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 96 章

字數:6860   加入書籤

A+A-


    文哥兒出城一趟,整個人都振奮極了,跑回家就劈裏啪啦地和他娘他祖母講了一通,還說可惜是湯餃不能帶回來,要不然可以讓大夥都嚐嚐他親手包的餃子。

    這牛吹得,正坐王老爺子邊上吃果子的王守仁忍不住笑了出聲。

    文哥兒這才想起還有他哥這個目擊證人呢,立刻哼哼唧唧地改口說他確實有努力參與,就是他哥不讓他添亂,叫他到院子裏攆雞玩兒去。

    金生家的雞會飛,再高點就飛過院牆去啦!

    金生家的雞:謝謝,雞被逼急了也會跳牆。

    不用親自到場,大夥都能想象當時人金生家裏是怎麽個雞飛狗跳法。

    文哥兒在家裏分享完了,還是不覺得累,又和他娘說了一聲,溜達出門把從集市上買的土產送去楊家、吳家、丘家。

    謝遷家和李東陽家有謝豆他們幫著帶回去,文哥兒便隻需要自己跑另外兩位老師家就可以了。

    這可全都是他在集市上千挑萬揀選出來的好東西,不值什麽錢,要緊的是心意!

    當然,更要緊的還是要去和楊慎他們吹噓一下自己這次出城的新鮮見聞啦!

    楊慎出生在年尾,算起來比文哥兒小上一歲,自然也沒出過城。他聽了文哥兒的話十分向往,沮喪地說道:“要是我也能去就好了!”

    文哥兒一副“包在我身上”的驕傲模樣:“別難過,以後有的是機會,等你再大些我一定帶你去。”

    瞧他那滿臉的得意,仿佛他不是和楊慎同歲,而是比楊慎要大上十歲八歲似的。

    偏楊慎還非常信他,聽他這麽說立刻就高興起來了。

    聽完全程的楊廷和:“…………”

    他兒子這麽聰明伶俐一娃兒,怎麽總那麽愛聽文哥兒忽悠。

    文哥兒離開楊家,本來是要去吳家的,結果吳寬受邀去李東陽家玩了,人不在家。

    他隻好留下東西直奔丘濬家。

    丘濬倒是隻要放假就家裏蹲。

    見文哥兒興衝衝跑來了,丘濬教訓道:“一天到晚奔來跑去的,像什麽樣子?”

    他家養出那麽多兒孫,從來沒有像文哥兒這樣天天上躥下跳。人還沒到呢,腳步聲就先蹬蹬蹬地傳過來了。

    文哥兒才不理會這種老生常談的教育,反而一樣樣地把自己挑回來的土產給丘濬看。

    他邊拿還要邊誇個沒完,這個說拿來熬粥特別好吃,那個說拿來做包子特別香,反正集市上那些攤販怎麽給他吹噓自己的東西好,他就怎麽學回來吹噓給人聽。

    丘濬聽得腦仁疼。

    這小子怎麽什麽都學?

    還學得這麽活靈活現。

    光聽他在那兒學個舌,就感覺整個集市都給搬過來了。

    說起來丘濬為官四十載,大多是在翰林院與國子監這些清貴之地研究學問,出城的次數著實少之又少,少年時那些要數著日子趕集的日子已經離他十分遙遠。

    丘濬看了眼文哥兒拿出一塊黑不溜秋的臘肉,不免問道:“這又是什麽?”

    文哥兒一聽丘濬感興趣,馬上給他背起了廣告詞:“這您可就問對人了,這可是今年第一批煙熏臘肉。小雪之後立刻動手做的,到冬至才堪堪能拿出來賣。”

    他還把臘肉拿起來讓丘濬聞聞看,說人家是燒鬆柏枝來熏的,聞著特別香!

    冷不丁猛吸一口臘肉味的丘濬:“…………”

    難為他能記住這麽多亂七八糟的事。

    文哥兒記得的可不止這些,他還給丘濬講起自己打聽來的事:“我跟您說,這家人祖上和我三先生一樣是川渝那邊的,煙熏臘肉做得可正宗了!據說他們家也和三先生祖上一樣跟過成祖,如今日子過得還挺不錯的,家裏肉多得能拿出記來賣。”

    明成祖朱棣當年遷都北京,跟過來的靖難功臣可不少,他們祖籍南北皆有,都是因為靖難之功才齊齊落戶京師。

    像李東陽祖上就是朱棣手底下的兵。

    到了李東陽父子倆就開始向讀書人發展。

    丘濬道:“一塊臘肉也能叫你掰扯出這麽多事來。”

    文哥兒振振有詞:“不打聽清楚,我怎麽曉得他賣的煙熏臘肉好不好吃!”

    丘濬覺得文哥兒還是太天真了,搖著頭說道:“真正有本事的人何須搬出自己先祖來吹噓?”

    文哥兒愣住了。

    老丘說得也有點道理啊。

    文哥兒哼哼唧唧地辯駁:“我們要把人往好處想,不能把人想得那麽壞!”

    兩人就著這塊臘肉到底好不好吃爭執不下,最後決定拿去洗幹淨切來炒了。

    好吃不好吃,嚐嚐就知道了!

    丘濬覺得要給文哥兒好好上一課,捋起袖子親自把那塊臘肉切了。

    今年新做好的煙熏肉還不算太硬,丘家的刀都磨得很鋒利,丘濬照著文哥兒的說法把臘肉切得很薄,隻見薄薄的一片片五花臘肉瞧著竟有些晶瑩剔透之感。

    這麽一切哪還看得出方才那黑不溜秋的醜模樣?

