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走馬上任

字數:5333   加入書籤

A+A-


    聽了畫月的這些話,周鈞回想最近幾日發生的事情,一是蕭府求親,二是屈樊聯姻,心想許是這丫頭見了這些,有感而發。

    從灞河一路又回到廂房之中,周鈞與畫月說著大唐奴籍一事,也想著大唐未來曆史的奴製變遷。

    從李唐王朝建立到安史之亂,這段時間裏大唐奴婢最多,一是由於多年對外征戰,俘虜甚眾;二是由於政治鬥爭嚴重,籍沒者不計其數;三是由於前朝遺留奴婢,被繼承了下來。

    從安史之亂到會昌滅佛,奴婢數量急劇減少,地位也迅速上升。一來是因為國力減弱,無力向外征伐;二來是由於兵源要求日甚,大批奴婢被訓練成了部曲;三是由於眾多士族門閥、貴族地主、寺廟被連根拔起,其中奴隸大多被外放成良。

    而從會昌滅佛到唐滅,奴隸製在整個大唐疆域經曆了一次大規模的清洗,幾乎勢微。

    奴婢大多依附於門閥官宦之家,既不產生稅賦,也束縛了勞動力流動,還增加了政權的風險成本,對於當政者來說,可謂是弊大於利。

    從唐太宗開始,曆朝皇帝就對奴製一再限製。

    比如近些年裏。

    永昌元年敕:“製王公以下奴婢有數。”

    大足元年五月三日敕:“西北緣邊州縣,不得畜突厥奴婢。”

    玄宗天寶年間又宣:“王公之家,不得過二十人。其職事官,一品不得過十二人,二品不得過十人……五品不得過四人。”

    但總歸下來,這些條令,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士族門閥、官宦顯貴,該蓄奴還是在蓄奴,甚至隱隱還有擴增之勢。

    說到底,還是大唐內部的利益集團,已經盤根錯節、根深蒂固,就連皇權也牽涉其中,想要解決,卻是極難。

    接下來的幾日裏,周鈞一邊處理著別苑事務,一邊準備書令史的上任。

    到了正式上任的那一天。

    天邊日頭未升,整個天空仍然是繁星點點。

    周鈞穿上那身赭黃色的吏袍,走到別苑的大門處,對送行的畫月說道:“我去當差的日子裏,別苑這裏的事務,就要依你來處理了。”

    畫月說道:“二郎且寬心就好。”

    周鈞從門房處領了乘馬,又朝畫月說道:“今天是上任的第一日,且不知視事的時辰,倘若晚了,趕不及宵禁,我便回家去住,無需多等。”

    畫月又點了點頭。

    還未出發,周鈞瞧見玉萍從一旁走了過來。

    將韁繩交給畫月,周鈞朝玉萍拱手問道:“可是龐公有話教我?”

    玉萍:“龐公說了,入了都官司,勿要多慮,本分做事。”

    周鈞應了一聲。

    玉萍:“龐公還說,前幾日或許會忙些,二郎且先顧著,無需歸來。”

    周鈞又應了。

    見玉萍不再說話,周鈞一愣,開口問道:“就這些了?”

    玉萍:“就這些了。”

    周鈞先是皺眉思索了片刻,接著朝玉萍又拱了拱手,便上馬順著小道離開了灞川別苑。

    一路騎將過去,入了春明門,將乘馬寄在興道坊的一處廄中,周鈞步行前往了安上門。

    到達安上門,周鈞拿出吏部加印的官符,與武衛對證無誤之後,便進了門。

    一路向北,順著安上門街,來到尚書省的別苑。

    向別苑正門處的武衛出示了官符,周鈞被告知,流外官均是從東側的峀門進入。

    繞著院牆走了半圈,周鈞找到峀門,在查驗了官符之後,又順著廊道的方向,一路向著北邊走去。

    都官司的廨衙位於東北角,入了廨門,首先映入周鈞眼簾的,是一派繁忙而又有序的景象。

    大批身著赭黃吏袍的人,抱著一摞摞書冊來回奔波著。

    在那裏方的冊庫中,一排又一排的書櫃高約三米,有那胥吏踩著木梯,正在尋找著冊本。

    周鈞站在門口,頓時有點無所適從。

    周遭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唯獨他一人站在那裏,不知道該去向何方。

    所幸,有一位係著裹襆頭、身著深青袍的人叫住了他。

    隻見那人年歲頗大,麵皮微黃,麵色靄徐,朝周鈞問道:“可是新來的書令史?”

