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兩位漢室股肱
字數:6280 加入書籤
曹操最擔心的就是手下人出工不出力,畏懼關羽的力量不肯救援江陵。
可他收到樂進的軍報,說蔡瑁已經調兵遣將,還立下軍令狀,一定要保護江陵的安全,讓江陵像一顆釘子一樣牢牢紮進荊南腹地,讓孫劉永遠不得安生。
這把曹操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忍不住走出府門,看了看太陽確實是在東邊,又扯了扯自己的胡子,這才忍不住搖了搖頭。
“怪哉,怪哉。當真怪哉,蔡瑁這廝又沒有山窮水盡,這是為何?”
王必苦笑道:
“哎,蔡瑁定是感覺劉備若是做大定不會放過他, 因此才提前歸順, 如此用心。
此人嘿,當真該死。”
以王必來看,荊州的江南部分現在根本必要再守了。
就留一個襄陽為南下的支點和北上的屏障,其他各處都撤回江北,這樣能盡可能減少士卒的損失,曹操也知道這樣的用兵方法比較符合兵法正道,很適應現在的形勢。
但他現在位極人臣,挾天子以令諸侯,實質上已經跟天子徹底翻臉。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不能在丞相的位置上再進一步,等他死了,曹家總有不賢子孫,大漢一定會清算他現在的罪過,就算不是天子下令,那些忠於大漢的人也會動手。
再進一步,需要足夠的功勳。
始皇帝一統以來, 大一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如果曹操連掃平八荒都做不到,又有何麵目取代已經矗立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現在孫權久攻合肥不下,劉備還遠遠沒有成氣候,荊州最關鍵的襄陽、江陵兩處依然掌握在曹軍的手上,隻要恢複元氣,再來一步,他依然可以通過襄陽和江陵直接將大軍再投放在荊州的戰場上,再次以泰山壓頂的姿態進攻比之前任何敵人都頑強的孫劉。
這讓他不願意放棄。
非常不願意。
“先看看蔡瑁如何。
如果他真的能做出點事情,孤也不吝封賞。
荊州荊州”
曹操的目光中頗為灼熱,一時不知道該怎麽形容這塊熱土。
但願這次蔡瑁沒有騙他。
樂進一開始還擔心蔡瑁耍花樣,可他萬萬沒想到,蔡瑁居然真的頗為用心,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精銳水軍。
荊州水軍千帆競起,大軍順漢水而下,看得樂進也頗為眼熱,很想登船一起參與戰鬥。
可他還是被馬良拉住了。
馬良說樂進是荊州之主,不可擅動,擅動則危。
作為一個很有文化的武人,樂進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在襄陽每天跟城中的名士一起下棋、飲酒、清談,絕不能太醉心於戰事, 這才能讓人感覺樂進高深莫測,舉重若輕。
樂進從善如流, 表示接受馬良的建議,一切都看蔡瑁的表現。
當陽在江陵北邊,並不臨江,當時劉備在當陽外的長阪坡大敗,一路東逃了一整夜才跑到了江邊。
關羽一直就在這江邊的荊城一帶遊弋,不讓曹軍的援軍從漢水上岸,大漢荊州牧、鎮南將軍蔡瑁當機立斷,親自統領大軍,都督雲山、曹丕兩部率軍沿漢水而下,氣勢洶洶地奔赴荊城一帶,就看關羽敢不敢跟他對抗。
關羽手下據說有萬人,可他們隻有幾百條船,真打起來施展不開,劣勢很大。
見蔡瑁居然率領數萬水軍過來,關羽軍見水流位置不好,無法發動火攻,也隻能且戰且退。
蔡瑁哈哈大笑,他揮動令旗,手下金鼓震天,雲山、霍峻各自督率大船圍過去,做出一副要吃掉關羽軍全軍的姿態,關羽無奈之下隻能下令眾將向夏口方向快跑,放棄了荊城一帶的防禦。
蔡瑁一出手,輕易就擊敗了絕北道的關羽!
這讓曹軍上下歡聲雷動,關平霍峻等人高呼將軍萬勝,聽得蔡瑁誌得意滿,臉上滿是榮光。曹丕和曹植雖然都不喜歡蔡瑁,可也跟著鬆了口氣。
“敢問將軍,我等為何不追?”曹丕見關羽遠遁,心中有些急切,趕緊詢問蔡瑁。
蔡瑁嘿了一聲:“雲將軍說追還是不追啊。”
關平笑道:
“蔡將軍是荊州牧,此事為何要問我?依我看,追不追皆可。
若是蔡將軍追,我等自率水軍去夏口與關羽大戰,若是不追,我等自去救當陽,與滿伯寧匯合。
子桓公子深諳兵法韜略,不知有何教我?”
