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影響
字數:5891 加入書籤
咋處理那些人?這是一個令朱舜頭疼的問題。
全殺了?
那不現實,朱舜不是屠夫,他也下不了這樣的命令。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像那些秀才一樣送到海外,一是能夠把華夏的文化傳播出去,二就是他們經常掛在嘴上的教化萬民,讓他們切切實實的出去教化那些土著。
但是就像朱舜害怕科技研究出現斷代一樣,一下把那些人都送走,華夏文化不出現斷代才怪。
就像中醫一樣。
其實中醫在古代是高度發達的,一些中醫治療手段放在現代也會讓人們驚呼一聲神跡,華佗提出給曹操施行開顱手術,孫思邈時期的麻沸散就是為手術做準備的,一直到了明朝,中醫的發展不要說在當時,就是放在現在也是領先的,特別是吳又可老先生提出的瘟疫論,可以說為瘟疫的防止和治療提供了很好地參考,有極大的使用價值。
但是清朝呢?
大明人口從兩萬萬四千萬人銳減到不足一萬萬人,失去的不光是人口,更多的還是一些文化的傳承。
清朝時期中醫不僅沒有得到發展,還他娘的倒退了,這就是屠殺的後果。
特別是現在許多有效的傳承都掌握在那些讀書人手裏,把這些人殺光或者全部趕出大明,華夏的許多傳承就會斷絕。
清朝華夏的所有一切都是全麵的倒退,文化、科技、思想等,有這個前車之鑒在,朱舜才不會傻傻的去做那種斷子絕孫的事情。
“我是這樣想的。”
朱舜整理了一下想法,才繼續開口說道。
“把這些人都集中起來,讓他們開始寫書,不管是自己的人生傳記,還是自己的一些想法,更甚至他們的讀書感悟等等,都可以寫,這些不管好壞,咱們都要,到時候派人把那些書籍整理出來,剔除糟泊,留下精華,也算是為子孫後代謀福了。”
說到這裏朱舜就想起了一些事情。
華夏的古人給國人留下了太多的東西,不管是糟粕也好,精華也罷,華夏的老祖宗可以說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傳承,但是真正能研究透的有幾人,傳承到現代的又有多少?
不說思想,就說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或者說後世人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說越王勾踐的劍,哪怕是科技發達的後代也研究不出它的鑄造工藝,這是遠的,就說近的,要不是朱舜搶救及時,宋朝的神臂弩恐怕會永遠的埋在曆史的長河裏,後人隻能從文字或者圖片知道原來古人已經發明出了威力不下於槍械的武器。
“各地的圖書館要抓緊建立了,永樂大典也要放進去。”
說起永樂大典,天啟皇帝嘴角抽搐,他發現自己的這個弟弟膽子太大了,就不會幹一些人事,老祖宗的墳墓也敢扒。
“你以為我願意啊,以前還以為是傳聞,咱們的老祖不會幹那麽沒品的事,誰知道竟是真的,把一部煌煌巨著帶進墳墓裏算怎麽一回事?”
看見天啟皇帝皺眉,朱舜就知道他在腹誹什麽,開口時的語氣也是抱怨居多。
“臭小子,當年的事情,作為後輩咱們無緣置喙,但是最近調查的情況來看,當時老祖的意願是把抄本帶走的,誰知道當時人膽子那麽大,會把原本放進去。”
“那群人的膽子就沒小過好吧?”
“話題扯遠了,南方的那群人究竟要咋處理?咱們現在就要拿出一個章程了。”
天啟皇帝知道繼續下去也爭論不出一個結果,再說這是有關於自己老祖宗的事情,他不願多說,就把話題又拉了回來。
“那麽著急幹啥?南方暫時還不能動。”
朱舜有些疑惑,以前比自己還能沉住氣的天啟皇帝,現在為什麽會這麽著急。
“能不著急嗎?你看看因為這一次封爵大典出現爵位,南方已經吵成什麽樣了?”
南方吵成什麽樣了?這個朱舜還真知道一些。
其實現在的局麵是南北各玩各的,誰也管不了誰,南方是樂見其成的,而朱舜他們是故意為之的。
特別是在朱舜鏟平曲阜的孔府之後,南方的士大夫們罵朱舜欺師滅祖之外,就已經有意無意的和朱舜拉開了距離。
同時他們也知道有朱舜的北方不會把聖人放在眼裏,所以在給朱舜添亂的同時,還把宣傳儒教的事情放在了南方進行。
但是他們沒想到,朱舜不把聖人放在眼裏不說,還想徹底的把聖人拉下神壇,就因為爵位裏麵就有一個聖爵,這不是變相的說明,聖人可以經常出現,而且還要經過皇帝冊封嗎?
這個消息一傳到南方,那些人徹底的炸窩了。
“朱由校他是想幹什麽?”