    周鈞見這人裝束,猜度對方乃是主事一級的人物,連忙躬身唱喏。

    那人點頭說道:“某姓程,盡呼一聲程主事。”

    周鈞張開嘴巴,想要自報家門,卻不料對方搶先說道:“周鈞,周衡才,某說的可對?”

    周鈞一愣,連忙點頭稱是。

    程主事笑著說道:“且隨我來,先去見韋員外。”

    周鈞跟在程主事的身後,隨著他一路走向內院的右廂。

    二人先是站定在廂門前,程主事朝著門內道了一聲擾。

    少頃之後,裏麵傳來了一個字。

    “進。”

    二人入了右廂房的堂間,又入了側廳的小間。

    周鈞瞧見案台後方,有一年約四旬的男子,正在奮筆疾書著什麽。

    程主事向前看了眼,躬身行禮道:“韋員外,新判的書令史到了。”

    韋員外聞言抬起頭來,望向程主事的身後,看見周鈞的時候,表情明顯一愣。

    仔細端詳了一番,韋員外放下筆,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你就是那周衡才?”

    周鈞拱手行禮道:“是。”

    韋員外點頭道:“倒真是俊才少年。”

    周鈞連忙將頭低了下去,自謙了一句。

    韋員外擺手道:“徐郎中去了宮中,今日怕是難回。程主事,你且帶著他。”

    程主事應了一聲。

    韋員外又看了眼周鈞,接著拿起筆,又出言道:“去吧。”

    退出門外,周鈞跟在程主事的身後,隻是聽著後者的說話。

    程主事,本名程宿,字長源,泗州人,原本是州府的流外官,累遷經年,又過了八考,才入流得來了這從八品的主事。

    根據他所說,這都官司主官一正一副,正官郎中,名諱徐浩,副官員外郎,名諱韋廉。

    都官司掌俘隸簿錄,給衣糧醫藥,而理其訴免。

    一司分四曹,俘隸簿錄為一曹,給衣糧藥為一曹,放免理訴為一曹,雜物百事又為一曹。

    程主事分管俘隸簿錄,身為書令史的周鈞,也歸屬於這一曹。

    回到都官司的司務堂,程主事回到自己的案台前,尋找了一番。

    周鈞先是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周遭那些忙碌的同僚,忍不住開口道:“程主事,某初日上任,也不知應做些何事,還請指教。”

    程主事從案上找到一個魚袋,遞給了周鈞,說道:“此乃魚符,且看管好了。”

    周鈞接過魚袋,打開一看,裏麵放著銅製的右半枚魚符,上麵還有他的姓名和官職。

    程主事看向周鈞,肅容說道:“衡才,隨我出司一趟,有要務亟行。”

    要務亟行?

    周鈞心中咯噔一聲,難不成龐公向這程主事交待了什麽?

    沒多少時間給周鈞思考,程主事收拾好事物,直接走向了廨門。

    周鈞無法,也隻得趕緊追了上去。

    二人出了尚書省,又出了安上門。

    程主事從就近興道坊的出陸行租了輛馬車,又朝車夫報了個地址。

    上了馬車,程主事坐在那裏閉目養神,一言不發。

    周鈞見了,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倒也不敢出言詢問。

    馬車並沒有行駛太久,隻行過兩條坊街,便停了下來。

    周鈞跟著程主事下了馬車,抬頭看向坊門上的字碑,一瞬間呆立在了那裏。

    隻見那坊碑上,寫著三個大字。

    平康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