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群雄逐鹿
字數:3779 加入書籤
可敦城,回紇牙
葛勒可汗突利施坐在帳中上座,看向大門,眉頭緊
今天,是回紇太子赫達日,領兵回朝的日
帳中的回紇貴族,個個都是一臉凝
突利施的二兒子,身為回紇葉護的移地健,站在帳中,看了一眼周遭人的表情,沉聲說道:“我聽說,兄長率領的四千本家精騎,死傷慘重……在座的不少貴人,都有子侄在軍中,實在是令人惋”
突利施看了一眼移地健,說道:“河北多次侵犯回紇,擄百姓,奪牲畜,回紇又與大唐交好,於情於理,都應當出兵相”
移地健站出來,朗聲說道:“父汗,四千健兒,乃是回紇族中的精銳,唐人卻將其當作先鋒,明擺著就是將我們的族人頂在前陣,他們卻縮在後而且,回紇向大唐派出援兵之後,唐國皇帝隻是一道聖旨,誇獎了一番就打發了我回紇人如同唐國家奴一般,毫無顏麵可言,此等行徑,難道是盟友所為?”
移地健一番話,頓時得到帳中不少貴族的附
一時之間,眾人議論紛
突利施猛地站起身來,朝其他人吼道:“當年突厥人把回紇人當作牛羊一般驅使,幸得唐國相助,趕跑了突厥人,這才使得我們占下了漠北的草原,成就了回紇汗國!你們這些人,隻看著眼前的種種,卻不思大局!”
移地健聞言,一臉的不服
在他心中,自己的父親突利施,自從年歲變大之後,逐漸優柔寡斷、輕於殺伐,總想著以德服人,哪裏再有半分草原霸主的樣
就在這個時候,帳外近衛來報,太子赫達日回來
突利施聞言,麵上一喜,說道:“讓他速速進”
一路上長途跋涉的赫達日,連衣褲沾滿泥土都顧不上,直接進入大帳,對突利施大聲說道:“父汗,我回來”
突利施走下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赫達日,笑著說道:“好,好,回來便好!”
停頓了片刻,突利施問道:“我從信使那裏知曉,範陽之戰早就結束,為何現在才回來?”
赫達日側過身,一臉的興奮,對突利施說道:“父汗,請隨我出”
突利施疑惑道:“出去做什麽?”
赫達日:“父汗一看便”
突利施、赫達日,還有帳中的一群回紇貴族,一起出了大
走出門,突利施和一眾貴族,看見帳外草原上的景象,紛紛驚得停住了腳
數十輛大車,停在回紇大帳外的草原
回紇近衛和民司,正在一邊從大車上卸下一箱箱的財物,一邊分門別類的存放收
突利施走近了一些,看著大箱中放滿的絹帛、金銀、寶珠和器具,向赫達日問道:“這些都是唐國皇帝給的?”
赫達日搖頭道:“唐國皇帝隻下了一道聖旨,將父親封為安國公,又將我冊封為柱國,此外還賞賜了一箱財”
突利施一愣,看向麵前的數十輛大車,問道:“那這些東西?”
赫達日:“都是周二郎給”
突利施歎了一聲,感慨道:“這般看來,盟友之間的恩義,還是比不過摯友之間的情誼”
赫達日:“父汗,不僅如此,周二郎還說了,但凡是幫助過唐軍的部族,三年之內,來大唐互市,可免二十抽一的市稅和通關渡津的納”
眼見族人們,紛紛轉怒為喜,移地健心知不妙,看向大車對赫達日問道:“唐國早先曾經答應回紇,說是要恢複雲茶的供應,當下可打算守諾?”
赫達日聞言,帶著眾人又朝後走去,排在車隊最後的十幾輛大車,上麵放著一個個密封完好的陶
赫達日指揮近衛打開封口,隻見裏麵放滿了包紮封好的茶
用刀子挑開封口,赫達日取了一些,放在父汗突利施的手
後者聞了聞,不由精神一震,點頭道:“茶香濃鬱,好!”
赫達日當眾說道:“朔方茶坊已經重新開工,周大帥說了,但凡是出坊的雲茶,都有回紇人的一我們隻要派出車隊,定期去取便”
聽著耳旁族人的歡笑聲和稱讚聲,移地健麵容扭曲,悄悄走出了隊
有與其交好的回紇貴族,見狀走了過來,對移地健說道:“葉護,原本計劃今天向可汗發難,讓他將太子之位傳給您,但眼下這情勢……我們該怎麽辦?”
看向滿臉喜色的突利施,移地健的眼中盡是狠辣和陰
他輕輕說道:“父汗老了,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叱吒草原的英雄了……回紇人如果想要走出這片草原,稱霸整個天下,需要一位新的可汗……”
與此同時,吐蕃國,龍勒山
一身皮裘、戴著羢帽的桑赤若,帶著一隊人馬,爬上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峰,向著北方極目遠
他指著北方,向身邊一位身高接近兩米的壯漢,笑著問道:“殷屠,那裏是什麽?”
被稱作殷屠的壯漢,眼睛暴突,下顎成方,生的一副獅虎麵容,在這冰天雪地之中,隻穿了一些動物皮草,卻絲毫不覺寒
聽見桑赤若的發問,殷屠沉聲回道:“回上千戶,那裏是一片沙”
桑赤若一邊搖頭,一邊說道:“不,那裏是一座寶”
殷屠:“寶庫?”
桑赤若:“那裏有一座城市,名為敦煌,遍地都是財寶、美酒和女人,難道不是寶庫嗎?”
殷屠睜大眼睛,不自覺擦了擦嘴角:“財寶、美酒和女人?”
桑赤若點了點頭,對殷屠說道:“你身為山傀軍的主帥,一直生活在窮山惡土之中,你和你的那些族人,永遠也不可能想到,這世間會有這樣一座城市,黃金鋪為地磚,牛羊如同雲朵,糧食就像海洋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
殷屠聽到這裏,整個人怔在原
過了許久,殷屠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上千戶,我們何時去攻打它?”
桑赤若:“我已經向祖讚請兵,大論正在召集六翼十三部的戰士……吐蕃人走出高原的日子,很快就會來到……很快……”
天佑二年,公元758年,大唐自建國初始,迎來了第一百四十個年
在過去的一年裏,安祿山橫死,範陽光複,河北戰局明朗,大唐百姓皆以為動亂漸消,天下即將迎來安
殊不知,一場席卷整個大唐,乃至整個歐亞大陸,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終於吹響了號角,拉開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