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買來書坊
字數:6069 加入書籤
在說話的功夫,朱允炆已接過書稿大致翻閱了一遍。
隻簡單翻閱了一遍,朱允炆便把書稿不屑一顧的扔到了一邊。
三國誌他也是讀過的,就這東西與三國誌差之十萬八千裏,嚴重背離史實,這也敢發表?
而這一邊的朱元璋則已與羅貫中,朱大福談論起了三國時的人物來。
具體聊過後發現,羅貫中不僅對三國時期的曆史了解透徹,就是隋唐,北宋之時的曆史也是信口拈來。
最關鍵的是,對這些曆史還都有著不甚一樣的見解。
倒也不愧是能寫出四大名著之一的,還真是有兩把刷子的。
在酒樓與羅貫中聊了會兒,又吃了頓,朱元璋直接回了宮。
剛回宮,朱元璋便吩咐蔣瓛去查了羅貫中的身份來。
羅貫中學識淵博,談吐有度,絕非一般人。
這樣的人出現,是得多加注意一些才是。
晚上的時候,蔣瓛便已查到了消息。
“陛下,據臣所查,這羅貫中本是張士誠的幕僚,後離開張士誠回了太原老家,直到至正二十六年才返回杭州。”
那時候,張士誠已是日薄西山。
“之後,可與張士誠有過聯絡?”朱元璋問道。
現如今,張士誠不少餘黨還於海外盤踞,雖無法撼動大明現有之局麵,但也會時不時刷一波存在感。
“沒有,到了杭州便開始專心著書,所接觸的都寫說書寫雜劇的。”蔣瓛回道。
隻要別於張士誠藕斷絲連,行些禍亂之事,朱元璋也並非得抓著之前的事情不放。
“多注意著些,隻要那羅貫中安分守己些,就睜隻眼閉隻眼,當不知他身份。”朱元璋吩咐。
大福那孩子善良,純真。
對幫羅貫中刊印之事很熱情,很難上心,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就沒必要拿到他跟前,惹他煩心了。
在朱元璋命錦衣衛查羅貫中身份的時候,朱大福已從書坊買來一大堆書籍中尋到了刊印最好的。
墨跡清晰,排版整齊。
書打開,還有股淡淡的墨香味。
“這是哪家書坊的?”朱大福問道。
旁邊幫忙的何先,看了一眼書旁的書簽,道“黃氏書坊。”
何先識字,能力也較為突出,在一些事情上要比高成好用。
因而,在一些重要事情上,朱大福會喊何先來做。
“黃氏書坊?”朱大福疑問。
何先隨之便道“黃氏書坊背後的東家是太常寺卿黃子澄。”
就是那個極力建議朱允炆削藩的黃子澄?
聽到這個名字,朱大福有些失望。
黃子澄現在已在伴讀東宮吧?他誌不在錢上,開這書坊怕是另有深意,即便是出了高價,怕也很難挖來人的。
“若是黃子澄,想從他手裏挖人,怕是不易”
說著,朱大福隨之又道“算了,任何事情總歸是得去試試的,不試又怎知不成。”
若真不行,那他再想其他辦法就是。
碰上一個好的刻工,那可是很難得的。
黃氏書坊。
這書坊自開了,就沒怎麽掙過錢。
上到夥計,下到刻工等工人已有三月沒月錢拿了。
此時,刻工黃玉新正帶著一撥工人把掌櫃堵在店裏討要月錢。
別誤會,這黃玉新與黃子澄隻是恰好同姓,實則沒什麽關係。
若非要說有關係,或許也就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罷了。
“又一個月了,我們的月錢何時發?”
掌櫃也愁啊,他現在實在沒錢啊。
書坊賺不到錢,他的月錢都是依靠老爺的俸祿發下來的。
大明官員的俸祿本就低,老爺那麽點俸祿能把他們養活了就不錯了,哪有餘錢再養活那些工人。
“再等等等這批新刊印的書賣了就發。”
新刊印的書乃是黃子澄所寫的一些對四書五經的見解。
在這方麵,各民家可寫過不少了。
黃子澄搞的這些,還真不怎麽吃香。
他之前寫的那些,可還在庫房吃灰呢。
黃玉新不買賬,道“不行,今日必須結清,你們若結不清,那我們就去報官。”
他們隻是雇傭關係,告官還是有用的。
掌櫃除了安撫外,隻能是拖延。
他家老爺當初弄這書坊,一來是想把自己寫的書賣出,二來也是為家裏多個進項。
哪知,自開了非但沒賺到錢,每月都在呈虧損狀態。
現在,想轉手也沒人願接了。
就在此時,朱大福帶著何先到了。
瞅著吵吵嚷嚷,一片熱鬧。
朱大福道“我是否是來的不是時候,那我改日再來拜訪吧?”
他們書房已有好些時日沒人光顧了。
好不容易來個人,那可得留住了。
掌櫃越過那群討薪的工人,快步走至朱大福身旁,問道“正是時候,正是時候閣下買什麽書?買多少?”
還買多少?他一本都不買。
朱大福笑了笑,道“我不買書。”
不買書,那你過來作甚?
掌櫃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惡劣了很多。
朱大福又道“不知貴店可否轉讓給我,價錢好商量。”
店裏那麽大的動靜,朱大福不想聽都不成。
在進來之前,他就已經聽到有人在討薪。
既討薪,那就說明這書坊是在負盈利。
這樣的話,買過來是否可行?
若能成的話,那可就能省下不少不必要的麻煩了。
擱別處,進門就要買人家店,那不被打出去才怪。
可在這裏,當陳恪說了想法後,那掌櫃雖不至於露出笑容,但轉為生硬的臉上已是鬆動了幾分。
“這事兒我自己做不了主,若是方便的話,我倒可帶你去見見我家老爺,你去與我家老爺親自談。”
隻要能成,見上一見倒也可行。
朱大福與那掌櫃離開,旁邊工人問道“黃哥,這書坊若換主人了,那我們的工錢怎麽辦?”
天下腳下還用擔心欠賬之事嗎?
“我們是給黃子澄幹的活兒,他若轉手後就不管我們了,那我們便去告他。”黃玉新道。
雇傭關係,相對還是自由不少的。
黃府。
黃子澄正在房間練著字,聽到下麵人稟告,這才到了客廳。
黃子澄在朱標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到了東宮,自也是常見朱標的。
見到朱大福有些恍惚。
這人怎與故去的太子長得如此相像?
黃子澄愣神,朱大福已拱手打了招呼,道“黃寺卿想必已知曉在下過來之意了?不知意下如何?”
黃子澄若不知道朱大福過來的意思,也就不會見朱大福了。
回過神來的黃子澄,很快板起了臉。
太子潔身自好,哪會在外麵留下野種。
再者說,這廝若真是皇家血脈,陛下又怎會不認回去。
很快,黃子澄帶起了居高臨下的態度。
“老夫知道你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也知道了。
“不就想用書坊這兒高貴東西洗滌你那滿身銅臭嗎?”
夠自以為是的。
“打算出多少錢?”
不僅有書坊,還配套有印刷設備,以及成熟的工人,至少得一百兩的。
朱大福還未開口,黃子澄隨之道“三十兩。”
三十兩?不是玩笑?
朱大福有些吃驚。
“算了,十兩拿去,省的說老夫趁火打劫,更何況,老爺也並非愛財之人。”
為證明自己不是愛財之人,就白菜價送別人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