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燧發槍問世
字數:3287 加入書籤
站在兵部操練場的空地上,周鈞打量著手中這杆沉重而又堅固的火槍,一時之間百感交集,不知該說些什麽。
一隻在後世16世紀中葉才誕生的燧發火槍,如今提前八百年問世,出現在了大唐校場之中。
前世身為民警的周鈞,根據自己的記憶,曾經向安西兵工廠解釋了較為詳盡的燧發射擊原理,又盡可能準確的提供了燧發槍製造的注意事項。
就是這樣,中國的火槍之路,跳過了火銃、突火槍、火繩槍、轉輪槍等等彎路,經過長達一年多的研發和實驗,直接飛躍至燧發火槍,完成了第一把成功的實驗品,又來到了周鈞的手中。
口徑19.8毫米,槍長1560毫米,槍重5.69千克,彈丸重32.1克。
一邊在心中默念參數,一邊反複看著手中的火器,周鈞還沒來得及高興太久,突然因為眼前的一樣事物,停住了手中的動作。
燧發槍擊發燧石引燃火藥,在擊發過程中,最關鍵的零件便是彈簧衝針。
然而,手中這把燧發槍的彈簧衝針卻不見了蹤影,轉而被一個類似弩機的扭矩衝針所代替。
周鈞指著衝針,向火槍工匠問道:“朕給過安西兵工廠圖紙,這個燧發衝針怎麽沒有按照圖紙來造?”
聽聞此言,負責火槍研製的安西工匠,連忙跪倒在地,對周鈞顫聲說道:“陛下,您畫的那個彈簧,我們用拔絲法、抽鐵法都試了,無論怎麽製作,都無法達到您的要求,隻能退而求其次,用弩機扭矩的原理,來收緊燧石,再撞擊藥倉。”
周鈞一愣:“彈簧衝針做不出來?”
工匠:“是,還請陛下恕罪。”
轉念一想,周鈞頓時明白了一切。
16世紀燧發火槍所使用的彈簧,並非是簡單的螺旋彈簧,而是利用金屬板料或鍛壓坯料進行渦卷而成的截錐零件。
這種零件看著簡單,但涉及到胡克定律中的壓縮旋距,如果僅僅隻是利用人手來製作,難度極大。
而且,彈簧衝針所使用的材料,也有講究。
尋常鋼材無法使用,需要采用鉻釩鋼及矽錳鋼,並且先經退火,再用冷作加工,卷成後再經硬化回火,最後才能得到成品。
周鈞有些失望,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向工匠又交待了幾句彈簧製造的注意事項,周鈞便將火槍,交給一名士卒,開始試槍。
隻見那名兵卒,先是將定量的火藥倒入槍管,接著用一片浸蘸油脂的亞麻布包著彈丸,裝入膛口。
這種裝藥方式,減少了摩擦,不僅加快了裝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也增加了。
這是周鈞之前就重點傳授過的快速裝彈法,最早是由17世紀一位美國賓夕法尼亞的槍匠師所發明。
待一切準備就緒,兵卒舉起火槍,對準八十米開外的一塊大石,按下了扳機。
一聲巨響之後,大石被一枚鉛子打的碎末橫飛,聲勢驚人。
周鈞在一旁看著,點了點頭。
準頭、威力都不錯,但這是八十米的近程射擊,再遠一些,火槍的準頭就會開始下降。
發射完成之後,兵卒拿出槍釺,快速清理槍管,再次上膛,開始向遠方進行第二次射擊。
周鈞在一旁計算時間,從清理再到發射,整個過程差不多需要一分二十秒。
如果裝彈熟練化,發射間隔大約可以再縮短十秒到二十秒之間。
如果能夠組建一隻操作熟練的火槍兵團,借助拒馬大盾等掩體,采用三段擊的方式,來打擊敵軍的步兵。
假定把開火距離設定在一百五十米,那麽雙方近戰之前,燧發槍大概能完成兩輪射擊,也就是六次攻擊。
但如果對方是騎兵的話,那麽就隻能來得及完成一輪射擊,也就是三次攻擊。
這個結果聽起來,無論射程還是頻率,火槍都是不如弓弩,但是培養一個火槍手的難度,要遠遠低於一個弓手或弩手。
甚至可以這麽說,那些從未上過戰場的農夫,隻要經過三天的加強培訓,就能使用火槍正麵對抗一隻敵人的精兵。
想到這裏,周鈞向工匠們問道:“每個月可產出多少隻火槍?良率大概多少?”
工匠答道:“每個月可生產兩百隻火槍,良率大概是六成。”
周鈞聽了直皺眉頭,產量太低,良率也是太低,按照這個生產速度,要想裝備一隻成編製的火槍兵團,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時間。
周鈞:“告訴安西兵工廠,火炮的生產線可以暫停下來,將所有的人力和物力,全部集中到火槍生產線上去!”
工匠連忙稱是。
周鈞想了想,又說道:“我會下一道旨,給安西都護府的柳載,讓他拓建安西兵工廠,盡量多招納熟練工匠,建設廠房和工坊,盡快把產量提上來。”
忙完了火槍的事情,周鈞擺駕回宮。
來到皇城禁苑的大門前,早就等待多時的範吉年,一路小跑來到禦輦旁,開口說道:“陛下,皇後娘娘一直在等你。”
周鈞聞言,有些奇怪:“她有什麽事?”
範吉年欲言又止。
周鈞:“你告訴她,朕要先去一趟禦書房,批改奏折,忙完了就回去。”
範吉年聞言,壓低聲音說道:“陛下,皇貴妃來了。”
周鈞愣道:“貴妃?哪個貴妃?”
範吉年:“就是楊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