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家傳學問

字數:6447   加入書籤

A+A-




    馬超雖然自負狂妄,但他久在軍中,對打仗的路數還是非常了解。

    他來之前就已經打聽過了,雲山這支軍隊是荊州軍和上庸軍混編,以追擊申儀叛亂為名義一路趕來。

    他們原本不過萬餘人,就算一路有大量的民眾參軍,勉強擴充到兩萬, 也隻是人數上看著嚇人,真打起來,這些沒經過多少訓練的百姓肯定擋不住勇猛的涼州鐵兵。

    而且馬騰之前駐紮在槐裏的時候有意結交長安大戶,更是攀附了關中馬家,真打起來,雲山畢竟是外人。

    嘿,聽說他之前還縱兵搶掠那個豪族大戶,馬超就不信雲山還能支持多久。

    他與龐德統兵兩萬, 不慌不忙地來到長安城下,這會兒天色已黑,看不清城頭的虛實,可馬超還是讓龐德打氣火把,在一眾涼州兵的掩護下緩緩靠近高大的長安城,衝著城中厲聲道:

    “吾乃馬超馬孟起是也。

    還請雲將軍一敘。”

    他一連喊了三遍,城頭無人應聲,馬超嗬嗬直笑,又朗聲道:“雲將軍,深夜叨擾,是馬某之過,而能不能聽見都不要緊。

    聽說將軍勇猛過人,斬梁興在前,擒馬玩成宜在後,我關中諸將竟無一人是將軍敵手。

    馬超自幼學了些刀槍本事,有意領教一番,不管是步戰還是馬戰,還請將軍賜教。

    若是將軍能勝, 馬超立刻退卻, 若是將軍不敵,就請”

    “馬超!”

    長安城頭傳來一聲中氣十足的怒吼,馬超在火光下倒是看不清城頭那人的樣貌,下意識地問道:

    “可是雲將軍當麵。”

    那人嗬嗬笑道:

    “深更半夜,雲將軍已經就寢。

    我陳群橫豎睡不著,聽聞馬將軍都來了,不如由我先跟馬將軍討教一番。”

    陳群

    馬超聽說陳群也在城中,心中暗暗生出幾分警惕。

    他之前聽說申儀陳群逃到關中,雲山是為了追殺他們才一路趕來。

    怎麽現在陳群反到加入了雲山軍中,難道之前雲山對我軍起事早就有所察覺,所以才以進攻漢中為名義,實際從上庸殺到了此處?

    不對啊,當時謀劃此事頗為隱蔽,眾將都跟曹操的關係不睦,誰會提前這麽久就給曹操通風報信?

    想到統帥校事刺探情報的常雕出現在華陰,又想到雲山突然神兵天降出現在長安,馬超的心中愈發不安, 許久才回答道:

    “久聞陳公大名,原本聽聞雲山要截殺陳公, 小將才心急如焚,率軍來此處救援,沒想到陳公居然投靠了雲將軍。

    嘿,莫非陳公要替雲將軍出戰,與小將較量一番?”

    “哈哈哈,若是比武,十個陳群也不是將軍的對手。隻是某今日在長安,聽聞將軍出身關中馬氏,想來家學淵博,久聞當年馬南郡注孝經作忠經,陳群愛慕學問,可惜看到的隻是他人手抄之作,一直想要請馬氏高人討教一番。”

    “將軍既然是馬氏宗族,定然家學淵博。

    陳某生怕之前看的手抄有誤,這便請教了。”

    言畢,他也不管馬超是否同意,直接站在城上高聲念道:

    “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此句何解?隻要馬將軍能解答,陳某立刻下拜投降,絕不食言!”

    “你”

    馬超的臉上已經漸漸生出一股黑氣,他冷眼瞪著城上的陳群,寒聲道:

    “賊子安敢辱我!”

    陳群笑嗬嗬地道:

    “我哪裏是侮辱將軍?吾自幼好學,遍訪名家,久聞馬將軍研習孝經頗深,特來請教,這還算是侮辱將軍嗎?將軍何處不孝,說來聽聽?”

    馬超之父馬騰出身貧寒,年幼時還靠著大柴為生,後來席卷三輔,研究了一下家譜,認了扶風馬氏為同宗,而且自認是名將馬援的直係親屬,借此拉攏清名著重的扶風馬氏。

    因為馬騰實在是真的會殺人,已經沒落的扶風馬氏也隻能認下這門失散多年的親戚,算是交保護費,雙方的關係也一直還算融洽。那時候的馬騰已經知道得稍稍結交一下地方豪傑,也讓自家的兒孫稍微讀了讀馬氏的經典充充門麵。

    當年馬融曾經注釋孝經,並且根據孝經自創了忠經,這忠孝合璧,自然是名士楷模,萬人敬仰的對象。

    可馬超此番率眾作亂,跟忠孝沒有半點關係。

    尤其是馬超的父親和幾位兄弟宗族都在曹操手中當人質,馬超不顧他們的安危直接起兵,直接算是把忠孝全都仍到了一邊。

    兩漢四百年,忠孝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當年劉邦可以笑嗬嗬地任由自己老爹淪陷在項羽手上,還說之後可以分一杯羹,可如果馬超這麽說,等於親手毀掉自己全部的名聲。

    他當個盜匪搶掠一番可以,以後還想做大事,那真是門都沒有。

    馬超自負勇力過人,本以為跟雲山單挑雲山不敢出門可以重重挫傷他的銳氣,沒想到被陳群一番文鬥逼的啞口無言,登時說不出話來。

    “你,你”

