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削藩
字數:3962 加入書籤
高祖皇帝治理大漢,行寬和之政,繼承商輔之改革措施。大漢出現盛世景象,這就是自高祖以來的治世,號稱昆蟲界的文景之治。在這十年之間,高祖皇帝開始削藩。削掉藩王的權力,集中於中央,方便對地方的管理。
這日,高祖皇帝坐於大殿之上,一個大臣站出道“陛下打天下,封異姓和同姓為王,掌管地方,以此來鞏固皇權,此乃戰時之策。陛下,時隔十多年,地方的權力過大,可威脅中央,架空皇權,恐又要回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亂時代,皇帝成為它們的傀儡。”高祖皇帝聽後點頭道“依卿之言應該采取何政策呢?”這位大臣提出削藩之策,隨後又道“陛下應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高祖皇帝起身道“削藩不可操之過急,需緩緩而行。”隨後又道“取我大漢之地圖來。”高祖皇帝站於地圖之前,手指指向魏地,道“我們先從魏國開始吧,試探性削藩,看看各諸侯王有何反應?而後再行削藩之策。”
魏王是商輔的兒子商宗。有一天,高祖皇帝下詔。魏王商宗入長安,此時已是傍晚,夕陽落下。魏王商宗從魏都大梁出發。魏王商宗是大漢不可多得的蟲才,它在治理魏地期間,釋放奴隸,寬刑薄賦,發展農商,等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使魏地達到空前繁榮的景象。魏都大梁更是車水馬龍,商業發達,可與齊國的臨淄向媲美。高祖皇帝采納了它的政策,此政策頒布於天下,大漢的國力欣欣向榮。
午夜,魏王商宗進入長安。高祖皇帝連夜召見它,削藩之事高祖皇帝不知如何說,以批閱奏章避開了。高祖皇帝走出桂宮,躲進建章宮,命宦官侍常前去打探。宦官侍常站於陳皇後之旁,默不作聲。魏王商宗進入桂宮,叩拜道“皇後娘娘。”陳皇後坐於簾帳之內道“魏王請平身吧。”魏王商宗叩謝道“謝皇後。”隨後起身站立。陳皇後問道“魏王年歲幾何?”商宗回道“臣今年二十有六了。”魯元公主坐於一旁,望向簾帳之外的商宗,急道“母後,女兒願意下嫁於魏王。”看來這個魯元公主對於這個魏王是情有獨鍾啊!陳皇後道“鳳兒,你的性子總是那麽的急,若是它有家室,你又當如何?”魯元公主道“商宗是我大漢的才子,即使它有家室,女兒也願意下嫁於它,做它的妾室。”陳皇後道“你胡鬧,你等本宮問清楚之後再做決定,你是公主,可不能在商家受委屈了。”魯元公主隻有沉下頭來道“母後,好吧,你就問吧。”陳皇後繼續問道“魏王可有家室?”魏王商宗回道“臣忙於政事,至今未成家。”陳皇後可是為它擔憂的道“你的父親商輔為我大漢是兢兢業業,輔佐陛下開創盛世。若是沒有你父親的一係列改革措施,我大漢還是一窮二白。如今它已經不在了,你的大事也就是我們所操心的事。魏王,你應該成一個家了,可有心儀的女子。”商宗叩首道“回皇後,臣孑然一身,未曾有一女子相托。”陳皇後這才有所放心的道“我的女兒你覺得如何?”商宗言道“公主天姿國色,臣求之不得。”陳皇後走出道“好,你們的事情我就做主了,擇日你們就成婚吧。”魯元公主陪著陳皇後一起走出,商宗跪下道“謝皇後。”魯元公主跪於商宗之旁道“謝母後成全。”
商宗與魯元公主的婚姻屬於政治聯姻,高祖皇帝通過這次聯姻達到削藩的目的。高祖皇帝先削去魏王之實權,做給其它藩王看,看看它們有何反應?商宗深知高祖皇帝對此的深意,便同意下來,這也是保全自己,放棄封地。
三日之後,商宗在府中大擺筵席,朝中的官員都來為商輔道喜。這日,魯元公主的車駕停在商輔的大門之前。商府的大門之前是張燈結彩,掛滿了紅,滿是喜慶。商宗在這些朝廷大員的慫恿之下出門迎接。商宗站於車駕之前叩首行禮道“公主。”公主與陳皇後從車駕之中走出,商宗麵向陳皇後叩首行禮道“母後。”身後的官員一起跪下呼道“皇後千年。”陳皇後道“宗兒,免禮。”隨後陳皇後又言道“宗兒,你的父皇和太子在未央宮商議朝中大事,今天它們就不能前來了。”商宗道“兒臣知道了,母後請進。”而後牽著魯元公主的手進入,拜過天地,父母之後送入洞房。
洞房花燭之夜,一身紅色的嫁衣蓋著紅蓋頭,獨自坐於榻前。商宗謝絕賓客之後進入行禮道“公主。”公主隻是害羞的坐於一旁。商宗走上掀開紅蓋頭,退後幾步行禮道“公主。”魯元公主道“相公,你過來。”商宗這才走上坐於一旁。魯元公主將頭搭在商宗的肩上道“相公,夜已深了,我們該入睡了。”商宗有些擔憂的道“公主,父皇如此的削藩恐引起其它的諸侯的不滿,它們定會已清君側之名而起兵,這將對我大漢不利。”魯元公主抬眼望向坐於一旁的商宗道“相公對此可有更好的計策?”商宗隻是搖搖頭,魯元公主笑道“相公就不要憂國憂民了,待事情發生了再來想辦法去解決,且不是更好。”魯元公主起身吹滅燭火與商宗同寢而眠。
