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
字數:2686 加入書籤
章子俊正說的有模有樣,推理入著,使人不得不信時,庶吉士楊守成、翰林侍讀劉升聯袂而來,劉升來串門不稀罕,這位楊守成自從得了庶吉士編修後,一直沒有露麵,本想大家各有各的事,能談的攏有共同話語就常聚一起,楊守成的到來絕對是稀客。
又是一番見禮後,李秉彝、姚璽正在興頭上,就催著章子俊繼續,可是章子俊不想說下去了,因為對楊守成是敵是友不清,有些事今日圖個痛快,明日鋃鐺入獄,在這樣一個人治的社會中言多必失道理,還是要特別留意的。
可是李秉彝、姚璽聽了一半,抓耳繞腮難受啊,這種從宏觀推理出來,發展到細微處的事,入情入理不說,還是必然的結果,就有點算命先生的感受了,不對,比之算命先生還要高出一等,李秉彝、姚璽都在官場上混,具體的感受要比章子俊強烈的多。
章子俊有點左右為難道:“想聽也可,接下去學生說的一切,不能傳出去,在學生說前大家要起誓,不然就罷了。”
劉升跟楊守成一起來,也是在今日朝外碰到後臨時前來的,不想剛進門,就讓李秉彝、姚璽二位的神秘兮兮也吊起了興致,劉升跟楊守成的官職要比李秉彝、姚璽高,接觸的也是內廷的消息比較多,所以對自己的前途更甚,為今後的走向更加需要引導。
好啊,那就起誓,古人有一點好,就是重諾,大家都是官場上的人,如果連自諾的話反悔了,想必往後也得不到大家的信任,人就臭了,對於這樣的結局比死都難受。
章子俊梳理了一下話題道:“對於目前朝堂上的變局,為何要站在孫太後的位置上想,有些事情回過頭來想想就釋然了,土木堡之變發生後,起初,孫太後對贖回明英宗比較樂觀,並沒有直接讓朱祁鈺繼位,而是令他暫總百官、代行處理國家軍政事務。
楊守成接口道:“這個皇太後敕郕王祁鈺的懿旨,本官看到過,也是本官歸的檔,確是如此,“邇者,虜寇犯邊,皇帝率六軍親征,已嚐敕爾等朝百官。今尚未班師,國家庶務不可久礦。特命爾暫總百官,理其事。爾尚夙夜抵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眾。欽哉。’又敕文武群臣:“凡合行大小事務,悉啟王聽令而行,毋致違怠。”這就是孫太後的懿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章子俊微微點頭又道:“但是,在英宗的錢皇後收集了大量宮中財物送給也先後,也先不僅沒有放回英宗,反而不斷挾持英宗寇犯大同、宣府等地,孫太後才意識到也先的胃口太大,短時間不可能贖回英宗了。這種情況下,隻有另立新君才能保證英宗活著、不被也先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財物、避免大明重蹈北宋靖康恥之覆轍。
關於新君的人選,孫太後其實比較傾向於英宗的庶長子朱見深,而朱見深又是皇太子,但是王振餘黨馬順被打死一事使得新君人選問題脫離了孫太後的掌控。”
說到這裏,眾人全是默默點頭,事情的走向,對事物的歸納,整件事的起伏,看得無比清晰。
章子俊接著道:“英宗被俘後的第八天,朝中的言官們群起彈劾王振,既然王振已經命絕於土木堡,所以言官們就將滿腔怒火對準了時任錦衣衛指揮使的王振餘黨馬順,在王竑和儀銘的帶領下言官們和在場文官當著朱祁鈺的麵打死了馬順。
馬順之死算是徹底坐實了王振就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緊接著朝中掀起了清算王振餘黨的運動,這個運動一開始即使是英宗回來也隻能做個太上皇,即使是朱見深已經被冊立為皇太子也注定與皇位無緣,所以,孫太後隻能接受文官們此時需要年長的君主的借口同意朱祁鈺登基。”
說道此處,眾人倒吸一口涼氣,直呼:“然也!實事如此也”。
章子俊喝了口茶道:“接下去小生就直呼其名了,有所不尊大家不要見怪,朱祁鈺登基後,不僅王振餘黨,凡是跟王振沾邊的人都受到了清算,比如屢立戰功的前任兵部尚書王驥就因為被人攻擊跟王振有舊就被免官、徐有貞因為提議南遷成為了過街老鼠,而打死了馬順的王竑、儀銘等人則受到了朱祁鈺的重用。
如此一來,王竑、儀銘等人就崛起成為了朝中新貴,而王驥、徐有貞等人則成為了被打壓的舊官僚。
清算王振餘黨的運動告一段落後,朱祁鈺鑒於王振被公認為土木堡之變罪魁禍首的事實,嚴厲懲治宦官。
在這場運動中,在宦官之中,對代宗最為不滿的就是曹吉祥了,曹吉祥雖然早年曾投到王振門下,但其與王振共事的時間並不長,曹吉祥大部分時間都在抵禦外患、平定內亂,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曹吉祥正在平定鄧茂七之亂後回京師獻俘的路上,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曹吉祥與總兵官陳懋平定鄧茂七之亂的大功卻隻落得個功過相抵,隨後更是受到了代宗的打壓。
當時朝中群臣忙著清算王振餘黨、嚴懲宦官的同時,被虜的英宗卻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的瓦剌太師也先終於下定決心進攻大明京師。
京師保衛戰勝利後,於謙向朱祁鈺提議改組三大營,自明成祖設立三大營以來,三大營一直都是武將勳貴統領、太監監軍,可是在改組後,三大營就變成了由文官於謙少保大人統領、武將勳貴和太監給於謙打下手。這樣,石亨就覺得自己受到了於謙和代宗的打壓。
既然王驥、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人都覺得自己受到了打壓,那麽他們必然會心懷不滿,當這種不滿積累到一定程度,他們肯定會向朱祁鈺、於謙、新貴發動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