    文哥兒一看,立刻睜圓了眼,朝丘濬誇道:“看看,內有乾坤!一定好吃!”

    丘濬一聽他說“內有乾坤”,心情就不是很好。他說道:“小小年紀的,別學這些虛頭巴腦的話。”

    要知道那位赫赫有名的莊定山,寫詩最喜歡用的就是“乾坤”。

    巧的是,另一位名士白沙先生陳公甫最愛用的便是“日月”。

    有人讀了他們的詩,忍不住嘲諷說:“公甫朝朝吟日月,莊生日日弄乾坤。”

    本來這也沒什麽,誰寫詩不愛高談闊論。

    就是老丘看他們不太順眼罷了。

    丘濬跟文哥兒批判了一通,說這“莊乾坤”和“陳日月”一天到晚整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還帶著許多讀書人跟他們學那一套。

    真是讓人看不過眼!

    丘濬一邊瘋狂數落陳莊兩人一邊切臘肉,連別人嘲諷那兩家夥的詩都給文哥兒吟了一遍。

    可見他是真的很不喜歡這兩位年紀輕輕就跑回老家搞事情的歸隱名士了。

    文哥兒聽著聽著想了起來,那莊定山就是老丘說“我當國,必殺之”的家夥。

    老丘真凶!

    老丘是怎麽做到既不和當權派好,又不和隱逸派好的?

    老丘到底有沒有朋友啊?

    文哥兒對此非常佩服,但他很聰明地沒當麵問出來。

    善良的小孩子不能揭大人痛處!

    他,王小文,頂頂貼心!

    丘濬其實在切臘肉的時候已經知道文哥兒沒被騙,買到的確實是上好的煙熏臘肉。他把配菜下鍋炒了炒,又把片得極薄的臘肉放下去翻炒到出油,香味頓時溢了滿屋。

    文哥兒一嗅就知道肯定好吃,得意地端著攤好的卷餅出去等臘肉上桌。

    接著就是邊吃邊和丘濬得瑟“看到了吧我根本沒買錯”。

    丘濬冷哼一聲,嘴硬地道:“僥幸而已。”

    隻是自己也不免多吃了兩塊卷餅。

    文哥兒在外頭吃得飽飽的回到家,趙氏聽他說吃過了,無奈地說道:“哪有送臘肉給別人還吃光再走的?”

    文哥兒哼道:“是丘尚書非說不好吃,我才讓他炒來嚐嚐的!”

    明明就特別好吃!

    提到好吃的,文哥兒又想起了金生堂弟提起的豬油拌飯。

    文哥兒好奇地問:“娘你記吃過嗎?”

    王華從外頭回來,聽見的就是文哥兒纏著他娘問豬油拌飯是啥味道。他走過去把人拎到膝上,說道:“你怎麽一天到晚就惦記著吃的?”

    文哥兒道:“民以食為天!”

    他王小文就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

    豬油拌飯不是什麽稀罕玩意,以前他們家在餘姚時年年自己熬豬油,剩下的油渣子就會拿來拌飯吃。

    就那麽往熱飯上一澆,拌上幾下就能讓每粒米都變得香噴噴的,有時候一口下去嚼到脆脆的豬油渣,那更是好吃得叫人忘不了。

    哪怕已經有十來年沒嚐過那味道了,王華也還記得那滿嘴生香的好滋味。

    文哥兒沒想到他爹不僅吃過,還給他講得這麽仔細。

    他摸了摸自己還沒消化完熏肉卷餅的肚皮,隻覺得委屈,特別委屈!

    他爹一定是故意的!

    他也想吃,但吃不下了!

    王華瞧見文哥兒那模樣,一下子被逗樂了。他笑道:“你又在外頭吃飽了才回來?”

    文哥兒想到自己吃不下豬油拌飯了,一下子變得蔫了吧唧的。他邊點頭邊唉聲歎氣地感慨:“人怎麽隻有一個胃呢?”

    王華聽得直樂。

    隻一個胃這小子都這麽能吃了,再多幾個胃那還得了?

    得虧他一天到晚東跑西躥的,不然早吃成小胖墩了。

    王華揉著他腦袋說道:“你要是把自己吃得太胖,以後考官們見了可能就把你黜落了。要不然選個腦滿腸肥的進士出來,百姓不得疑心你是個貪官?”

    文哥兒震驚了:“還能這樣的以貌取士嗎?”

    “那肯定的。”王華篤定地說道。

    王華還給文哥兒舉了許多例子。

    離得太近的容易被文哥兒到處叭叭,就不提了。

    王華講的是個建文帝時期有個叫王艮的得了殿試對策第一,建文帝一看,這人好醜,當場把狀元改成胡廣。

    這可不是個例。

    當初有位襄城伯無子,要從他兩個弟弟之中選一個來繼承他爵位。結果排在前頭那個弟弟的長得太醜,朝廷直接讓後麵的上了!

    等到了景帝時期還特意把國子監篩了一遍,把年紀大的和長得醜的全趕回家了。

    長得醜,書你都沒得讀了!

    由此可見,“以貌取人”的做法遍布大明官場。

    長得不帥很吃虧的!

    文哥兒忍不住把自己的肚肚往裏收了收。

    這樣一摸,平平的!

    根本就沒有小肚子!

    他王小文還是瘦瘦的,才不會把自己吃胖!

    請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