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熙寧被襲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回皇上,大將軍說身體不適,昨日告了病假。”
“混賬!”花素律一甩袖子。
這家夥?懶的鬥嘴就請假躲清靜!幼稚鬼!
“即刻傳他入宮!”花素律大喊。
“臣已經到了!”武利智風風火火地進了大殿:“臣昨日腹痛難當告假,方才聽聞韃子進犯,是以忍病前來。遲了一步,還請皇上恕罪!”
他這中氣十足、麵泛紅光的德行哪像有病的樣……裝也不裝徹底。
花素律接過太監拆好的折子,急急看了一遍,又將折子放到太監手裏,一揮手:“去!”
太監在禦前侍奉眼明心亮,立刻會意,捧著折子送到下頭,交給武利智等人閱覽。
三日前夜,草原部落突襲邊城熙寧。
事發突然,熙寧城軍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好在熙寧城易守難攻,夜間又是一貫關城門、宵禁,因此打了半個晚上,雖出了些傷亡,到底城門未破。
“先帝剛登基時,與草原可汗立下不戰盟約。草原向我朝進貢牛羊等,我朝也將以禮待之予以他們鹽糧,好讓他們度日。”那諫言的大臣又開始興風作浪。
“如此,已太太平平幾十年。”他突然怒目橫對:“可就在三日前,恰是皇上將七色鹿賞給周公子不久後便出了這等事!可見,是天怒!這是老天爺對我朝的警告!”
花素律在上頭是亂糟糟一團,腦袋裏是一團漿糊。
她影影綽綽記得小說裏是有這麽個事,這應對隻是個小摩擦,為著這事,草原人還提前派使臣來訪。
可這是明年才發生的事啊!
怎麽移轉到這個時間?
難道是她記錯了?
要不要叫羅琛來商量一下?這可壞了,前些日子剛讓他去修黃河,再叫他來怕是不好。好在旨意還沒下,隻是他還在禁足期間,無端召他入宮,朝上這些人精還不聞風動?
“皇上,皇上!”
“叫什麽!”花素律發癲大喊:“如今外邦來犯,你不思正事,還在這裏妖言惑眾!”
“臣是在為大俞前途啊!”
江武緒柳四人都看完了折子,聽到這邊嘰嘰歪歪不停,武利智氣得很,拿著折子走到那大臣:“你連戰情如何都不問,就忙說自己是為大俞前途?”
他將折子摔到那大臣身上,那大臣還不服,嘟囔著翻了翻折子,不忿地合上:“戰情戰情,戰情再如何,不都是發生了戰事!”
“你啊你啊!”花素律抓到機會,顯示她聰明才智的時候到了!
她裝作一副咬牙切齒,憎恨到麵目都有些扭曲的模樣,指著那大臣道:“草原與我朝摩擦百年,交戰無數。若是存了心攻打我朝,趁夜突襲,怎會選擇難攻的熙寧?又怎會如此草率,不多加籌謀?這不是打草驚蛇,叫我朝多加防範?”
那大臣愣了一愣,武利智蔑視地瞥一眼,轉頭對上方的花素律行禮:“皇上聖明!”
緒正立刻抓住機會,對那好似忠肝義膽的諫言大臣緩緩悠然的譏諷:“大人口口聲聲為了大俞,如今發了戰事,不問戰況,不思內情。你們這諫言究竟是為了大俞,還是隻想抓皇上的不是?”
那大臣一時顫栗惶恐,不知該如何作答,嘴巴哆哆嗦嗦:“我,我方才隻是沒細看。再說我是文官,這不屬我分內之事。”
“什麽?”花素律恢複了理智似的淡然坐下:“你這沒腦子的蠢貨,正經朝事不理一心隻想糾纏朕!好啊!你既然不懂,還坐堂理什麽事?”
那大臣與一眾隨附的官員,登時戰戰兢兢。
緒正打量著,對明堂上的侍衛陰陽怪氣道:“爾等沒聽到皇上說什麽嗎?還留這蠢人在朝堂上做什麽?還不摘了他的官帽、剝了他的官衣、去了他的官帶,丟到宮外去!”
