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答應我一件私事
字數:5143 加入書籤
A+A-
楊修見盧洪不配合自己,心中狂怒,不過他也知道現在是拉攏盧洪的時候,索性強壓住怒火,微笑道
“盧校尉之前勞苦功高,隻是這功勞都被常雕奪走,心中有怨氣也是自然。
我楊修不求功勞, 隻求為丞相做事,盧校尉的功勞某一定據實上奏,絕不讓足下的功勞被埋沒。”
見盧洪的臉色稍稍緩和,楊修趁熱打鐵說道
“除了汝之外,常雕手下還有什麽頭目?常雕平素與他們都是如何聯絡?”
盧洪極其茫然地搖了搖頭,如實回答道
“常軍師為人謹慎高明,有通天之能, 非常人可以揣測。
某在軍師帳下許久, 還是不知道軍師手下到底有何人, 也不知道軍師與雍涼諸事是如何聯絡。”
“不可能!”楊修拍案而起。
他雖然相信常雕是個不學無術的混子,可以他愛尋找草莽為自己所用的性子,肯定也多少招募了一些人,總不至於真的在華陰高臥不起,真的什麽都不做。
可是盧洪居然說不知道常雕麾下還聯係了何人……
那他是怎麽知道馬超要撤?
是何人將消息提前通報給他,讓他如此有恃無恐?
不,不可能,常雕算是什麽東西,一定是盧洪這廝瞞著我。
楊修定定神,又叫人喚來諸葛虔,用同樣的問題詢問他。
諸葛虔莫名其妙,表示自己又不是常雕的親信手下,常雕抓了劉雄鳴之後他才奉曹仁命令暫時歸常雕統帥,完全不知道常雕是用什麽方法跟手下人聯係。
“久聞常巨鷹有鬼神莫測之能, 身在家中就能洞察萬裏之外, 他麾下之人都是單獨與他聯係,我等還真是不知道他的路數。”
楊修的額上汗珠不斷沁出來, 心道此子還真是有幾分門道。
他沉默片刻, 知道主動找常雕打探肯定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索性直接從頭開始組建自己的班底。
他讓盧洪隻負責軍中的軍紀,自己派人偷偷前往長安的方向,跟老家的故舊聯係,爭取搜集到一些情報。
畢竟是關中楊家人,尋找自己老家的消息難道還有什麽問題不成?
僅用了兩天的時間,楊修就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
之前關中叛軍在長安城下的損失明顯比想象中的更大,現在聯軍已經打出了火氣,不把長安打破誓不為人。
聯軍中勢力第三強的楊秋已經開始向長安移動,聯軍眾人紛紛抱怨之前韓遂沒有下決心立刻拿下長安,韓遂馬超也明顯有了內訌的跡象,據說馬超對韓遂非常不滿,甚至要求韓遂拿出大量的錢糧來補償自己之前的損失。
楊修大喜,他立刻上奏曹操,要求盡快進攻,爭取趁著雙方撕破臉,將敵人一舉殲滅。
“卑下以為,韓遂狡詐,而馬超雖然自負力多, 卻容易對付。
當年張繡降而複叛,丞相以大局為重,最後還是收納張繡來降,我等不如趁著馬超韓遂翻臉抓緊進攻,誘降馬超,叛軍沒了馬超自然乞降,再令馬超攻殺韓遂,關中可定。”
楊修守著賈詡的麵聊當年張繡之事基本跟守著和尚罵禿子沒什麽區別,饒是賈詡心機深沉,此刻還是忍不住沉下臉,寒聲道
“賊人勢大,怎是輕易就能降服?楊主簿此計說來容易,隻怕未必能這麽順利。”
楊修自信滿滿地道
“我統管校事,此間諸事都已經偵知。
