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中路軍的長安之戰

字數:3759   加入書籤

A+A-


    北唐中路二十萬大軍,自靈武開拔,一路向南,行至洛水。
    關於接下來應當如何與燕軍作戰,郭子儀在軍議會上做出了決定。
    郭子儀率領主力十五萬大軍,由蕭關入陳倉,從西麵攻向長安。
    李嗣業、郭曜等將領,則率領五萬大軍,作為偏軍,從東麵去往潼關。
    郭子儀攻打長安的策略,是經典的圍點打援。
    長安城中有燕軍六萬士卒,城池不僅堅固,而且城防完備,北唐軍隊即便有火炮,在短期之內想要突破長安城防,也絕非易事。
    郭子儀打算以優勢兵力圍住長安城,一邊用火炮對城內進行打擊,消磨敵軍的作戰意誌,一邊集結重兵衝擊城池,使得長安城內的敵軍,不得不向其它燕軍請援。
    其它燕軍部隊,想要馳援長安,必定要經過潼關。
    郭子儀給李嗣業,還有其長子郭曜,配備了一百門虎蹲炮,還有兩千具環騎兵,目的就是在潼關之外,狙擊去往長安的援軍,殺傷燕軍的有生力量。
    實話實說,郭子儀圍點打援的戰術,並沒有問題。
    把長安作為誘餌,埋伏一隻偏軍,半途伏擊前來增援的燕軍,可以最大限度減輕中路軍主力攻打長安的壓力,而且也為後期攻打洛陽,做好了準備。
    但在整個戰術安排上,郭子儀遺忘了一點,那就是領軍之將。
    偏軍的主將是李嗣業,偏軍的副將是郭子儀的長子郭曜。
    郭子儀與李嗣業交道不多,隻知道後者作戰勇猛,功勳赫赫,在安西、北庭、河北都打了不少勝仗。
    然而,李嗣業此人勇猛有餘,智謀卻是不足,常常戰鬥打的興起,沉溺於廝殺,其它什麽都顧不上。
    至於郭子儀的長子郭曜,雖然自從軍以來,也立了不少功勞,但大部分時間都跟在父親的身邊,很少有獨自領兵的機會,在統帥方麵自然也有著不足。
    但是這二人,一個是丞相麾下的愛將,另一個中路軍主帥的長子,軍中諸將或許有明眼人,能夠察覺人事任命存在問題,但也沒人敢說出來。
    軍議會上,身為判官的孔攸,趁著議事的功夫,隱晦說了一句:“潼關地勢險要,倘若戰事僵持,則會進退維穀,恐不利於兵力調動。”
    孔攸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算是難能可貴。
    畢竟,孔攸因為涼城血夜一事,背著『人屠』之名,在軍中並沒有什麽好名聲,眾將或多或少都有些反感此人。
    這種時候,孔攸如果把話挑明,不僅會得罪李嗣業和郭曜,而且在中路軍怕是會更加難熬。
    但是,孔攸的這句話,郭子儀隻聽懂了一半。
    後者並沒有收回偏軍的人事任命,隻是叮囑李嗣業和郭曜,伏擊燕軍之時,一定要兵貴神速,莫要戀戰。
    李嗣業和郭曜二人,向郭子儀躬身稱喏,接著便領命點兵,帶領五萬偏軍,向潼關方向行去。
    在這之後,郭子儀率領十五萬大軍,在五月中旬抵達了長安城外的扶風。
    長安城留守的燕軍主帥,乃是大將田承嗣。
    田承嗣是燕國左武衛將軍,在安祿山麾下時,就作為前鋒攻城略地,戰無不勝,後來被派去了南陽進攻南唐,又連連取勝,甚至將兵峰一直推進到了襄陽城下。
    這一次,郭子儀率領大軍攻打長安。
    燕國便將田承嗣從南方調至了長安,又撥給他六萬士卒,負責城防的留守事宜。
    天佑三年,五月十九日。
    北唐軍隊來到長安城外,郭子儀站在中軍高台上,看著那座記憶中的都城,深深歎了口氣。
    平原上,十數萬大軍,從三個方麵圍住了長安城。
    所有北唐將領,麵對這座被視作帝國心髒的城市,每個人都在躍躍欲試,隻等主帥一聲令下。
    郭子儀穩了穩心神,命令傳令官打出校旗。
    三通鼓擂過之後,中軍的炮陣先聲奪人。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炮擊聲,數十門大型長炮,將一批又一批的炮彈,轟擊在了長安城的城樓之上。
    數輪炮擊過後,待硝煙慢慢散去,郭子儀定睛朝遠方望去。
    長安城的城牆,除了一些輕微的破損,整體卻是巋然不動。
    郭子儀搖搖頭。
    長安城無論城牆、城防、護城河,放眼整個天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數十門大型長炮存在的意義,與其說是對長安城造成破壞,倒不如說是打擊敵人的士氣。
    眼見炮擊效果不大,郭子儀下令,前軍向城牆靠近,開始攻城。
    從天空向下看去,仿佛大海一般的軍隊,朝著雄偉而又壯闊的長安城,侵襲而去。
    城頭之上,弓矢、弩箭、投石、檑木、滾油,絲毫沒有保留,盡數傾瀉下來,將城牆前方的百步,變成了一片死亡之地。
    成百上千的北唐士兵,死在了衝鋒的路上,但是更多的士卒,踏著袍澤的屍體,向著視線中的城池繼續進攻著。
    長安之戰開打不過七日,北唐軍從西、北、南三個方向,先後投入了八萬軍力。
    長安城西麵,一段戰況最激烈的城牆,曾經在一日之內六次易手。
    在城牆下方,唐燕兩國的士卒屍體,因為來不及清理,堆疊已經超過了三米來高。
    燕軍為了防止北唐借助屍堆攀爬城牆,每日入夜都會從城樓上澆下火油,將屍體焚化。
    此舉一來可以清除障礙,二來可以防止疫病,三來也可以阻止夜襲。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長安城的守將田承嗣,有些頂不住了。
    城中的六萬燕軍,本來因為震天雷的存在,士氣就不高,再加上北唐軍隊悍不畏死,作戰時往往都是以命搏命的打法。
    燕軍折損每日都在擴大,軍中已經有逃卒出現,再這樣打下去,田承嗣擔心再過一段時日,手中怕是會無兵可用。
    於是,田承嗣派出快馬,向洛陽請援。
    洛陽接到田承嗣的求援信,倒也沒有含糊,直接下令讓安守忠,率領五萬精兵,走潼關道去馳援長安。
    至此,北唐中路軍的長安戰役,開始進入了第二階段。
    喜歡大唐奴牙郎請大家收藏:(.)大唐奴牙郎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