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吐蕃雄主
字數:3490 加入書籤
寬廣無垠的平原上,殘肢舍棄在路旁、屍體相疊成山,尚未熄滅的火焰依舊彌漫,整個戰場到處都是一片屍橫遍野的慘狀。
敦仁增策馬來到桑赤若的身邊,一邊看著這一切,一邊低聲說道:“唐軍無人投降,死戰到最後一人。”
桑赤若向敦仁增問道:“唐軍主將是誰?”
敦仁增:“姓氏為申叔,單名一個公字,聽說此人是唐軍的主帥,他自願留下殿後,掩護主力離開。”
桑赤若沉默了好一會兒,說道:“找出他的屍首,收殮裝棺,再送到唐軍那裏去。”
敦仁增看了眼桑赤若,說道:“好。”
滿身血汙的殷屠,此時走過來,向桑赤若說道:“大人,我們贏了。”
桑赤若看向殷屠,笑著說道:“這一次大勝,山隗軍乃是首功,之前答應你和你的族人們,那些土地、糧食和奴隸,都會被如約發下。”
殷屠抹了把臉,將鐵骨朵放在地上,向桑赤若跪拜叩首後說道:“你是我見過、唯一會對山民守約的貴人。”
桑赤若:“起來吧,我們還有事情要做。”
殷屠站起身,興奮的問道:“大人,是否要去追擊那些逃跑的唐軍?”
桑赤若搖搖頭:“比起追逐那些老鼠,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
見桑赤若看了過來,敦仁增說道:“所有支持苯教的部族本家,已經齊聚在邏些城,這次大勝後的慶典,就是我們最好的時機。”
桑赤若輕輕點了點頭。
一個月後,邏些城,吐蕃王庭。
吐蕃大軍班師回朝,恰逢吐蕃國中舉行轉山節會。
轉山節,又名敬神節,吐蕃人會到寺廟裏燃香祈禱,然後去轉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
轉山節中,還有藏戲、筵舞、民謠等等習俗,節日高潮時,騎手們還會進行跑馬射箭的比賽,來爭取獎品。
城內到處一派熱鬧的景象,吐蕃軍大將桑赤若則來到了王帳之中,叩拜祖讚。
赤德祖讚年事已高,看著帳中跪在地上的年輕人,先是皺了皺眉頭,接著對身旁的羅訶大師點了點頭。
羅訶大師先是念了一聲佛,接著朗聲說道:“噶爾家的桑赤若,這次大非川之戰,你擊敗了唐軍,祖讚非常滿意。”
桑赤若將額頭頂在地麵,又將手心朝上,伏在地上,沉聲說道:“一切都是尊上的安排。”
羅訶大師:“唐軍此番大敗,短時間再也不會來犯,桑赤若你也可以休憩片刻了。”
這番話中的含義,稍微聰明一些的人,都能聽得出來。
桑赤若得勝歸來之後,祖讚這是打算削去他的兵權。
桑赤若聞言,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恭順的伏在地上,不發一言。
對於這一結果,赤德祖讚很滿意。
有節持安本走進大帳,跪地說道:“賽馬會開始了,請讚普移步會場。”
赤德祖讚聞言,點了點頭,在侍從的攙扶下,吃力的站起身來,向門外走去。
羅訶大師等一眾官員,也跟了出去。
按照吐蕃習俗,轉山節賽馬會開幕時,祖讚會牽出頭馬,在場內奔馳一圈,最後宣布賽馬開始。
這次賽馬會的頭馬,是一匹白色的駿馬,也是精挑細選出的良馬。
赤德祖讚拒絕了他人的協助,抓緊了韁繩,獨自翻身上馬,迎來了旁人的一陣喝彩。
桑赤若來到賽馬場的一角,看向不遠處的高台。
台上,敦仁增和一眾苯教貴族站在其上。
瞧見人群中的桑赤若,敦仁增不可察覺的微微點頭。
赤德祖讚揮動馬韁,乘馬四蹄奔動,越跑越快。
就在周遭人群大聲叫好的時候,馬匹突然受驚,人立而起,將背上的赤德祖讚摔落在地上。
不僅如此,陷入狂亂的馬匹,宛如得了失心瘋一般,不僅沒有跑開,反而用馬蹄不停踩踏著躲閃不及的赤德祖讚。
最後,當護衛們殺掉瘋馬之時,赤德祖讚還沒來得及說上隻言片語,就徹底咽了氣。
赤德祖讚一死,看台上身為吐蕃次相的敦仁增立即下令,讓軍隊包圍住整個會場,不許一人離開。
馬匹是由信仰佛教的吐蕃大論王室首臣)親自挑選的,身為國師的羅訶大師,還親自為這匹馬祈福加持。
敦仁增和一眾苯教大臣,很快就將矛頭,指向了王室佛教徒,還有那些密宗僧侶們。
讓那些王室佛教徒和密宗僧侶,始料未及的是,苯教大臣不僅快速定下了罪名,甚至還將所有當事人,全部關入了牢獄。
而負責指揮軍隊,收押他們的人,正是還沒有來得及被收繳兵權的桑赤若。
赤德祖讚死後,邏些城中被抓捕、刑訊的人數,超過了九百人。
包括王室成員、密宗高僧在內的朝中大臣,被嚴刑逼供,最後屈打成招,坐實了罪名。
赤德祖讚身死之後的二十二日,被後世的吐蕃史學家稱作『斷折那波』黑魔日)。
桑赤若在邏些城的各莫寺設置了刑場,每日將那些認罪的囚犯,運送到此地,抽筋扒皮,剝肉去骨。
根據史書統計,光是從此地運出的人皮、人骨等物,就裝滿了上百輛大車。
到了第二十二日,吐蕃國師羅訶大師,被拉到了各莫寺的場院中。
早已奄奄一息的他,被士兵扔在了地上。
看著佛寺前、那猶如人間地獄的一幕,羅訶大師痛苦的閉上眼睛,念了一聲佛。
桑赤若走到羅訶大師的麵前,蹲下身來,輕聲說道:“大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