馬超韓遂在長安裹足不前,又出現了嚴重的內訌,我軍隻要先從蒲阪渡河,賊人必然方寸大亂,我軍趁機招降馬超,雲山再從長安殺出,則彼軍必然大敗,我軍蕩平強敵易如反掌。”
曹操聽完楊修的敘述,心中微微有些熱切。
楊修的表現相當不錯,他統領校事,對軍情的分析能力真的遠遠超過了常雕。
馬超韓遂內訌,關中聯軍已有亂象,現在正是渡河進攻的好機會。
沉思片刻,曹操當機立斷
“好,就依德祖之言,從蒲阪渡河,與坦之會師。
德祖,你讓汝手下的校事想辦法與坦之聯係,將此事報與坦之知曉,讓坦之知道我軍即將到來。
若是做得好,以後這校事就都交給你調度了。”
楊修大喜,興奮地道
“丞相放心,卑下一定竭盡全力,絕不讓丞相失望。”
·
長安,韓遂和雲山的談判最近一直不鹹不淡地反複開展。
雙方都明白,一兩個月之內不會發生什麽戰鬥,兩軍甚至都開始交流感情,交易貨物,韓遂甚至在士卒的保護下約關平出城,兩人暢談了一番以後的打算。
“韓某出兵,本來就是為了吊民伐罪。”韓遂微笑著道,“丞相此番雖說是征討張魯不臣,可這一路上征發百姓徭役,滋擾百姓太甚,韓遂無奈之下才被迫起兵。
眾人都說我等是造反,其實我等不過是兵諫,完全為了關中百姓。
隻要丞相以天下百姓為念,保證不再西征,我等願意幫丞相掃平不臣,保境安民。”
不得不說,韓遂的長相確實很有迷惑力。
他當年也是一方名士,去京師公幹的時候大將軍何進還仰慕他的名聲試圖拉攏過他,隻是當時還叫韓約的韓遂覺得何進這貨沒見識不入流,因此找了個借口遁了。
可這一跑他的命運就完全改變,腦洞大開的叛軍北宮伯玉起兵,將韓約和當時涼州督軍邊允生擒,然後推舉邊允為首領。
邊允和韓約兩人也秉承從哪跌倒就從哪躺下的原則,借著羌胡的力量逐漸壯大,經常打著誅殺宦官的名義不斷入寇三輔,成為朝廷揮之不去的巨大隱患。
他現在年事已高,卻依舊風采不減,站在高高的望樓上,在一人高的巨盾後跟關平款款而談,居然懇切真誠地讓關平都不知不覺信了幾分,不禁暗暗感慨這位天下少有的梟雄還真是厲害。
不過說實在的,馬超韓遂屯駐在關中的時候為了拉攏百姓還是稍微做了點人事,要是以後換成曹操過來,還不知道誰能更得民心。
關平對韓遂倒是也頗為和氣,表示現在是各為其主沒有辦法,他其實也非常讚賞韓遂這些年來為了保境安民做出的貢獻。
兩人聊著聊著,又逐漸把話題轉移到了交換俘虜上。
關平的手中有馬玩成宜,韓遂的手中有夏侯霸。
韓遂的意見是用夏侯霸一換二,可關平堅持要求一換一,現在雙方的談判陷入了僵局,今天聊天的時候韓遂又提起此事,關平笑吟吟地道
“不如這樣,將軍再攻城,如果能再俘獲一員我軍大將,不就能妥善交換了?”
韓遂哈哈大笑,無奈地搖頭道
“其實,老夫一直很好奇雲將軍的身份。
雲將軍似乎全然沒有把夏侯將軍的性命放在眼裏,怎麽看都不像是曹氏忠良之人。
以前就聽傳聞說,將軍乃關雲長之子關平,今日一見,似乎傳聞果然不錯。”
韓遂說著,甚至不容關平辯解,繼續款款而談道
“好了,韓某也不妄加揣測,將軍可以隨便用一人交換夏侯將軍。但此外,將軍還得答應老夫一件私事,如何?”
“韓都督請講。”
韓遂笑眯眯地道
“老夫年事已高,恐怕沒幾年好活了。
這一輩子都在為了天下百姓操勞,這麽多年沒有顧及自己的家人,屬實有些愧對家小了。
今日見將軍一表人才,韓某突然生出一個念頭——我還有個小女兒,願送給將軍為妾,加上夏侯霸,算是二換二,將軍把馬玩成宜都放了如何?”