這一老一少說了也等於沒說,把皮球輕輕踢回了曹丕腳下,可曹丕恍若不察,臉上還露出了一絲自得之色。
果如仲達所言。
隻要我能統軍,以我的身份,就算是蔡瑁、樂進也得乖乖聽我的吩咐,這仗的功勞我要定了。
不過,真到決策的時候,曹丕反到有點躊躇。
這次擊退關羽,要是不追,改天他肯定還來,到時候還是襲擾後方輜重,截斷漢水,而且這上報的功勞上也不比子建之前上報的擊退關羽大。
要是追
關羽手下有萬把人,而且夏口一帶是他們的大本營,還可能有孫權的援軍,沒有大軍似乎也不好應付,之前子孝叔父三萬人去攻打夏口還不是吃了大虧,差點被打的全軍覆沒。
他就這麽糾結了許久,還是恨恨地咬了咬牙:
“我等分兵如何?”
關平濃眉一挑,讚道:
“公子果然高明,某以為這分兵之法極好。”
蔡瑁臉上也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適時的捧道:
“小將軍以為此法好在何處?”
關平道:
“子桓公子一定是想讓我率部緊追關羽,防止關羽去而複返。
公子與蔡使君進駐襄陽與滿將軍匯合,壓製江陵群賊。
此法進退有度,多有大將之氣,當真厲害!”
蔡瑁也恍然大悟,讚道:
“不錯,關羽手下這些人都是都是百戰精銳,可雲將軍在石陽的精銳也是相當不俗。
如果關羽敢率眾硬拚,他這萬餘人隻怕要損失大半,若是不敢硬拚,他又如何截斷北道?”
“江陵賊眾聞說我大軍已到,必然驚恐,到時江陵之圍自然解除。
子桓公子呃,子桓公子應該是這樣想的吧?”
蔡瑁和關平兩雙好奇的眼睛齊刷刷盯在了曹丕的臉上。
曹丕愣了半晌,猛地一拍大腿。
“二位將軍深得我心!不愧是漢室股肱,我軍柱石!”
眾人哈哈大笑,蔡瑁立刻命令眾將上岸,隻留下雲山、霍峻等人繼續沿江搜索警戒關羽。
上岸時,關平突然靈機一動:
“是了,不如請子桓公子親筆寫一份軍報。”
“哦?這是為何?”蔡瑁又恰到好處的捧道。
“之前子建公子隻報了戰果,丞相和朝中諸公不一定相信。
子桓公子將這設計之法原原本本寫下來先呈報,一來讓丞相寬心,二來讓丞相見識見識公子領軍之才。等我軍解圍的消息傳出去,丞相一定為公子擊節叫好——公子應該也是這麽想的吧?”
曹丕愣了愣,又猛地一拍大腿,盡管他疼得齜牙咧嘴,可臉上仍舊露出一副狂熱之態:
“不錯,不錯!就該如此!”
曹丕心胸開闊,跟罵自己的爹的陳琳和害死自己嫡親兄長的賈詡都能保持良好的關係,自然不會對蔡瑁又天大的惡感,這會兒他橫看豎看,怎麽看都覺得蔡瑁與雲山眉清目秀,果然是曹家忠良,大漢股肱,比那些天天清談的名士不知道高明到哪裏去。
他倆已經明明白白向我表忠,看來此戰一定極其順利。
不久之後我就是擊退關羽、平定荊州、救出子孝叔父的英雄,父親就算再喜歡子建,也得哼!
“對了,還有一件事。”蔡瑁道,“幼常是季常的親弟弟,如果在坦之軍中,外人怕是都說幼常的功勞是坦之故意分潤給他。
不如在曹公子麾下曆練一番,也好讓他學學怎麽打仗,以後好為丞相效力。”
關羽微笑道:
“我正有此意,幼常熟讀兵書,隻是缺少一個曆練的機會。
曹公子自幼征戰,用兵之法頗為老道,若是跟幼常同進,當為一樁喜事!”
“蛤?”曹丕今天本來就非常開心,這會兒更是哈哈大笑,喜上眉梢,又在大腿上用力猛拍了幾下。
“好,好,好,有二位將軍同心,何愁賊人不除,何愁大事不成!”
曹丕激動地手舞足蹈,居然一扭頭就去尋馬謖。
關平見曹丕的性子這麽有意思,忍不住搖了搖頭,輕聲道:
“子桓公子也是個本份人,我等這樣設計他不好吧?”
蔡瑁哼了一聲:
“我們這也是幫他,他還得謝謝咱們呢!”
曹植遠遠地看著哥哥興奮地手舞足蹈的模樣,突然想到了不久之前的自己。
剛來荊州的時候,他也覺得天下英雄不過如此,當時的他應該跟現在的曹丕一樣。
所謂的名士姿態,所謂的風流氣度,原來在外人的眼中看著居然是這樣的可笑,這樣的無知。
他雖然不知道曹丕會麵對什麽,但曹植心中突然生出一個念頭。
這戰隻怕不會這麽順利。
很快曹丕就會步他的後塵。
沒錯,他非常相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