    他真想衝到城頭把陳群抓下來亂刀劈死,可大半夜攻城是一種極其不智的行為,而在城下繼續跟陳群文鬥,馬超隻怕會輸得更慘。

    無奈之下,他隻能狠狠一甩袖子,下令收兵。

    馬超軍眾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聽見陳群跟主將說了什麽,可回到軍營後人人口口傳遞消息,大家很快就知道了將軍被敵人一頓“忠孝”唬住,頓時都感覺臉麵無光。

    陳群三言兩語就讓馬超被迫離開,他心中也頗為得意,不禁想起之前自己文鬥頻頻被關平壓製的事情。

    也是,之前他是曹操的參軍,當年的徐州之事和後續曹操屠城之事他都毫無組織,自然被理論水平並不高的關平文鬥地一愣一愣。

    可馬超就不一樣了,什麽劫掠殺人的事情馬騰馬超父子倆可沒有少幹,再加上馬騰被曹操攥在手上馬超都敢起兵,屬實讓人驚了個大呆,陳群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自然是三言兩語就把馬超文鬥的說不出話。

    關平並沒有睡覺,他一直站在陳群的背後,陳群與馬超文鬥的時候,他也一直在小心觀察著這位名震天下的頂級猛將。

    馬超年少成名,武藝高強,他麾下的更是這次叛軍中的絕對主力。

    他現在已經做到將關中的叛軍吸引到此處,之後能不能頂住,就看後續幾天作戰如何了。

    還好,之前一直給自己添亂的陳群此番站在了己方一邊。

    不隻是他,現在雲山麾下眾將,除了申耽之外之前都或多或少有些矛盾,可現在他們全都站在了一起。

    “韓遂和馬超乃關中群將之首,現在我等大敗韓遂,若是還能擊退馬超,則關中無恙。

    之後的幾日會非常辛苦,還請諸君襄助,我等合力大戰,”

    陳群拱手行禮,笑道:

    “將軍言重,我等乃王師,平叛乃我軍本分,哪有什麽辛苦不辛苦。”

    陳群這麽多年難得體會一次正麵角色的感覺,當然是相當振奮歡喜,忍不住竭盡全力試試做到最好。

    靠著之前的戰績、關平軍的軍紀和陳群的名聲,現在長安的百姓已經發動起來,關平並不要求他們人人持械參軍,而是按照之前的三結合辦法,讓民兵從事收治傷員、縫補軍衣、趕製軍械、站崗放哨的工作。

    這些民兵中表現突出的會被選擇加入藍田軍——這是關平軍的第二梯隊,負責維持城中的治安,其中認真且善戰服從軍令的也會被選入主力軍,承擔守城和正麵抗敵的戰鬥。

    眼看民心所向,陳群也終於開始對那些豪族下手——當然了,他不會非常沒品味的直接帶人去搶掠財物,而是直接在內城的牆壁上用濃墨寫下關中各家樂捐軍糧的數量。

    數量是有排行的,之前捐助最多,而且積極配合作戰的楊家的名字被寫在布上掛在最高處,陳群還將楊家先祖的故事仔細講出來,請幾個口才不錯的士兵背熟,給圍觀眾人講述楊家列祖列宗的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的光輝事跡。

    口口相傳,再加上眾人紛紛吆喝稱好,本來隻是誇讚楊家先祖,很快又變成了拉踩。

    之前隻捐了幾石、幾十石糧草的各家姓名也被明晃晃地寫下來,再有人講述,當然是要多丟人有多丟人。

    尤其是扶風馬氏已經被人講起了他們跟馬超的親戚關係,登時急的上躥下跳,當真是渾身是嘴也難以證明清白,無奈之下趕緊捐錢,請陳群趕緊把自己的排名往上搞搞,或者幹脆就不要提他們馬家的名號。

    直到此時,溫文爾雅的陳群才終於露出了殘酷的獠牙。

    他伸出兩根手指,開口就要兩萬石軍糧——之前沒有得到百姓支持的時候不敢多要,現在當然要狠狠敲一筆竹杠,兩萬石糧食也罷了,陳群緊接著要求各家必須派子侄擔任民兵,並且需要認領部分安置傷員、修整軍械的工作,這些也都有排名。

    潁川陳氏出身的他可太了解這些望族的路數,如果關平不得民心,他們自然可以鐵骨錚錚,甚至煽動百姓拒不合作,說不定還能展現高士姿態。

    可現在百姓各個戰役高昂,他們要是還苦苦守著存糧,難免會成為百姓記恨的對象,到時候關平振臂一呼衝了他們大家也隻會紛紛叫好。

    無奈之下,他們被迫加大樂捐力度,可眾所周知,捐款這種事情一旦不主動那就是永遠的被動。

    陳群早有準備,他又雇了一群人煽風點火,散布某家明明財富驚人才捐這麽點分明是別有用心,或者某家看到大家都捐才被迫樂捐分明是不情不願。

    百姓在仇富這方麵永遠非常一致,這些天內城牆壁上的樂捐榜成了百姓的重大景點,每天天明大家都趕緊早起,看看哪家又給長安做了貢獻,哪家又一毛不拔成了長安的眾矢之的和最大笑柄。

    無奈之下,各家被迫開啟鬥富模式,你捐兩萬,我就捐三萬。

    你出侄子參軍,我親兒子參軍。

    你家安置十個傷兵,我寧願自己睡大街,也把家中都騰出來安置兵將。

    盡管有識之士看出來這樣隻會越卷越難受,可架不住陳群煽風點火的手段確實是極其恐怖,就差抱著忠經給他們編一套世族履職清單,幾天下來,這些之前一毛都不肯拔的世族就差賣兒鬻女投入戰鬥。

    這麽多君子竭力支持戰鬥,這不比直接搶掠爽快地多。

    想到閻行居然還能以為陳群會親手搶劫,陳群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一戰,我軍必勝。

    到時候”

    關平微笑道;“長文果然有蓋世大才,他日漢室大興,更離不開長文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