他的聲音不大不小,恰好叫朝堂上大多數人都聽得清楚。
那大臣氣得要命,連胡子都在顫,幹伸個指頭,嘴上“你,你”的是什麽都說不出。
侍衛們聽了緒正的話,心不知當不當動?但瞧皇上沒個不是的意思。帶隊的使了個眼神,四人上去製住那大臣。
“你們做什麽?放肆!”那大臣徹底慌了,與侍衛來回推搡:“我侍奉過先帝!我在朝近三十年,一心為了聖上,先帝曾讚我……住手!住手!”
到後頭他都破音了,被侍衛拖下去時隻能扯著脖子大喊:“緒正!緒正!你這閹奴!挑唆諂媚!禍亂朝政!我與你不共戴天——”
緒正表情甚是輕蔑,唯獨那細長的蛇眸中產生了兩分殺意。
像是剛才的瘋癲讓花素律氣力耗盡了,她神色懨懨地看向下方的眾人:“當下草原來犯之事刻不容緩,誰要再議七色鹿一事,那就隨他一道吧!”
司天台監正瞧這狀況,本琢磨自己方才沒說完的話還說不說,現在立刻撤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當做什麽都沒發生。
督主交代的事沒辦成,不過眼下這樣,也用不著他了。
“皇上。”武利智見事情平息,立時道:“草原部落為何來犯需要盡快清楚。”
一向沉默的江若穀,難得出聲道:“草原部落所處之地乃大俞、羅刹、西芒三國交境,若是處理不當,會生大事。”
說的是實情,但花素律是不緊不慢。
花素律隻坐在上頭瞧見江若穀一下說這麽多話,著實罕見。
這回的戰事不是個大事。
原著裏,此事起因是大汗忽然病重昏迷,草原內亂起來,各個部落相互聯合趁此廝殺起來。
之所以襲擊熙寧,是某一支部落因為戰得辛苦,便想將大俞拉入局。待大俞出兵,他們好渾水摸魚。
實際上,這支部落不僅偷襲大俞,意圖破壞盟約。後來還聯絡西芒,想賣國求榮。
當然,這都是後話。隻說眼前這事,也好解決。
原著裏此事出後不久,大汗有驚無險地蘇醒過來,並且很快穩定了情況。因為此事,提前數月派出使臣出使大俞,隻為解釋此事,使兩國繼續維持安定。
問題是,這事提前了好幾個月發生,那還能按原定情況發展嗎?
“依臣之見,應速速集結兵力到西北邊線,以防生變。”武利智道:“皇上,不止是鄰近草原的城鎮,西芒與羅刹的防線也需拉緊。”
花素律聽著,眉頭微皺:“這樣,會不會太大動幹戈?”
“大將軍所言不無道理。西芒虎視眈眈,羅刹又素喜趁勢而為。此回狀況緣由未知,不止西芒,羅刹國也不得不防。”江若穀沉思答道。
緒正又問:“可動作太大,也會叫鄰邦以為我朝膽小如鼠,一點風吹草動便會膽戰心驚,屆時豈不成了笑料?”
“若是真打起來,準備不足,叫人打得節節敗退才叫笑話!”武利智冷聲反駁。
這一下,剛平和不過幾息的朝堂上又吵起來。
一群人現下就北部、西北及西的邊線如何布置又爭吵起來。
緣故是花素律提的那話,畢竟她知道後續進展……
看這一群人為了她知道的結果爭吵不休,頓時感出些無聊。
她再度化身沉思者,一臉的冤種色。等著他們吵得差不多,開始葫蘆娃叫皇上的時候,再摻和進去。
調兵這事,武將主張立刻展開防備。
文臣說現在已近年末,各項錢款吃緊,不久進入冬季,北邊寒災一來本就要有大筆的銀錢要開銷出去,若軍隊再大批的駐紮過去,那開銷將不可估量。
雙方各執一詞,是各有各的理。
花素律坐在上頭打個哈欠,瞧下頭難得見江若穀活躍起來,與武利智站在一邊兒與其他大臣辯話。
過了許久,下頭的大臣們是越戰越亢奮,雙方攻擊趨勢越來越灼熱,甚至有人開始不講理進行人身攻擊,儼然有忘了上頭她這位皇帝的趨勢。
花素律瞧著,聽自己肚子擂過第三遍鼓,她悶頭咂咂嘴,抬手招來身邊的小太監對她耳語幾句後,悄不做聲地在太監們的掩護下遛走……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