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相互宣傳

字數:4497   加入書籤

A+A-


    嘴角帶著微笑,柳清茜回複了:

    “謝謝你啊王軒,我不介意的。

    對了,你介意我透露你的信息嗎?

    我剛看你采訪片段那裏,也有很多人在問你呢捂嘴笑”

    王軒:“我也不介意啊,不過你不要把我微信號那個號碼說出來了,那是我私人用的,說我蛋糕店地址就好”

    柳清茜“嗯嗯,你也不要說我的吧,我不想電話被打爆,你透露下我嗶站昵稱就行”

    相互確認了一下後,雙方直接在評論區裏寫留言了。

    王軒嗶站的賬號叫“我的蓑在哪裏”。

    起這個名字,是源於蘇軾寫的定風波的那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

    嗓子還好的時候,在他這裏,這‘一蓑’差不多代指唱歌。

    嗓子出問題了,在一個迷茫低穀期,他就把嗶站的名字改成了這個。

    重啟人生之後,因為嗶站賬號從沒經營過,沒什麽價值,王軒也沒進行過改動。

    在嗶站搜索欄,搜索了一下柳清茜微訊的同名昵稱。

    然後,在第一個同名用戶那裏,王軒看到了柳清茜雙手托腮,微微歪頭,一臉笑容的古裝頭像,以及對方上次說過的,二萬二的關注數據。

    點進去,王軒就看到了她的很多投稿視頻。

    平均十天到半月發表一次,每一次的主題各有不同,唱歌視頻和風景文化類的視頻各占一半。

    其中唱歌類的視頻平均播放量更高,多數都在三萬五萬之間,偶爾還能看得到六位數的。

    風景文化類的視頻普遍播放量低,有些還不足一萬。

    理論上來說,注重數據的,都會往自己擅長的方向去製作,柳清茜不可能察覺不到這個差異。

    但她唱歌視頻和其他視頻各占一半,隻能說其他類的偏信仰愛好製作了。

    兩萬多點的關注度,唱歌視頻播放量平均三五萬,單純看播放量,數據算是非常優秀的了。

    這除了透露粉絲粘性比較高,也代表唱歌很有吸引人的點。

    王軒隨便點了一個唱歌視頻進去。

    點讚收藏評論硬幣的數據,都比一些普通的音樂類視頻高了不少,驗證了他的猜測。

    王軒這次,主要是為了確認是不是她的賬號,看沒錯之後,就隨手添加了個關注。

    隨即,用當前的賬號,在走進民間視頻下發言了。

    我的蓑在哪裏:“你們要找的那個小姐姐,嗶站昵稱清茜可見。

    是浙省大學的才女,不僅文學素養極高,唱歌很厲害,還會很多才藝”

    他的留言剛寫下沒多久,柳清茜的評論也寫好了。

    清茜可見:“你們要找的那個小哥哥,在杭城西湖區柳丁街有一個蛋糕店,地鐵站出口一出來就可以看見,人挺好,很有才,糕點也做得不錯”

    王軒回複了就沒管了。

    柳清茜回複了之後,還特意翻了一下評論。

    評論裏麵,就這個叫“我的蓑在哪裏”的說了她的信息,還很具體,肯定是王軒了。

    點開這個賬戶的主頁,什麽動態都沒有。

    但看注冊了五年的時長來看,也是一個老號。

    看樣子王軒隻喜歡潛水,不怎麽冒泡。

    不過這也挺符合柳清茜對他的印象,不像特別活躍的人。

    仔細看了下王軒的昵稱,柳清茜抿了抿嘴唇,眼眸微動。

    “這個蓑,也不知道和蘇軾寫的那一句有沒有關係。

    他心裏是很迷茫嗎?取這麽個名字。”

    兩人幫對方留下信息後,也接近了蘋果電視台播放節目的時間點。

    想著暫時也沒什麽要緊事,王軒打開了客廳裏麵長久吃灰的六十寸液晶電視,打算順便看看。

    晚上十點整,蘋果電視台準時播放了國風永流傳節目錄製的內容。

    經典傳唱環節,基本都是用古代的詩詞歌賦作詞,改編出來演唱。

    會邀請一些流量偶像和文藝圈的人來唱。

    差不多每一期,都是一個娛樂圈的搭配一個文藝圈的。

    這些人裏麵,有些偶像是為了塑造一個熱愛文化的人設,增加曝光幾率。

    有些是自己本身比較喜歡這些東西,想宣傳一下特色文化技藝。

    節目組靠流量提升節目熱度,靠技藝精湛的文藝圈參與者拿口碑

    大家也算各取所需。

    節目更重要的環節,最大的賣點,是文藝交流的內容。

    這部分的內容,因主題不同而呈現的方式不同。

    有時候就是單純有名氣的幾個名家探討。

    有時候還會有一些友誼比賽,挑戰等。

    詩詞算是大眾化的題材,節目準備的也很充分,名家探討,比賽挑戰等都安排上了。

    看得出來,節目組對這一期很重視。

    杭城,某個公寓裏。

    一個三十來歲,打扮幹練的女子,正坐在客廳沙發上,留意著這一期國風永流傳走進民間視頻,在各個平台的回複彈幕。

    如果王軒在這裏,就能認出來,她正是采訪自己的那個女記者。

    何芸心頭是有一些鬱悶的。

    因為采訪組組長,也就是自己的上司,前兩天又來特意給她說了一次,讓仔細留意一下,他和小林采訪過的那兩個特別路人。

    還說是上頭的意思,要盡量上心。

    語氣裏透露著,他們當時沒詢問這兩位的聯係方式,有點連累了她。

    節目做了這麽久,以前從來都不用留路人的方式,誰知道這一次需要啊?

    難道采訪的對象太出彩了,反而還是我們的錯了?

    帶著一些鬱悶,走進民間的視頻一播放出來,她就開始關注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總算在嗶站找到了兩人的一些信息。

    我的蓑在哪裏:“你們要找的那個小姐姐”

    清茜可見:“你們要找的那個小哥哥”

    雖然這兩位留下信息的用戶,看著有些相互吹捧,特意商量好的樣子。

    但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他們留下的回複,給她提供了尋找真人的途徑。

    那個回複的女生就是p主,聯係起來比較方便,何芸直接點開了她的賬戶,私信了她。

    至於那個開店的男生,隻能節目組親自過去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