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局中局

字數:4371   加入書籤

A+A-




                      蘇澤站在酒店巨大落地窗前,看著港島萬家燈火,上次魔警,這次無雙,幾個月下來對這片土地感受越來越深。

    相比於衣香鬢影、一擲萬金的中環,警匪片反而更偏愛泥沙俱下的旺角、廟街油麻地、天水圍,偏愛月黑風高夜裏,各壇口的叔父們指揮子侄輩爭奪話事人的角鬥,這構成港片最大的生機勃勃。

    所以蘇澤甚至懷疑港片的衰落,本質就是這種江湖感和草莽氣的退潮?

    是回歸之後政治新格?還是無孔不入的當代商業文明?

    是利益至上的法則當中,兄弟情所遭遇的所有危機和挑戰?

    就像那句經典台詞我們已經不適合這個江湖,因為我們都太念舊。

    想到這裏蘇澤忍不住佩服莊文強的厲害,按照這個規則分析,無雙是一個逆行反其道而行的文本。

    不再是明明置身國際大都市中,卻無處不湧動著一股江湖草莽氣,而是明明是一群江湖草莽,卻無處不經營著一種國際大都市的格局。

    跨國化、大工業化、產業鏈化,這是犯罪分子一起玩出主流社會的調調。

    沒辦法,因為現在觀眾當下更熱衷的從來都是財富,或者一夜暴富。

    相比義氣,或者恩仇,這才是更能取悅這個時代的東西。

    想到這裏,蘇澤感歎這次合作的奇妙,要說警匪題材,或者是懸疑題材,可是自己出道以來的老本行,號稱懸疑之王。

    但這次劇本完全不一樣,大部分篇幅都沒有集中在犯罪過程,反而各種展示如何印偽鈔的過程。

    畫家作為偽鈔的犯罪團夥老大,新版美元發行後遇上難題。變色油墨、微縮印刷、水印……每項革新,都將他的工藝甩到後頭。

    直到有一天,犯罪轉角遇上藝術。

    自己飾演的李問登場,畫工了得,卻沒有藝術創造力,隻會臨摹大師的作品。

    為了賺錢,李問放棄自我表達,專心彷製名畫。圈子裏這種工作根本沒有地位,就是個重複勞動力。

    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垃圾,都是放錯地方的寶貝。

    加入偽鈔製造團夥後,李問憑借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能,身份發生翻天覆地的逆轉,從可被替代的十八線畫師,變成跨國犯罪團夥中的高級工程師。

    按照莊文強十年來的研究,一張假鈔的工藝,要經曆繪稿、製模、凹印、檢驗等十幾項工序。

    第一項繪稿,就是用筆,親手把鈔票上的每一道細紋畫出來!

    有誰知道美鈔上的富蘭克林衣領處的紋理,有一串“the&nbp;ue&nbp;f&nbp;aeria”縮印文字?

    畫得再好,水印一驗還是暴露。真鈔水印是在造紙時壓製進去的,而劇本采取的方法是將紙分為三層,水印紙夾在中間,上下兩張臨摹的偽鈔來壓製。

    拍攝到現在,蘇澤對於李問這個角色產生新的理解,無論性格如何,不得不說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從頭到尾,每個環節原樣複製。藝術家大多偏執,李問是,吳複生也是。

    做假鈔,那可是家傳三代手藝。原本學藝術的他,為搞到製造假鈔必須的變色油墨,持槍搶劫。

    舉槍扣下扳機,眨眼間幾條人命歸西。

    你說這是殺人?

    不不不,在他看來這就是藝術的原料。

    劇本最大反轉就是吳複生的去向和真實身份,也是金牌編劇莊文強做的局,但故事核心與靈感起源並非他的首創。

    出處其實來自一部上世紀90年代的好來塢經典犯罪片,但就是因為這樣,莊文強十年磨一劍,設計另一個局中局。

    從電影裏,走到電影外,從當前的電影,走到電影史。他要把這個非原創,做的比原創還有創意。

    都是偏執的瘋子!

    “哎,當年處女作叫飛砂風中轉,專門找鄭尹健陳小春來演。”

    “古惑仔係列,大家都知道,劉偉強早年玩剩下的嘛。”

    “最後還是撲街,票房不到五百萬。”

    “然後再沒人找我導戲。”

    回想莊文強調侃自己的血淚史,大概就是從那時候,他開始憋自己的“無雙”大招。

    要把所有意想不到的戲劇張力,留給自己。想要的不隻是位,而是無雙的地位。

    折騰劇本。

    從新聞整理到硬知識普及,再到人物編織和反轉構架,斷斷續續,足足打磨了十年。

    專攻偽鈔製造與犯罪心理。

    誰不愛錢,老子給你來一個偽生財之道!

    先卸下創作的包袱,再在原有的經典創意上,不斷提升思維厚度和電影內外的解讀空間。

    高彷到達極限,你做到的,可能是原作自己所沒有觸摸的高度。

    閉上眼睛,回憶白天一場槍戰戲,一片濃煙中,發哥肩扛兩挺a-47怒射,敵人全滅。

    瀟灑躲開爆炸,一個側身滾入戰壕,騰空飛身霰彈槍連發兩槍,敵人爆頭。

    蘇澤看著熱血沸騰,這分明就是《喋血雙雄》+《辣手神探》+《英雄本色3》!

    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熱淚盈眶,想想英雄本色上映時,發哥31歲。正值壯年,拍動作戲,身體機能和顏值都是巔峰。

    今年他63歲,年齡比飾演小馬哥時翻一倍。英雄遲暮是個千古難題,曆史中真正的英雄都會遇到,何況演員。

    這就是發哥願意出狠招的原因,甘願消費自己。因為他知道當年輝煌早就翻篇,你要是還在硬熬,會被人,尤其是跟隨幾十年的粉絲嫌棄。

    何不主動走下台階,自我戲謔一番。

    很多意圖重現經典,可惜遭到一片詬病。不是因為演員變了,不是因為故事年代變了。

    像是那種第一秒就讓人察覺出手感不對的假鈔,畢竟就連發哥本人也不再能重現當年的他。現在的他出門坐公交,冰箱空了自己上街買菜。

    這才叫豁達!

    李問這個角色也一樣,徹頭徹尾的er。畫作得不到賞識,直接點火燒畫,隨後利落地轉身抽煙,臉上寫滿無所謂。

    阮文的畫展上,端著酒杯躲到角落,拿起桌上的畫展明信片看。動作看似無意,實則有心。

    參加畫展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唯獨他自己,一個窮困的畫師。想竭力隱藏自己,不與任何一雙目光相對。

    遠離人群,低頭看卡片,是緩解緊張的不錯選擇。就算加入犯罪團夥後,也經常被恐懼包圍。

    被畫家脅迫殺人,硬生生抓住他的手,緩緩扣動扳機……

    眼中盡是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