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

字數:4151   加入書籤

A+A-


                      神武軍,夢開始的地方!

    吳浩心潮澎湃,正欲天馬行空,史嵩之繼續,“關於‘神武軍’,有幾點,長風,我要提一提你。”

    吳浩趕緊收回思緒,“請兄長指點!”

    “其一,製度上,神武軍歸殿前司管轄,為殿前司諸軍之一,不過,兵員你自己招募,將佐你自己任用,殿前司一切不加幹涉。”

    “是!”

    心說,就是掛個名唄,這套嗑,十三世紀也好,二十一世紀也好,都是常嘮的,俺熟!

    “不過,掛在殿前司名下,到底是有好處的,這個,你曉得是什麽嗎?”

    吳浩轉著念頭,“莫非……神武軍也照兩司三衙的規例支糧?”

    殿前司與侍衛親軍司合稱“兩司”;殿前司下設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司下設馬軍都指揮使司、步軍都指揮使司,這三個都指揮司合稱“三衙”。

    所謂兩司三衙,就是禦林軍了。

    史嵩之一笑,“正是!”

    兩司三衙宿衛大內,拱衛京師,能不能打仗另說,待遇卻是全隊的頭一份,莫說禁、廂軍望塵莫及,就是前線的軍隊,也比不上的。

    吳浩心中微微一跳,雖不起身,再唱個肥喏,“恩相看顧!兄長提攜!”

    史嵩之點點頭,“你可照一千二百人的員額,先支三個月的錢糧,算是……安家費罷!再往後,這個錢糧,便按月支取——總是一千二百人的員額。”

    吳浩心說,兵員招募,需要時間,一時半會兒的,哪裏就滿員了?介不是……叫我吃空餉嗎?

    心中再微微一動這算不算“酬功”的一種方式?台底下給我遞好處?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我台麵上的損失?

    不對,這不是啥“台底下”,剛好相反,就在台麵上,也是完全合法的。

    不過,“台麵上”,我確實是有損失的,很明顯,春秋坊這件案子,台麵上,立下首功的,一定是史嵩之,我的角色,很可能隻是個“線人”,連正經的“舉發”都算不上。

    所以,史彌遠一出手就是“新立一軍”,並給以兩司三衙的待遇,且還變著法兒的喂我吃空餉?

    他堂侄立功、得名,我得實惠,以此達到“平衡”?

    話說,我真正看重的,還真就是這個“實惠”——不是吃空餉,是“新立一軍”,是“同統製”。

    這真特麽是夢開始的地方!

    同這個比起來,封侯都是虛的!

    史氏叔侄應是看準了我這一點——嗯,算你們眼光好。

    腦中大轉念頭,麵上恭恭敬敬,應一聲,“是!”

    “至於紹興府那邊,”史嵩之說道,“嗯,咱們分頭行事!雲門寺和那個智果,另派人看覷;長風,你專心你的平水鄉,那裏有個賊窠子嘛!”

    史氏不欲他參與收捕雲門寺的行動,並不出吳浩意料,雲門寺同權貴包括宗室來往繁密——其中亦不排除同史氏有來往,瓜牽蔓連,拔出蘿卜帶出泥,辦雲門寺的案子,辦誰不辦誰,辦到什麽程度,都費斟酌,這種事情,不沾手也好。

    吳浩應了,史嵩之說道,“不過,小小一個平水鄉,捕拿幾個妖人,最好不要出動大軍,不為別的,目下的軍人,但凡出師,先要犒賞、要開拔費,拖泥帶水,羅裏吧嗦,說不定,還沒出營,妖人已得到了風聲,跑個一幹二淨!”

    頓一頓,“這也罷了,關鍵是,怕他們騷擾地方,甚至殺良冒功!平水可是你的鄉裏,若出了這一類事情,不要說你,我的臉麵,也掛不住啊!”

    這個口風……

    吳浩恍然大悟!

    什麽怕“妖人得到風聲、跑個一幹二淨”,什麽怕“軍人騷擾地方、殺良冒功”,都是藉口,真正的原因是——

    史彌遠根本就不想將這件案子搞大!

    自己的關注點,一直在“誰的功大,誰的功小”;但史彌遠的關注點,根本不是這個。

    春秋坊的事情,雖然駭人聽聞,但一二妖人發瘋,就是太平盛世,唐堯虞舜在位,也是不能免的;可是,紹興府密邇京師,本朝南遷以來,民變雖然起伏不斷,但京畿附近,還從來沒有過扯旗放炮的,若真出了這樣的事情,說明什麽?

    說明上位者之為政出了問題!大問題!

    官逼民反嘛!

    史彌遠獨掌朝政十餘年,這個責任,史某不負,誰負?

    台麵上,史氏之所以努力淡化吳浩在此案中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就在這裏——而不是什麽替史嵩之爭功。

    特麽的,老子的格局,還是小了介麽一點啊!

    什麽“怕妖人跑個一幹二淨”?史氏叔侄,內心深處,怕是希望妖人趕緊跑個一幹二淨、跑的愈遠愈好罷?

    但這是不可能滴——上乘宗那班人,俺是曉得的,他們隻會狗急跳牆。

    一想明白這一層,吳浩便慨然說道,“兄長說的是!三二雞鳴狗盜、逾牆穿戶的小小盜賊,何必上煩廑慮?”略一頓,“維護地方治安,本就是縉紳的責任,我也練了幾個團結,足夠用了!”

    史嵩之滿意的點點頭,“也不必殺傷過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嘛!就有幾個逸出的,由得他……欸,也不必太過介意!”

    這就說的更加明白了,甚至有些露骨了。

    “是!”吳浩也點頭,“我同山陰縣的主簿熟識,到時候,報個小小盜案——嗯,流竄作案,也就是了!”

    史嵩之拊掌,“好!好!”

    史嵩之一走,吳浩即吩咐朱榮、楊奎,趕緊準備,城門一開,立即上路。

    來時水路,去時陸路,不運貨,水路就慢了,得快馬加鞭!

    臨安的城門開的很早,一打過五更,也即淩晨三點多,城門便開,以便早市的商販入城,此時天色還是黑的,快馬趕路,並不安全,但沒法子,得跟上乘宗搶時間!

    照史氏叔侄“妖人們最好跑個一幹二淨”的內心道白,收捕春秋坊之時,故意放走一二小角色,以便有人給紹興府那邊通風報信,也說不定!

    幸好,雖在夏季,但這幾天沒下什麽雨,路況大致過得去。

    吳浩三人,再心急,夜色濃重,也不敢真快馬,直到天色放亮,方始加鞭。

    趕到平水,剛過午初(上午十一點)。

    一進莊,便覺氣氛緊張,王進功、季先出來迎接,一邊走,王進功一邊說,幾個鄉社,皆有異動,我剛剛傳令吳團集結,大官人就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