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君臣之道

字數:3612   加入書籤

A+A-




    這日的早朝,高祖皇帝坐於大殿之上,麵向朝堂之下站立著的文武大臣。隻因昨日夜,高祖皇帝收到兩份奏章,一是舒溫上的關中大旱實情奏;一是彈劾禦史舒溫亂市政策。高祖皇帝先是拿起舒溫所上的奏章,道“這是監察禦史給朕上的奏章,說關中大旱,又遇饑荒,百姓因此餓死上萬。它一路走來,屍橫遍野。到眉城縣,奸商宗客望因受扶風郡郡守管豹之袒護,無視大漢律,高價售糧。眉城縣的百姓是苦不堪言,請求對不良奸商及其身後的官員加以嚴懲。這裏還有一份奏章,是扶風郡郡守管豹彈劾監察禦史舒溫的奏章,說監察禦史來到眉城縣,眉城縣是屬於扶風郡之管轄。舒溫沒有到它這郡守府報到,私自調查宗客糧行,不經商議強行查封糧行,目無上官,目無朝廷,擾亂市場,請求治舒溫之罪。”隨後又放下這兩份奏章,又問道“不知諸卿對此有何異議?”一個官員站出道“陛下,扶風郡郡守管豹乃一方之長官,監察禦史如此之做法確實有些欠妥,請陛下治它之罪。”另一個官員站出道“關中大旱,百姓饑荒,監察禦史舒溫大蟲如此之做法也是事出有因。陛下,若是治朝廷大員之罪恐民心不穩,還請陛下三思。”高祖皇帝聽完它們的談論之後,道“二位愛卿先退下吧。”又將目光落在丞相何衝的身上。見丞相何衝站於它們之前,不發一言,道“丞相,你也可以議一議。”

    丞相何衝叩首行禮道“陛下,臣以為此時不應治罪於大臣,當務之急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救治災民之事。”高祖皇帝聽後表示讚同的道“丞相此話言之有理,那麽丞相以為如何調糧呢?”丞相何衝道“蜀中。陛下,蜀地遠離中原,少戰亂,土地肥沃,糧產豐足,乃天府之國也。其次,蜀地有劍閣相阻,但離關中平原較近,運糧便捷。陛下,此時從蜀地運糧最為合適。”高祖皇帝起身道“治國民生為大,丞相去辦理吧,此奏章先壓下來,待災荒之年渡過之後,再行審理吧。”丞相何衝叩首行禮道“臣遵旨。”隨後退出。高祖皇帝起身走下道“諸卿都散去吧。”文武大臣均躬身退出朝堂。

    入夜,高祖皇帝在建章宮召見丞相何衝。此時何衝剛剛回到丞相府,屁股還沒有坐熱。宦官隨後走進丞相府,道“丞相,陛下有急召。”丞相何衝起身叩首行禮,道“內侍大蟲。”內侍則是笑道“丞相,不必行如此大禮,傳陛下之口諭,速傳丞相入建章宮。”

    都城長安規模宏大,城垣雄偉的宮殿連綿,街道更是異常的整齊,沿此清明門而入,在甬道的兩旁,有兩個宮殿矗立在兩旁,它們便是長樂宮和明光宮,長樂宮之後就是武庫,武庫夾在未央宮與長樂宮的正中間。未央宮以北有北宮和桂宮。走過兩個宮殿,在未央宮的正後方便是建章宮了。建章宮在長安城直城門外的上林苑之中。皇帝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

    丞相何衝是從廊道而下,入建章宮,見坐於上的高祖皇帝,叩首行禮道“陛下。”此時的高祖皇帝正坐於幾案之前批閱奏章,抬眼望去道“哦,是丞相來了,丞相請坐。”丞相何衝叩謝道“謝陛下。”丞相何衝退下坐於一旁。高祖皇帝道“關中大旱,期間必有貪官橫行,以朕之名向百姓橫征暴斂,要肅清貪官必先整頓吏治,隻有這樣才能解決實際問題。今日在朝堂之上丞相為何不提出懲治貪官呢?”丞相何衝言道“陛下,貪官曆朝曆代都有,陛下不可急於求成。治大國如烹小鮮,需要緩和而後穩中求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肅清的。我大漢初定,多民心不穩,現在以穩定民心為大計。”高祖皇帝道“朕已看過禦史舒溫上的關中大旱實情奏,結尾它上疏於朕,欲清民,必治貪,庸和商市,可還於政治之清明,百姓可安。丞相,你是如何看待舒溫的呢?”丞相何衝道“舒溫,直臣也,執法公正不偏私,是一個幹練之臣,但是不好處理群臣之間的關係,說出的言語容易得罪同僚。陛下,臣以為重用舒溫,處理地方行政尚可,但是總理國家大事不可。陛下,若是像舒溫所說的那樣立即治貪,隻會引起群臣之恐慌,大臣不能正常的為陛下辦公,中央行政於地方就會陷入癱瘓,是弊大於利,暫不可取。陛下所要做的是興太學,為國家儲備蟲才,待民心穩定,國家中興之時完善官吏的考核,再由中央推行地方,考核其地方的政績及其官品決定這些官吏的升遷,借此考核之機查處貪官、庸官、惡吏,定其罪之大小判其斬刑或流放外貶。”高祖皇帝聽後點頭的道“好,朕知道了,丞相先退下吧。”丞相何衝起身走上道“臣就此告退。”隨後便退出。