關平……
7017k
“盧校尉之前勞苦功高,隻是這功勞都被常雕奪走,心中有怨氣也是自然。
我楊修不求功勞, 隻求為丞相做事,盧校尉的功勞某一定據實上奏,絕不讓足下的功勞被埋沒。”
見盧洪的臉色稍稍緩和,楊修趁熱打鐵說道
“除了汝之外,常雕手下還有什麽頭目?常雕平素與他們都是如何聯絡?”
盧洪極其茫然地搖了搖頭,如實回答道
“常軍師為人謹慎高明,有通天之能, 非常人可以揣測。
某在軍師帳下許久, 還是不知道軍師手下到底有何人, 也不知道軍師與雍涼諸事是如何聯絡。”
“不可能!”楊修拍案而起。
他雖然相信常雕是個不學無術的混子,可以他愛尋找草莽為自己所用的性子,肯定也多少招募了一些人,總不至於真的在華陰高臥不起,真的什麽都不做。
可是盧洪居然說不知道常雕麾下還聯係了何人……
那他是怎麽知道馬超要撤?
是何人將消息提前通報給他,讓他如此有恃無恐?
不,不可能,常雕算是什麽東西,一定是盧洪這廝瞞著我。
楊修定定神,又叫人喚來諸葛虔,用同樣的問題詢問他。
諸葛虔莫名其妙,表示自己又不是常雕的親信手下,常雕抓了劉雄鳴之後他才奉曹仁命令暫時歸常雕統帥,完全不知道常雕是用什麽方法跟手下人聯係。
“久聞常巨鷹有鬼神莫測之能, 身在家中就能洞察萬裏之外, 他麾下之人都是單獨與他聯係,我等還真是不知道他的路數。”
楊修的額上汗珠不斷沁出來, 心道此子還真是有幾分門道。
他沉默片刻, 知道主動找常雕打探肯定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索性直接從頭開始組建自己的班底。
他讓盧洪隻負責軍中的軍紀,自己派人偷偷前往長安的方向,跟老家的故舊聯係,爭取搜集到一些情報。
畢竟是關中楊家人,尋找自己老家的消息難道還有什麽問題不成?
僅用了兩天的時間,楊修就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
之前關中叛軍在長安城下的損失明顯比想象中的更大,現在聯軍已經打出了火氣,不把長安打破誓不為人。
聯軍中勢力第三強的楊秋已經開始向長安移動,聯軍眾人紛紛抱怨之前韓遂沒有下決心立刻拿下長安,韓遂馬超也明顯有了內訌的跡象,據說馬超對韓遂非常不滿,甚至要求韓遂拿出大量的錢糧來補償自己之前的損失。
楊修大喜,他立刻上奏曹操,要求盡快進攻,爭取趁著雙方撕破臉,將敵人一舉殲滅。
“卑下以為,韓遂狡詐,而馬超雖然自負力多, 卻容易對付。
當年張繡降而複叛,丞相以大局為重,最後還是收納張繡來降,我等不如趁著馬超韓遂翻臉抓緊進攻,誘降馬超,叛軍沒了馬超自然乞降,再令馬超攻殺韓遂,關中可定。”
楊修守著賈詡的麵聊當年張繡之事基本跟守著和尚罵禿子沒什麽區別,饒是賈詡心機深沉,此刻還是忍不住沉下臉,寒聲道
“賊人勢大,怎是輕易就能降服?楊主簿此計說來容易,隻怕未必能這麽順利。”
楊修自信滿滿地道
“我統管校事,此間諸事都已經偵知。
馬超韓遂在長安裹足不前,又出現了嚴重的內訌,我軍隻要先從蒲阪渡河,賊人必然方寸大亂,我軍趁機招降馬超,雲山再從長安殺出,則彼軍必然大敗,我軍蕩平強敵易如反掌。”
曹操聽完楊修的敘述,心中微微有些熱切。
楊修的表現相當不錯,他統領校事,對軍情的分析能力真的遠遠超過了常雕。