已經不再叫聖上了,此時他們已經開始直接喊叫皇帝的名字了。
“想幹什麽?還不是想徹底的毀掉聖人。”
“該死,那些人憑什麽?不是落第書生、就是低賤的工匠,而且還有女的,難道還想出來一個女聖人坐在我們頭頂嗎?”
“都是一群低賤,竟然妄想成聖,他們就不怕遭到天打雷劈嗎?”
“哼,我看他們就是不給咱們活路……”
東林書院內已經吵翻了天。
顧老頭也是坐在首位上臉色難看,一言不發。
“顧老,您老倒是說句話啊,現在咱們該怎麽辦?如果五年以後的封爵真的出現了聖爵,難道咱們就要把他和孔孟放在一起嗎?”
一名老者看著坐在首位的顧老頭一言不發,就著急的說道。
“就是,顧老,現在朱由校和朱由檢不僅僅是欺師滅祖,還想徹底的毀掉聖人的形象,簡直就是不為人子,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咱們必須想辦法阻止他們繼續下去。”
另一名三角眼的老者,眼睛中的怒火已經快要噴出來了,仿佛此時朱舜和天啟皇帝在他眼前的話,他就敢上前撕碎這兄弟倆。
“想辦法,想辦法,你們有什麽辦法?以前還能煽動百姓,現在那些愚昧無知的百姓還會聽我們的嗎?”
說到這個顧老頭就怒火上湧,幾個月前為了給朱舜他們添一些堵,他們一致同意了發動輿論,來給北方造成一些影響,但是沒想到朱舜兄弟倆手段更加高明,鋪天蓋地的宣傳不僅把他們剛剛放出去的流言壓了下去,而且還順勢徹底的占領了南方的輿論陣地,搞的自己的家都丟了。
現在他們說出去的話不僅北方百姓不相信,南方的百姓也開始懷疑了。
其實他們還不知道,現在還是懷疑,過一段時間南方的商人把具體的消息傳回來的時候,就不是懷疑那麽簡單了。
“金陵那裏現在是什麽情況?”
顧老頭的話讓場麵安靜下來,良久之後,他才繼續開口詢問道。
“嗬嗬,那邊?那邊現在巴不得和咱們撇清關係。”
一名老者冷笑一聲,語氣很是輕蔑與不屑。
是的,隨著形勢的發展,南方的官場已經開始出現其他聲音了,人畢竟都是自私的,在前途麵前,他們這些盟友算得了什麽?
“是不是又發生了什麽?以前那些人可是唯咱們馬首是瞻的。”
“嗬嗬,錢老頭,你是不是最近沒回過家?”
另一名老頭看著問話的老者,輕笑著說道。
“怎麽了?最近忙著做學問,對於外麵的事情還真的不太了解。”
錢老頭沒有在意他說話的語氣,反而更加的疑惑了。
“做學問?在第八十九房小妾身上做嗎?”
“你……”
“夠了,現在什麽時候,你們還吵?”
坐在首位上的顧老頭看見兩人有吵下去的跡象,一聲怒喝,打斷了錢老的話語。
“現在外麵的那些商人已經快跑光了,唉。”
他接下來的話,讓錢老頭大驚失色,這個消息他還真不知道。
同時這句話一出,整個屋子內的氣氛更加的沉悶了,要知道他們能像這樣花天酒地或者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安心做學問,就是因為他們控製著那些商人,要不然他們能娶八十幾房小妾?
“隻要土地還在,咱們總不至於餓死,再說那些商人都跑了,咱們可以再選一些人替咱們做生意。”
回過神來的錢老頭,神色有些輕鬆,畢竟自從他的兄弟錢謙益前一段時間在北方被抓起來之後,他家的勢力就開始縮水了。
生意,對他家的影響還真不大,畢竟他家這幾年可沒少占領土地。
“嗬嗬,有土地,可是沒人耕種,你自己去耕種?”
聽見錢老頭的話,一名老頭冷笑著開口說道。
“不是有那些賤民嗎?隻要給些吃的,就會有人給我幹活。”
不了解外麵情況的錢老頭語氣輕鬆地說道,不過現在沒人搭理他了,同時看他的目光就像看一個白癡一樣。
早在商人大規模北上的時候,就有一些百姓開始向著北方而去,特別是靠近北方的一些百姓,對於北邊的情況更加的了解,他們也是最早動身的一群人。
湖廣、廣州、貴州一帶的百姓已經快跑空了。
現在影響更加的深入,終於在南方中心地帶的百姓也開始向著北方或者福建而去。
可以預計的將來,這樣的移民潮將會規模越來越大,到時候整個南方也許隻會剩下他們這些人。
而南方官府開始出現其他聲音,就是因為那些官員看得到更多,畢竟他們可是遭遇了北方的打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