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A+A-


    趙昀的繼位,有著極大的爭議,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新帝需要皇後——哦,皇太後的支持,不然,遺詔中也不必有一條皇太後“垂簾同聽政”了(見上一章)。

    不遵守承諾, 皇太後那裏,必然是有後果的。

    皇太後其實是個硬脾氣,雖然最終不能不屈於史彌遠的壓力,但心裏頭不痛快,是一定的,她同大行皇帝的感情很好, 奪了趙竑的皇位,違背了大行皇帝生前意願,對亡夫,已有一份深深的內疚在,若連趙竑的最基本的權益都不能保證,她那裏的“後果”,恐怕不能太小。

    但遵守承諾,俾趙竑“出入動止自由”,這個“後果”,恐怕也不小罷?

    以宣製時趙竑的反應判斷,這個“後果”,必然就是“後患”——他自己不服氣,朝野之中,不服氣的人一定更多,你讓他“出入動止自由”,上上下下不服氣的,就可能勾連在一起, 極端的情形下,舉旗造亂, 都不稀奇!

    我要是史彌遠, 還真有點兒兩難呢。

    吳浩同展淵、餘玠密議。

    對於新帝即位, 展淵、餘玠都很興奮,無論如何,對於俺們來說,這是極重大的利好;當然,所謂“後患”,也不能輕忽。

    “我若是史丞相,”展淵說道,“不能不遵守對皇太後的承諾;不過,俾濟王‘出入動止自由’之同時,亦不能不密切監控之,當然,都是暗中的。”

    頓一頓,“濟王府中,要安排內線;濟王府外,亦多布眼線,什麽人進濟王府見濟王,濟王外出, 見什麽人, 自然都要留意,庶幾, 或可免後患?”

    “這都是題中應有之義。”餘玠說道,“至於免不免‘後患’——”笑一笑,“我倒有個略特別些的看法。”打住。

    展淵:“怎麽打住了?義夫,你倒是說呀!”

    “我以為,史彌遠未必就想免這個‘後患’。”

    嗯?

    吳浩、展淵對視一眼,展淵:“請道其詳!”

    “所謂‘後患’,有大有小,不經小患,難除大患。”

    吳浩、展淵都是極通透敏銳的人,一轉念間,已是同時反應過來,“你是說,史彌遠欲‘引蛇出洞’?”

    “對!”

    略一頓,“不論濟王做什麽,或不做什麽,他都是史氏之大患——你今天乖乖的,誰曉得你明天乖不乖呢?今天沒人‘複太子’,誰曉得明天有沒有人‘複太子’呢?這是一個死結,解不開的!”

    展淵深深點頭,“不除濟王,史某人食不甘味、睡不安枕;但皇太後在,朝野眾多不平者在,除濟王,必須有極充分的、極紮實、可以昭告天下的罪名,而這個罪名——”

    打住。

    餘玠接口,“以濟王的身份——他曾是雖無太子之名、卻有太子之實的人,他的身份,普通親王比不了!這個身份,除了‘謀反’,再沒有第二個罪名可以重罪之了!”

    展淵:“也就是說,史某人其實是樂意濟王同外人‘勾連’的!不‘勾連’,何以‘謀反’?而不俾其‘出入行止自由’,又何以‘勾連’?”

    “不錯!”

    展淵、餘玠一起看向吳浩。

    吳浩在心裏歎了口氣,點點頭,“精辟的很!”

    頓一頓,“隻是,這是個極危險的遊戲,我是有點兒擔心,咱們的史丞相,是不是一定玩兒的轉?千萬莫要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呀!”

    展淵、餘玠對視一眼,明白吳浩的意思:濟王“謀反”,火頭一起,萬一未能第一時間將之撲滅,竟給他號召了起來,成了氣候,那可不就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了嗎?

    史彌遠那邊兒,有執行力強的,但也盡有顢頇的,所以,真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

    濟王,那是“故太子”,他的號召力,可不是上乘宗之流可比呀!

    展淵先說了句:“大帥睿見!”然後慢吞吞的說道,“認真說起來,這件事,史某人的腳,其實也算咱們自己的腳,所以,或不能不替他分一分憂?”

    餘玠立即附和,“不盈說的是!目下,知古先生那裏,有咱們的一小隊人馬,以之對付某人‘謀反’,嫌太少了些,我看,再派一隊人過去罷!”

    吳浩點點頭,“可以!”

    趙昀繼位,固然是重大利好,但副作用,卻也很不小。

    “新君繼位,”展淵說道,“固然可喜可賀,但除了‘後患’,亦另有不可不慮處。”

    吳浩做個“請說”的收勢。

    “其一,咱們北進的計劃,隻好暫時打住,畢竟,一來,國喪期間,不宜征伐;二來,新君寶座未穩,咱們的眼睛,首先還是要盯著南邊兒。”

    “是!”餘玠桴鼓相應,“再者說了,北邊兒的形勢,還沒到時不我待的份兒上,北進,就算晚二、三月,也不至於就天翻地覆了。”

    這是寬吳浩的心,吳浩笑一笑,“好罷!”

    “其二,”展淵說道,“理學一派,多以正色立朝自許,原都以為繼位的必是濟王,孰知不然?最初的震驚過去,絕不能無所動作。”

    “嗯!”吳浩很注意的,“不盈,照你看,他們將如何動作?”

    “新君龍潛之時,甚有德聲,甚至說是理學的私淑弟子,亦不過分;再者說了,木已成舟,我想,理學一派,隻能接受現實,除了極個別人,不會動廢立的心思。”

    (所謂“理學的私淑弟子”——史彌遠為替趙昀討好理學一派,減輕他繼位的阻力,囑鄭清之隻以理學授趙昀,詳見第六十三章收個皇帝做小弟)

    “有道理!那他們——”

    “他們將集中力量,攻訐史彌遠。”

    頓一頓,“之前,理學一派目史彌遠,隻是‘專擅’,現在,在他們眼中,史彌遠已成大奸大惡,是曹操、董卓一流人物了!”

    吳浩一笑,“漢賊不兩立啊!”

    展淵沒有笑,“差不多了!”

    頓一頓,“而且,我想,他的攻訐的目標,不會止於史彌遠本人。”

    吳浩再一笑,“剪其羽翼?”

    “對!”

    接下來的話,不必明說:朝野眼中,吳浩亦為史彌遠重要“羽翼”之一,理學一派,很可能也將吳浩列為重點打擊對象之一。

    吳浩含笑,“那就來罷!與人鬥,其樂無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