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天下維新

字數:3720   加入書籤

A+A-


    天子六璽乃是皇帝下旨的憑證。
    沒了帝璽的加蓋,詔書等於沒有效力。
    李隆基擬隱詔時,天子六璽當時都在周鈞的手中,皇帝不得已,采用了一種極為無奈的示權方式——簽名。
    隱詔之上,不僅有李隆基的名字,還有宗府不少宿老的名字。
    李隆基在隱詔中說清,為了去除國賊,不得不與周鈞虛與委蛇,此舉雖然愧對李唐列祖列宗,但也隻能出此下策。一旦周鈞身死,便以豐王李珙繼位為帝。到了那時,天下忠於李唐的有誌之士,當共同支持豐王,再興大唐基業。
    孔攸看完隱詔,對周鈞說道:“這般看來,縱火一案牽涉甚廣,至少宗府當中,個個都是心懷鬼胎。”
    一旁的封常清皺眉歎道:“先皇以此毒計算計丞相,於情寒了臣下的忠心,於理實在是下作之舉。”
    孔攸看了封常清一眼,對周鈞說道:“吾等與丞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事倘若不以雷霆手段剿滅叛黨,他日必定遺留禍害,後患無窮。”
    周鈞沉默了一會兒,向孔攸問道:“錦衣衛獄中,涉及此次謀逆的有多少人?”
    孔攸:“宗府上下的族人,共有一千五百餘數,在押的五位皇子,其家眷幕客奴婢等等,加在一起也近千人。除此之外,還有工部涉案犯戶,以及參建靈堂的匠戶等等。全部一並加在一起,接近五千人。”
    周鈞聽見這些,坐在椅子上,陷入了一陣沉默。
    孔攸又勸道:“安祿山亂唐,天下已經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盜匪四起。但論過錯,先皇與李唐宗室,可占其中五分。丞相想要再造乾坤,首先便要去除舊製,豈不聞,世道滄溟,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封常清起初心中不忍,後來仔細思慮一番後,也站出來說道:“常清早先於安西任職,與丞相共事多年,安西、北庭之變曆曆在目。與中原再行對比,隻覺得宗室閥貴沉湎於聲色犬馬,使得天下失道,萬民沉屙。如今,丞相既然有心正道,又何必在意些許小節?正所謂,殺一人可救萬人,蒼生倘若受荼,守住德行又有何用呢?”
    周鈞長歎一口氣,開口說道:“伯泓,你來擬旨吧……”
    孔攸聽見這話,明白周鈞不再猶豫,連忙應了一聲。
    周鈞:“唐律法首,當有十惡不赦。”
    “一曰反逆,企圖推翻朝政;”
    “二曰大逆,毀皇室宗廟、陵墓和宮殿;”
    “三曰叛,結黨營私,背叛朝廷,謀取私利;”
    “四曰惡逆,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長;”
    “五曰不道,行不道義,毀人屍首,使得死者死無全屍;”
    “六曰大不敬,侮辱皇室靈堂,冒犯帝室尊嚴;”
    “七曰不孝,守孝期間不思盡孝,卻行奸毒之事;”
    “八曰不義,下屬謀害上官,官吏互戕,閥貴謀害朝臣;”
    “九曰不睦,以自家得利為由,謀殺本族親屬;”
    “十曰內亂,挑唆本族互相戕害,行不倫之事。”
    “先帝於承氳殿修建靈堂,又傳位於義子,以圖重興大唐之義。皇子、宗府、官吏、賤戶等等,彼此勾連,焚毀先帝屍身,燒盡皇室靈堂,謀害繼位族人,以圖篡位稱帝。”
    “此等惡行,盡犯不赦十惡。觀古往今來,罪惡之深,道行之敗,從未有過。”
    “對於此等十惡之徒,絕不行姑息之舉!唯有以殺正道,方能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維護唐室的倫理朝綱。”
    說到這裏,周鈞停頓了片刻,向孔攸和封常清說道:“原本守孝期定為七日,因為縱火案不得不向後拖延。眼下案子已經告破,十日之後,朝中舉行大儀,完成登基的流程吧。”
    封常清和孔攸聽罷,一起躬身稱喏。
    十日之後,涼城朝堂舉行大儀。
    首先,承載李隆基骨灰以及遺物的皇柩,運至後殿的天寰,暫行停靠。中殿正門此時會掛起垂簾,代表先帝喪事暫停。
    接下來,登極大典的準備工作就緒後,禮部侍郎杜甫奏請即位。
    皇袍加身的周鈞,此時坐著禦輦會停在正殿門前,待降輦後先到朝議殿中升座。
    當周鈞坐在象征皇位的禦座上時,朝堂百官各自就位,再行禮叩拜。
    按照唐時儀製,叩拜之後,大殿之中應當響起宮樂,群臣在此時也應送上慶賀的表文,但因為李隆基的喪期尚未結束,所以這一環節就直接省略了。
    最後要頒布詔書,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
    由禮部尚書杜甫,取出李隆基去世前寫下的遺詔,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向眾人宣讀。
    念完之後,杜甫捧詔書至階下,交禮部司官,放入雲盤,由鑾儀衛的人擎執黃蓋共同由中道出殿門。
    這份詔書,會一路被拱衛至皇城正門的城樓上,一處名為龍亭的地點,向城內所有的百姓進行宣讀。
    此時的周鈞,會脫下皇袍,再次穿上孝服,去往後殿天寰,祭拜李隆基的棺柩,作為登基環節中的收尾部分。
    天佑四年,四月初九。
    周鈞於涼城登基,是為大唐的第八位皇帝。同日,年號由天佑改為新元,寓意天下一新,歲為元初。
    十五日後,宮中下旨,名為『十惡討』。
    但凡參與或者涉及了承氳殿縱火案的罪犯,無論官階,無論年紀,一律被判死刑,砍首於涼城南麓,永定河畔。
    行刑當日,五位皇子及其家人,宗府闔族上下,大批官員和匠戶,哭聲震天,響徹兩岸。
    永定河邊,總共修建了十二座刑台,每座刑台又有五處刑座,又從河西各地抽調了劊子手約三百人,保證死刑可以不間斷進行。
    刑台有火爐和敞口,日夜燈火通明。
    五千多人,被施以死刑,總共花了三天三夜。
    永定河被鮮血染成鮮紅,下遊處的神烏縣,百姓從河中取水,水色隱紅,置於水缸之中,深夜隱隱有哭聲傳來,一時引為怪談。
    至此,涼城之中的李唐宗室,以及一切可以威脅到周鈞的舊勢力,被血腥屠戮,一掃而空。
    整個天下,也在新元初年761),正式展開了一個新的局麵。
    喜歡大唐奴牙郎請大家收藏:(.)大唐奴牙郎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