通集團接過去,那自然是最為好的。
縣裏麵,自然樂意少些事情。
至於說裏麵有多少油水?
這個時候,是油水的事情嗎?
隻要恒通大學順利的建起來,那麽他們的政績就少不了。
大家都年輕,未來可期啊!
而且,恒通集團可是不好惹的,說不定就直接掀桌子。
到時候,大家臉麵上都難看。
“楊總,安置房由你們來修建,這點自然是最為好不過的事情。在這裏,我有一個建議,楊總,希望能夠考慮上一下。”
“張縣你說。”
“楊總你大概也是知道,在縣城邊上,有一個安置房小區,現在已經停工有快三年時間了。現在那麽大一個小區爛尾在那裏,說實話,這是縣裏麵工作的失誤,我們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
本站最新域名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