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外遷

字數:4162   加入書籤

A+A-


    看著護衛將鷹隼爬架抬到後院,周鈞朝赫達日招了招手,示意坐下說話。

    二人坐在天井的石桌邊,周鈞朝赫達日問道:“骨力裴羅可汗的身體可好些了?”

    赫達日:“父親來信說道,有了周二郎送去的仙藥,可汗的身體好轉了一些,在他人的攙扶下,已經能夠下地行走,但還是不見痊愈的跡象。”

    周鈞點點頭,又說道:“我會想辦法,再去求一些仙藥。”

    赫達日聽了,連忙稱謝。

    周鈞又朝赫達日問道:“你在大唐也住了不少日子,可習慣些了?”

    赫達日先是點頭,又猶豫著搖搖頭。

    周鈞不解。

    赫達日:“大唐比起回紇,無論是食物、還是住所,都要好上許多,每日還能看見大戲,這可是宗家貴族們都不敢想過的日子。但我總覺得,這裏的日子太過於安閑,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麽。”

    周鈞理解對方的想法。

    人在安逸的環境中待久了,的確會有些不適應。

    於是,周鈞朝赫達日說道:“下次倘若再去外地,某便帶上你同去,也好領略一番大唐的風土人情。”

    赫達日聽見,麵露喜色,又稱了一聲謝。

    在灞川別苑中又住了幾日,周鈞一邊忙著和屈三翁商討灞川商業街的建造,一邊又時不時去照看一番解琴和宋若娥。

    終於到了都官司告假的最後一日,周鈞先去龐公小院,向東家告辭。

    入了書房,龐公正在和殷大榮下著棋,見周鈞進門,便讓後者去案台拿一封信。

    周鈞依言照做,將信件拿了過來。

    龐公又出言讓周鈞看一遍信中內容。

    周鈞打開信件看了。

    這封信由李林甫親筆書寫,信的前半段,說了韋堅、皇甫惟明被貶謫,李適之惶恐不安,麵聖請罪,朝中形勢一片大好,壽王上位指日可待。

    信的後半段,話鋒一轉,李林甫又寫道,眼下太子還有一得力外援,便是身兼四方節度使的王忠嗣。想要扳倒此人,絕非易事。

    眼下雖動不得王忠嗣,但可從太子下手,動搖後者的地位。

    具體手段,周鈞仔細看了,李林甫希望龐公引宮中內侍,以密會朝臣為由,隱晦警醒聖人,太子或有謀逆之心;又勸壽王以母妃之禮,拜見楊貴妃,意在向聖人展示心胸。

    信的末了,李林甫寫道,周二郎在剿滅突厥中有大功,當得重任。當下吐蕃、吐穀渾侵入河西、隴右一帶,林甫打算麵聖,將周二郎安排在王忠嗣麾下,他日圖用。

    李林甫的這封信,周鈞通篇讀下來,前麵都還理解。

    唯獨,信的末尾,周鈞實在有些想不明白。

    他並非武將出身,也非藩鎮轄官,李林甫為何要把自己安排在王忠嗣麾下,又說『他日圖用』?

    將信放下,周鈞看向龐公。

    龐公說道:“李林甫將你安排到王忠嗣的麾下,一來是因為你與朔方軍已有交道,將你安插進去,不會引起北藩的反彈;二來是因為你自身也有才能,在王忠嗣手下或能當得重用。”

    周鈞問道:“龐公,李相將我安排到王忠嗣麾下,又希望我具體做什麽呢?”

    龐公思考片刻,說道:“王忠嗣,戰功赫赫,兵強馬壯,又與朝臣、宮中交好,倘若想要從外攻破,怕是困難重重。依李林甫平日裏的做派,不外乎是讓你監視打探,尋得把柄之後,再向聖人告發王忠嗣。”

    周鈞聽了,緩緩點頭。

    但是,周鈞的心中還有著疑慮,李林甫將他安排到王忠嗣麾下,真的僅僅隻是為了監視和告發嗎?

    在王忠嗣的身邊,怕是安插了不少李林甫手下的細作,監視告發這種事情,根本不用周鈞也能做到。

    龐公此時朝周鈞問道:“二郎,你可願意去河西、隴右?那裏環境惡劣,又兵事凶險……倘若不願,咱家便替你辭了這差事。”

    周鈞思索片刻,權衡了事情的利弊,最終答道:“某願意。”

    龐公點頭說道:“既然願意,二郎也別多慮,北藩能夠獲取戰功的機會多,是一處升遷的好去處。你去了安心做事,倘若李林甫有教,隻管與咱家說,無需顧慮壽王之事。”

    聽見龐公這話,周鈞一愣。

    對方話裏,好像隱約有些不與李林甫為伍的意味。

    周鈞出了書房,殷大榮追了出來,並且招手示意前者隨他來。

    周鈞跟著殷大榮出了小院,後者開口說道:“就在二郎忙著周家大郎婚事的時候,壽王來了別苑,龐公又借著李林甫的信件,說了儲君一事。壽王聽了信中拜見母妃的建議,當場就拒了,而且還直言此事休得再提。龐公見壽王言辭激烈,便也不再勸了。”

    “當晚,龐公與咱家吃酒,隻是說愧對貞順皇後。但是,他又言道,壽王已成人,自有他的想法,倘若他不願,那麽爭儲一事,隻能就此作罷。”

    聽到這裏,周鈞也明白了龐公的態度,後者對於壽王上位一事,如今已經不抱什麽希望。

    殷大榮又說道:“李林甫那封信,龐公本來一直在猶豫,是否要給你看。後來,他也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憑著二郎的能力,再借著這一股東風,將來說不定便能出人頭地。倘若二郎真有出頭之日,那龐公和咱家將來也算是有了一個可依靠的人。”

    殷大榮這一番話,等於是在向周鈞解釋,龐公已將原本扶持壽王爭儲的心思,慢慢挪向了後者的未來。

    畢竟,龐公身為內侍,無兒無女,所服侍的武家已成了過往雲煙,唯一存念的壽王,又不願爭儲上位。

    在長期相處之後,深知周鈞人品與能力的龐公,為了將來,隻能把一門心思,全部放在了周鈞的身上。

    想通這些,周鈞朝著殷大榮唱了個喏,沉聲說道:“鈞必不負龐公、殷公的期望。”

    殷大榮笑著說道:“二郎言重了,咱家可沒有龐公那麽多的心思,我眼下唯一想的便是,早日將手底下那群樂伎調教出個模樣。昨日,我已將殷家戲班的班主之位,渡給了宋居士。”

    周鈞聽著驚奇,問道:“殷公讓宋居士做了班主?”

    殷大榮:“不隻是班主,還有場地、用度等等,齊齊許了宋居士。有了居士排戲,咱家可算是不用天天煩憂,隻等看戲便是。”

    周鈞心中也有些好奇。

    宋若娥有了戲本,又有了戲班,而且還有了場地和用度,今後不知道她會在這灞川之中,開辟出何等的天地來。

    周鈞辭別殷大榮,回了長安,開始都官司的職事。

    沒過多少時日,朝中果然下了遷令。

    原刑部都官司主事周鈞,遷往涼州武威郡,擔任河西互市監丞(正八品下)一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