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太傅府父子團圓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A+A-


    京城。

    這段時間,要說朝野裏哪個朝臣的話題度最高,那肯定是宋太傅。

    隻因為宋太傅家失蹤了三十多年的大公子宋哲逸回來了。

    太傅本人為了接待這個兒子,還跟皇上請了三天的假,在府裏與兒子相處。

    原本已經不常去外院走動的宋老夫人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眼見著精神了很多,也出來外院走了幾次,就是為了多見見這個兒子。

    宋太傅和宋老夫人見到宋診的第一麵,就知道這是他們的兒子,再看過身上的胎記後,二老都哭鼻子了。

    真好啊,總算是找回了這個失去的孩子。

    宋診剛開始見到他們有些拘謹,二老在他麵前很和藹,也跟他說了一些他小時候的事情。

    宋診在秦語安的帶領下,把宋府裏裏外外的看了好幾遍,還帶著他小時候愛去的地方走了走,看了幾次,沒想到還真的幫著宋診找回了一些小時候的記憶。

    因此他對宋太傅和宋老夫人也親近了一些。

    但是畢竟多年不在一起,他的成長他們也沒有參與,他們之間的很多言語和行事,還是互相不習慣,因此,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宋診就每日多陪著二老說話,吃飯,散步,與他們多多的磨合著。

    宋太傅也抽時間親自教導他一些學識方麵的東西。

    看到宋診一旦提起讀書就頭疼,宋太傅也頭疼不已。

    秦語安怕宋太傅因此不喜宋診,就給他有意無意的提了宋診的兒子宋子言,說那孩子聰明懂事,關鍵是會讀書,連書院裏的夫子都誇讚,像宋家人。

    宋太傅聽了這話,心裏這才好受了一些,宋家世代書香門第,他的兒子卻個個不愛讀書,這讓他怎麽能接受的了?心裏也開始期待起見這個孫子的時間了。

    這段時間老夫人也詢問了一下宋診,他的夫人是什麽出身。

    回來的路上,宋哲雍和秦語安也教過宋診好幾次要怎麽回答這個問題,因此宋診道:“我夫人她叫齊水英,嶽父家也算是書香門第,嶽父是個秀才,後來在村子裏開了私塾,做了半輩子教書育人的先生。”

    “這麽說你夫人也是識字的?”宋老夫人問了一句。

    “是的,她很賢惠,和我娘兩個人一起把三個孩子也都教養的很好。三個孩子都識字,月兒是老大,跟著我娘學了繡計,繡的花在我們那裏十裏八鄉也都很有名氣。”

    宋診說起自己的三個孩子來,就是一臉的驕傲。

    老夫人聽著,臉上是一抹淡笑,她這一輩子都沒去過鄉下,沒見過十裏八鄉有多大,更不知道被那麽人誇讚是什麽感覺,但是看宋診這表情,她就覺得那應該是挺厲害的。

    “聽你表哥說月兒已經定下親事了?”老夫人又問詢。

    “是呢,是月兒給做繡活的那家商戶家的公子,也是個讀書人,不過他們成親後,估計阿元就得接手家裏的生意了。”宋診說完,就見老太太的臉色淡了下來。

    一邊的秦語安悄悄的給他遞了個別說了的眼神。

    宋診頓時明白了,之前自己沒回來,宋哲雍算是這太傅府裏的大公子,但他不愛讀書,而愛去做生意,惹得老太太不高興,因此,老太太對生意人這個稱呼,就不待見。

    宋診眼睛一轉,突然趕緊坐在了凳子上,“嘶,這腿,又疼了!”

    秦語安趕緊上前扶住他,不認同的說道:“之前那位大夫可是讓你好好休息的,回來京城後,你卻躺的時候少了。”

    宋診低聲道:“我想多陪陪父親和母親。”

    老太太聽了這話,心裏一軟,也就不再想那些有的沒的了,兒子回來,才是最重要的。

    “趕緊回你的院子裏去休息吧,我們娘倆改日再聊。”

    宋診點頭,恭敬告退,由秦語安陪著回自己的院子裏去了。

    “姨母他,因為二爺的事情,很是不喜生意人。”路上,秦語安歎息了一聲說道。

    宋診點頭,“感覺出來了,那我以後少提月兒和雙兒那邊就是了,畢竟雙兒也是做生意的。”

    秦語安點頭,“是的,表弟多提提子言,而且,我看,你還是盡量在臘月之前回家一趟吧,最好能趕在過年時帶著家眷回來。”

    宋診搖頭,“不,今年不搬家,我們都走了,我爹娘就成了孤單二人了,我再和父親母親多相處一段時間,我要爭取連二老也帶過來,留他們在那裏,我不放心。”

    秦語安楞了一下,隨即默默的沒出聲,良久點了點頭,說了一句應該的。

    他心裏給表弟一個讚許,這才是一個孝子該做的事,但是,他擔心的是姨父姨母會不會同意。

    “表哥,你幫我在京城內找個相對幽靜的地方找一處院子,小府邸也可以,有跨院那種,到時候,我讓二老在那邊住。”

    “好!”秦語安點頭。

    接下來的半個多月,秦語安就幫著他跑這個事,最終在離宋哲雍的府邸不遠處,有一處小府邸正在出售,秦語安看過後,毫不猶豫的幫著宋診買下了。

    花了三千兩,錢是秦語安先出的。

    他回去把地契給宋診時,宋診要給他錢,他沒要,說目前宋診還要收拾那邊府邸,用錢的地方多,說他不缺錢花,好歹他手裏還有幾個鋪子在賺錢著。

    而宋診,雖然回來了,宋太傅給的零花錢也不多,老夫人也沒說分給他什麽家產,他的手中,也就是幾千兩的銀錢。

    宋診點了點頭,對他第一次鄭重的說了謝謝。

    這件事,被宋太傅和宋老夫人知道了。

    他們特意找了一日和宋診一起吃飯時,問起了這個話題。

    宋診點頭,“我想明年接子言他們過來時,也把二老接過來,當初他們之所以救了我,是因為他們的孩子生病沒了,埋在了山裏,爹去山裏給孩子燒紙正好碰到了落難的我才救了我的。”

    “且這些年,他們對我很好,一直當親兒子般養著,別人說我是野孩子,被爹娘拋棄的孩子時,他們就會站出來維護我,我爹他會武,和村裏人因為我打過架,我娘因為我和村裏的潑婦互罵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