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觀本請襄

字數:4631   加入書籤

A+A-


    看著虞珺娘和尹玉遠去的背影,周鈞無奈的搖頭。

    唐朝色目門戶觀念極重,就算想盡辦法替虞珺娘贖身,再幫她脫賤放良,想要讓父母同意家中長子娶一個市井妓為妻,怕是比登天還難。

    收好西廂記的戲本,周鈞走到庵園的院口,取了乘馬,一路上想著大哥未來婚事的對策,終是回到了家中。

    先是去了廂房,將俘隸薄錄和西廂記戲本放好,周鈞又來到堂間,正瞧見周定海在詢問周則的功課。

    “秋闈臨近,塾裏可教了投牒自舉?”

    周則躬身道:“已成。”

    周定海頷首說道:“且仔細些,勿要出錯。”

    周則點頭稱是。

    周鈞走到周定海的身邊,行禮道:“父親。”

    周定海轉過頭說道:“鈞兒回來了?公差諸事皆善?”

    周鈞應了一聲。

    周定海又和周鈞說了幾句話,便去書房了。

    周鈞見父親走遠,拉著大哥周則走到一旁,開口道:“秋闈可有把握?”

    周則一愣,答道:“有。”

    周鈞點點頭:“兄長自當用功,衡才靜候佳音。”

    這句話,周則聽來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稱了一聲謝。

    周鈞現在也不好多說什麽,隻是又叮囑了幾句,便離開了。

    次日上午,周鈞帶著解琴和若娥做好的那份中曲薄錄,找到了程主事,請他過目。

    程主事翻開看了一遍,歎道:“解琴娘子是某看著長大的,論才學,論心緒,論辦事,都是一流的人物,可惜卻不是男兒。”

    周鈞也應和了幾句。

    程主事將薄錄還給了周鈞,說道:“中曲的薄錄便這般吧,無須再改了。”

    “那南曲的薄錄,西雲娜乃是一胡女,行事粗蠻,怕是指望不了,衡才可去尋紅芝索要薄錄。”

    說到紅芝二字,程主事的眼皮跳了跳,又補了一句:“與那女子打交道的時候,切記要留個心眼,否則不留神入了甕,都得渾然不知。”

    周鈞聽出程主事話語背後的忌憚,隻是點頭記下此事。

    程主事:“至於那北曲的簿冊……衡才且看著修些吧。那柳小仙乃是新晉的都知,想是也幫不上什麽忙。”

    周鈞拱手稱是。

    向程主事又告了外出的闞行,周鈞拿上簿冊,還有西廂記的三冊戲本,出了尚書省,先是在東市用了些午膳,又騎馬趕向了平康坊。

    來到故冉居的大門,周鈞向門房的婦人,問了解都知的所在。

    今日倒是運氣不錯,解琴在家。

    禮數不得少,周鈞讓婦人去通報一聲,自己則在門口等著。

    過了一會兒,解琴親自迎到門口,臉上依然是淺笑,隻是問道:“周令史今日怎有暇來此?”

    周鈞向解琴拱手道:“某有一書,想請解都知評鑒。”

    解琴麵露疑惑:“何書?”

    周鈞點頭道:“是一戲本。”

    解琴疑惑更甚:“評鑒戲本?”

    見周鈞故作高深,解琴心中好奇,側身引路道:“周令史且先進來吧。”

    跟著解琴入了宅中,周鈞從懷中拿出了『西廂記』的全冊三本,放到了案台上。

    解琴看著書名,念了一遍,輕聲道:“這戲名倒是有趣。”

    又看向周鈞,解琴問道:“可是優戲?”

    周鈞搖頭。

    解琴:“難不成是歌舞戲?”

    周鈞再次搖頭。

    解琴一臉的疑惑:“那是何戲?”

    周鈞伸出手,說道:“解都知一觀便知。”

    解琴看了眼周鈞,這才小心拿起了『西廂記』的第一冊,翻開了第一頁,輕輕念道:“春愁壓得馬蹄忙,風雲未遂平生望,書劍飄零走四方,行來不覺黃河上……”

    解琴這一捧起書,就再也沒有放下過。

    她一邊讀著書,一邊沉浸入了西廂記的劇情之中,時而嘴角含笑,時而輕怨薄怒,時而又感傷抹淚。

    周鈞坐在一旁,也沒去催促她,隻是靜靜等在一旁。

    這一等,周鈞足足等了差不多一個時辰。

    解琴隻看到最後一頁。

    “殘月猶然依北鬥,雙星當日照西廂……”

    不自覺低聲念出這一終句,解琴戀戀不舍的合上了書頁,將書冊按在心口,閉上眼睛長籲了一口氣。

    過了好一會兒,解琴總算是睜開眼來,無意間看見案台旁的周鈞,嚇了一跳,連聲歉道:“周令史勿怪,妾身看入了迷,無端慢待了您。”

    周鈞不在意的擺擺手,問道:“戲本如何?”

    解琴歎道:“詩文和唱曲稍有瑕疵,但這故事,還有這戲樣,卻是……卻是極好。”

    說完這話,解琴將西廂記放到了案台上,起身向周鈞行禮道:“妾身要謝周令史。”

    周鈞奇道:“謝我?”

    解琴:“這戲本亙古未有,宛如鍾磬轟響,又如醍醐灌頂,倒是如佛家中的頓悟一般,為妾身築增了靈台。”

    停頓片刻,解琴偷偷瞧了周鈞一眼,低聲問道:“這戲本,可是周令史所寫?”

    周鈞連忙搖手道:“不是,這戲本乃是多人相攜而作。”

    解琴一愣,自言自語道:“難怪,妾身觀戲本中,多處文風迥異。”

    解琴看向周鈞,又問道:“這相攜之中,不知周令史,承了何事?”

    周鈞見瞞不過去,隻好說道:“這故事,還有這戲樣,某出了些主意。”

    解琴聞言一愣,再看向周鈞的眼神中,多了些許探究和好奇。

    周鈞見狀,連忙說道:“隻不過,這出戲裏的故事,還有這戲樣,某也是無意間從書中看到了罷。”

    解琴向前傾了些身子,追問道:“不知周令史從哪本書上看過西廂記的故事?又從哪本書上看過類似的戲樣?總有個書名吧?”

    周鈞摸著下巴,眼睛看向它處:“似乎是一本古籍,某也記不清了。”

    解琴盯著周鈞良久,隻瞧的後者冷汗津津。

    過了好一會兒,解琴莞爾一笑,坐直了身體,思考片刻後問道:“周令史使妾身觀此書,是想令其現於戲台?”

    周鈞點頭道:“是。”

    解琴拿起西廂記的三冊戲本,站起身來,朝外走去。

    周鈞也跟著站起來,問道:“解都知這是要去何處?”

    解琴回過頭,對周鈞笑道:“倘若要令這西廂記現於戲台,還需尋得一人,對其雕琢一番。”

    “敢教周令史知曉,璞玉需匠斧,這西廂記隻要稍作打磨,再搬上戲台,必定大放異彩,名動長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