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錦衣衛
字數:3106 加入書籤
天佑四年761)的早春。
從靈武去往涼城的官道上,一眾唐騎踏著碎雪,策馬趕路。
當頭的兩人,穿著軍製校尉的嵌甲,一人性子懶散、半臥馬背,另一人目光陰冷、看向四周。
後者對前者說道:“班哥兒,我們這群人,終於能從朔方那個鬼地方,調回涼城……再過幾天,地方也就到了,難道你不打算給兄弟們訓教個兩句?”
班衛征擺擺手:“張沿嶺,說了多少遍,莫再用那諢名叫我,在外麵你要叫我班校尉……你我現在可不是流民,是官兵,該有的樣子,總該是有的。”
張沿嶺嘿嘿一笑:“北唐這幾年到處都在打仗,唯有朔方閑得發慌。你我雖是官兵,這幾年裏除了給回紇人運些茶葉,還幹過什麽正事不?”
班衛征:“你這是太平日子過慣了,皮子發癢不成?”
張沿嶺:“咱們都是丘八,天下太平哪來的軍功?世事如常哪來的機會?做人總歸是要實際一些,想盡辦法往上爬,以後才不至於被人踩在腳下。”
班衛征笑了笑,並不答話。
張沿嶺見狀,換了一個話題:“這次,朝廷招我們這些人入涼城,說是要另設一旌,名為錦衣衛,你可知曉具體是做什麽的?”
班衛征在馬背上彎身,扯了一根高草,叼在嘴裏,不在意的說道:“錦衣衛,你聽聽這名字,想必是宮中儀仗或是禁衛一類的差事。”
張沿嶺沉吟片刻,說道:“我倒覺得不像,倘若隻是禁衛,又何必找我們這些流民出身的軍卒?你可還記得,離開靈武時,孫都護專門找了你我二人,一再叮囑去了涼城,一定要認真辦差,切不可懈怠。”
提起孫阿應,班衛征不自覺挺直了腰杆,話語中也沒了戲謔:“孫都護想必是聽到了涼城的什麽風聲,總之走一步看一步吧。”
幾天後,班衛征、張沿嶺和一眾軍卒,抵達了北唐都城涼州城。
還沒進城,班衛征和張沿嶺被城門處的景象嚇了一跳。
原本進出人馬的城門,如今修建成一座戒備森嚴的崗哨,數以百計的唐卒仔細盤查來往行人,將整個城門防守的密不透風。
張沿嶺小聲向班衛征說了一句:“看這樣子,涼城應當是出事了。”
班衛征沒有說話,掏出懷中的憑引,帶著眾人在城門耽擱了許久,終於入了城中。
剛一走上涼城的清陽長街,班衛征見路上行人說話做事謹慎,心中更是疑惑。
沒走上幾步,道中有幾名穿著明光鎧的騎士,攔住了眾人的去路。
班衛征和張沿嶺仔細看了過去,發現來人的當頭者,居然是許久未見的老友王翃。
“王六郎!”張沿嶺高呼一聲,先班衛征一步,快速向前跑去,一把抱住王翃,說了一聲好久不見。
王翃笑了笑,拍了拍張沿嶺的肩膀,又看向班衛征,開口道:“邊走邊說。”
一行人跟在王翃的身後,一路向著涼城官所走去。
見王翃進入皇城的長街,張沿嶺忍不住問道:“王六郎,咱們這是要去哪?”
王翃腳步未停,口中說道:“錦衣衛指揮府。”
見王翃不願多說,張沿嶺閉上嘴巴,靜靜跟著,一路前行。
經過了數條內街,又穿過側偏的官樓,班衛征和張沿嶺吃驚的發現,錦衣衛指揮府居然不是一處單獨的別院,而是一片占地驚人、類似於軍營的營寨。
王翃回頭看了一眼他人,說道:“能夠成為錦衣衛的人,無論出身,還是履曆,都經過了無數輪的篩查,可謂是千裏挑一。”
班衛征聽出話中的深意,問道:“錦衣衛究竟是做什麽?”
王翃:“巡查緝捕,刺探情報,不向朝堂躬身,隻向一人納首。”
張沿嶺:“王六郎說的那人,莫不是……?”
王翃點了點頭,掏出一麵腰牌,通過了哨衛,進入一處大院,又說道:“錦衣衛的結構,與軍製、官部多有不同,一旌為衛,其中主要負責做事的部門,分別是北鎮撫司和南鎮撫司。”
“北鎮撫司主要對外,負責徹查都城外的不法之事,他國勢力的異常動向,並越過三省六部,直接向上匯報;南鎮撫司主要活動在京城範圍之內,主要負責對朝中大臣、王公貴族、閥貴勳爵等等,進行監視、抓捕和審訊……你們二人職事的去處,都是南鎮撫司。”
張沿嶺聽到這裏,麵露喜色:“這差事好,我喜歡。”
班衛征麵色凝重,問道:“大唐自立國以來,一直都是刑部、禦史台、大理寺監法,如今突然推出錦衣衛,可是涼城之中,出了什麽變故?”
王翃轉過頭來,對班衛征露出讚賞的表情:“你說的不錯,天佑三年的深冬,宮中出了大事。”
“先皇立下遺詔,收丞相為義子,並許其改姓入宗,再繼承皇位。先皇去世之後,丞相尚孝,為其守靈三日。”
“哪料到最後一日,靈堂之中突然有機關啟動,升起大火。”
“丞相僥幸逃過一劫,先皇的棺柩卻在大火之中,化為了灰燼。”
班衛征和張沿嶺聽到這裏,均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在皇帝的靈堂之中設計機關,燒掉先皇的棺柩,還險些燒死下一任皇帝,放眼大唐百年……不,就算是自先秦起算,千年以來,也從未有過此等惡劣的案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