馬超韓遂內訌,關中聯軍已有亂象,現在正是渡河進攻的好機會。
沉思片刻,曹操當機立斷
“好,就依德祖之言,從蒲阪渡河,與坦之會師。
德祖,你讓汝手下的校事想辦法與坦之聯係,將此事報與坦之知曉,讓坦之知道我軍即將到來。
若是做得好,以後這校事就都交給你調度了。”
楊修大喜,興奮地道
“丞相放心,卑下一定竭盡全力,絕不讓丞相失望。”
·
長安,韓遂和雲山的談判最近一直不鹹不淡地反複開展。
雙方都明白,一兩個月之內不會發生什麽戰鬥,兩軍甚至都開始交流感情,交易貨物,韓遂甚至在士卒的保護下約關平出城,兩人暢談了一番以後的打算。
“韓某出兵,本來就是為了吊民伐罪。”韓遂微笑著道,“丞相此番雖說是征討張魯不臣,可這一路上征發百姓徭役,滋擾百姓太甚,韓遂無奈之下才被迫起兵。
眾人都說我等是造反,其實我等不過是兵諫,完全為了關中百姓。
隻要丞相以天下百姓為念,保證不再西征,我等願意幫丞相掃平不臣,保境安民。”
不得不說,韓遂的長相確實很有迷惑力。
他當年也是一方名士,去京師公幹的時候大將軍何進還仰慕他的名聲試圖拉攏過他,隻是當時還叫韓約的韓遂覺得何進這貨沒見識不入流,因此找了個借口遁了。
可這一跑他的命運就完全改變,腦洞大開的叛軍北宮伯玉起兵,將韓約和當時涼州督軍邊允生擒,然後推舉邊允為首領。
邊允和韓約兩人也秉承從哪跌倒就從哪躺下的原則,借著羌胡的力量逐漸壯大,經常打著誅殺宦官的名義不斷入寇三輔,成為朝廷揮之不去的巨大隱患。
他現在年事已高,卻依舊風采不減,站在高高的望樓上,在一人高的巨盾後跟關平款款而談,居然懇切真誠地讓關平都不知不覺信了幾分,不禁暗暗感慨這位天下少有的梟雄還真是厲害。
不過說實在的,馬超韓遂屯駐在關中的時候為了拉攏百姓還是稍微做了點人事,要是以後換成曹操過來,還不知道誰能更得民心。
關平對韓遂倒是也頗為和氣,表示現在是各為其主沒有辦法,他其實也非常讚賞韓遂這些年來為了保境安民做出的貢獻。
兩人聊著聊著,又逐漸把話題轉移到了交換俘虜上。
關平的手中有馬玩成宜,韓遂的手中有夏侯霸。
韓遂的意見是用夏侯霸一換二,可關平堅持要求一換一,現在雙方的談判陷入了僵局,今天聊天的時候韓遂又提起此事,關平笑吟吟地道
“不如這樣,將軍再攻城,如果能再俘獲一員我軍大將,不就能妥善交換了?”
韓遂哈哈大笑,無奈地搖頭道
“其實,老夫一直很好奇雲將軍的身份。
雲將軍似乎全然沒有把夏侯將軍的性命放在眼裏,怎麽看都不像是曹氏忠良之人。
以前就聽傳聞說,將軍乃關雲長之子關平,今日一見,似乎傳聞果然不錯。”
韓遂說著,甚至不容關平辯解,繼續款款而談道
“好了,韓某也不妄加揣測,將軍可以隨便用一人交換夏侯將軍。但此外,將軍還得答應老夫一件私事,如何?”
“韓都督請講。”
韓遂笑眯眯地道
“老夫年事已高,恐怕沒幾年好活了。
這一輩子都在為了天下百姓操勞,這麽多年沒有顧及自己的家人,屬實有些愧對家小了。
今日見將軍一表人才,韓某突然生出一個念頭——我還有個小女兒,願送給將軍為妾,加上夏侯霸,算是二換二,將軍把馬玩成宜都放了如何?”
關平……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