    丞相何衝退出之後,高祖皇帝叫來執筆宦官道“侍常何在?”宦官走進跪下道“陛下。”高祖皇帝道“速傳扶風郡郡守管豹進京。”侍常叩首道“奴家遵旨。”侍常起身正要退出,高祖皇帝道“且慢。”侍常又轉身行禮道“陛下。”高祖皇帝走下,站於侍常的身前道“記住,見到管豹之後什麽也不要說,就說朕要急召它入京,它不是喜歡揣摸朕意嗎?就讓它獨自去揣度吧。”侍常回道“奴家記下了。”高祖皇帝道“好,你去吧。”

    侍常駕車出長安城,趕往扶風郡。郡守管豹出府門相迎,叩首道“內侍大蟲。”侍常回禮道“郡守大蟲,陛下急召你入京。”郡守管豹靠近問道“內侍大蟲,不知陛下急於召見我入京何事?”侍常道“這個奴家就不知道了,奴家隻知道陛下很不高興,郡守大蟲還是趕緊去準備吧,否則陛下一旦動怒,奴家可是勸不動陛下的。”郡守管豹聽了侍常的這番訴說之後頓時嚇出一身冷汗,道“我這就去準備。”

    郡守管豹與內侍侍常一同入京,進入未央宮,隻見高祖皇帝坐於大殿之上,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大殿之下隻有管豹一蟲站立著,跪下叩首道“陛下。”此時的高祖皇帝開始說話了,道“管豹,你可知朕為何要召你入宮?”管豹隻是扣下腦袋,道“臣不知。”高祖皇帝道“這有監察禦史上的關於關中大旱實情奏,你拿去看看吧。”隨後將此奏章扔出。管豹爬上撿起奏章隻是看了一眼,是乎是受到了驚嚇,抬眼望去道“陛下,這是舒溫在無中生有,請陛下治舒溫之罪。”高祖皇帝則是冷笑著道“管豹,你是說關中大旱無中生有呢,還是你收下那些商家的多少好處。”管豹自是心虛的呼道“陛下,臣是冤枉的啊!”高祖皇帝兩眼注視著管豹,使管豹不敢抬頭直視。高祖皇帝道“管豹,你說朕冤枉你了,你以為朕是眼瞎嗎?關中大旱,朕曾數次撥放賑災之錢糧到你扶風郡,朕來問你,這些錢糧到哪裏去了?朕有沒有派舒溫去你的郡守府詢問賑災錢糧之事,你對舒溫說了些什麽?你自己好好的想一想。”管豹抬眼望去道“陛下,確實是賑災之錢糧沒有運到。”高祖皇帝還是兩眼注視著管豹,此時管豹的眼神是飄忽不定了。高祖皇帝道“你的意思是運糧官在運錢糧的途中耽誤了時辰,可是這樣。管豹,要不要傳喚運糧官入大殿與你當麵對質啊。”此時的管豹著實是嚇得不輕,扣下腦袋道“陛下,臣確實是不知啊!”高祖皇帝怒起道“管豹,你可知道齊王是怎麽死的嗎?齊王是朕的師弟,與朕從小一起長到大,與朕的關係如何?它精通兵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你的功勞不及它的萬分之一。建國之後,它是一方之諸侯,統領千軍萬馬,現在如何?還不是成為刀下之鬼。管豹別以為你是朕的愛將朕就不敢殺了你。”此時的高祖皇帝是殺意直露,嚇得管豹立即認罪道“陛下,臣有罪,臣有罪。”高祖皇帝坐下之後道“管豹,朕來問你,是運糧官私吞賑災之錢糧還是你將其私吞了。”管豹顫顫微微的道“是臣,是臣。”高祖皇帝問道“你私吞這筆錢糧做何用了,你可要老實的說。”管豹回道“分銷給那些大宗商代理,以高價分攤各個分行,出售給城中的百姓,獲得利潤它們三,臣七。”高祖皇帝聽後大驚,道“郡守你就不要做了,要不是你當年跟隨朕打天下立下戰功,朕早就將你車裂了,去做糧草轉運使吧,運送蜀地之賑災糧,救濟受災之百姓,將功補過。”管豹叩首道“謝陛下不殺之恩。”高祖皇帝揮揮手道“你先退下吧。”管豹躬身退出未央宮,到蜀地去,轉運賑災糧,從此宗客望失去了靠山,舒溫就是扶風郡的郡守。

    蜀地賑災糧源源不斷的運到關中,扶風郡郡守向受災之百姓發放賑災糧,百姓的基本生活問題得到解決,官府向百姓發放賑災糧是不要錢的,很多的災民一起湧向官府,這直接搶了宗客糧行的生意。宗客糧行門口是冷清了許多,糧食放久了是要黴變的。宗客望對此抑鬱成疾,整天的躺在榻上輾轉反側。這日,舒溫帶領官兵查封宗客糧行。下蟲張福入宗客望的家苑,入宗客望的臥室道“老爺,宗客糧行被官府查封了。”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