次日,商宗在朝堂之上,被封為大司馬,可想而知,商宗的高光時刻即將到來。
高祖皇帝要削藩,引起其它的藩王不滿。在楚漢相爭階段,高祖皇帝迫於形勢,分封異姓諸侯王。趙季稱帝之後,實行郡國並行製。諸侯國的政治地位遠遠高於郡,諸侯國的疆域擴大,並擁有強大的武裝,在封國之內獨攬大權。這些異姓諸侯王擁兵自重,**一方,成為實際獨立王,又分封同姓王,相互製衡,最後廢除異姓王,非趙姓不王。高祖十二年,它自知年事已高,恐時日不多了,決定削藩,加強中央集權。
吳王無故降罪,削減東海郡。兩年前,趙王有罪,削去河間郡。膠西王因售賣爵位時舞弊,削減其六個縣。隨後高祖皇帝與群臣商議削奪吳王甫的封地,吳王甫起兵謀反,前往膠西,與膠西王密謀。在皎潔的月光之下,暗光透過紙窗。吳王向膠西王承諾道“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並與它的兄弟,齊國歸地的諸王相約謀反,並聯絡楚、趙、淮南諸國開始起兵。楚王、趙王、濟南王、淄川王、膠西王、膠東王、吳王相繼起兵。它們知道勸高祖皇帝削藩是禦史大夫張貴。吳王站於高台之上呼道“誅殺張貴,清君側。”開始向西進軍。七國之兵來勢洶洶。吳王在廣陵起兵,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向西渡過淮河,與楚兵會合。吳楚聯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這支軍隊是叛軍的主力。膠西等國的叛軍攻齊王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南下,大漢是危機四伏。
高祖皇帝坐於朝堂之上道“七國叛軍西進渡過淮水,北邊又有匈奴犯邊,如今又當如何?”禦史大夫張貴站出道“陛下,禦駕親征可平定叛軍。”高祖皇帝起身道“這有諸位大臣彈劾你的奏章,你自己拿去看看吧。”禦史大夫張貴抬眼道“陛下。”高祖皇帝走上坐下之後,道“斬立決,拖出去。”大司馬商宗站出道“父皇,張大蟲不能殺,父皇若是殺了張大蟲,還有誰敢向父皇諫言呢?然而這些叛軍不僅視父皇軟弱,還可助長叛軍的士氣。”高祖皇帝怒指道“商宗,你給朕閉嘴。”高祖皇帝揮揮衣袖道“拖出去,斬!”禦史大夫被腰斬於東市。
高祖皇帝殺了禦史大夫張貴,並沒有讓叛軍退軍,它們繼續向西進軍。高祖皇帝連夜召見大司馬商宗。大司馬商宗進入建章宮,叩首道“父皇。”高祖皇帝抬眼道“宗兒啊,朕也許是老了,錯殺忠臣。朕封你為平叛大將軍,率軍去平叛吧。”商宗叩首道“兒臣領旨。”隨後退出建章宮。
吳楚聯軍東進,行止梁國,遭到梁王頑強的抵抗。吳楚聯軍開始全力的攻城,攻下梁國南麵的棘城。梁王向朝廷告急。商宗寄出書信一封,告訴梁王,在書信之中言道“吳楚聯軍勢大,正麵決戰恐難以取勝。望梁王死守城池,拖住吳楚聯軍的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叛軍的後方補給,而後司機擊潰叛軍。”梁國被叛軍輪番攻擊,商宗派軍東進,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堅守不出。梁王得知昌邑駐紮有漢軍,更加的有信心了,令韓東將軍拚死抵抗,與吳楚聯軍僵持著。
商宗進入營帳,坐於帥位之上,道“劉濞將軍何在?”劉濞將軍站出道“大將軍。”商宗抽出令牌,道“你率領十萬大軍南下,奪取泗水入淮口,切斷叛軍的後路。”劉濞將軍接下令牌退出。
劉濞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南下,奪取泗水入淮口,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楚聯軍斷糧,士兵饑餓。偷襲商宗的大本營,佯攻東南麵。商宗判斷這不是叛軍的主力,是一支疑兵,下令大軍備守西北麵。果然,吳軍從西北強攻,吳軍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商宗親率主力追擊,大破吳楚聯軍。吳王與其麾下將士數萬蟲趁夜逃走,渡過淮河逃至丹徒,退守東越。東越王騙吳王慰勞軍隊,用矛刺死吳王,獻其頭顱獻於漢朝。吳軍潰散之後,楚王自殺而亡。
商宗班師回朝,高祖皇帝率文武大臣出城迎接,魯元公主奔出呼道“相公。”商宗與魯元公主相目而視,道“夫蟲。”而後相擁在一起。商宗推開魯元公主,麵向高祖皇帝跪下,道“陛下,戰事已平,臣交出兵符。”高祖皇帝笑道“此次平叛,大司馬功不可沒。”並收回兵符。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