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徹底清理與明爭暗鬥
字數:4622 加入書籤
有了喜鵲的指認,大管家的身份很快的就被解開了,看著洗去身上的黃色染料後的白種人,審訊室裏的人瞪大了眼睛,而景教主教的身份被確認以後,他的那些隨從和心腹紛紛倒戈,這也讓剛剛穩定一年的福建官場來了一場大地震,因為這一次牽連甚廣,涉案人數眾多,隱患最大的一次事件。
特別是在物資倉庫,軍營附近搜集出來了大量的炸藥,讓武裝巡捕和一眾安全司的官員冷汗直流。
而福建的武裝巡捕總長劉四喜,福建府長差點引咎辭職,不過他們也都不好受,都是留職查看的處理結果,這可以說是在朱舜建立的新行政體係下的第一次影響深遠,人員最多的一次案件。
同時也讓那些對於宗教抱有同情心理的人員閉上了嘴巴,如果不是景教的洗腦厲害,會有那麽多的官員會深陷其中?
這其中徐光啟等一些在朝為官的信仰景教的官員紛紛和景教劃清界限,徐光啟更是後悔不已,因為湯若望也深陷此次案件之中。
在得知湯若望也出現在這一次的案件之中時,天啟皇帝驚出了一身冷汗,當初他可是非常想湯若望和徐光啟進入科技院,但是因為朱舜的勸阻,才安排到了工部,正因為這樣,他們無法接觸到科技院的核心機密,才沒有讓核心機密泄露出去,要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南方以顧文為首的士大夫階層趁此機會對北方的官員大潑汙水,說他們無腦、屍位素餐、道德敗壞、貪汙腐敗等,可把北方的官員氣的夠嗆,但是他們也無力反駁,畢竟這一次的事件,參與最多的就是那些信王提拔上來的官員。
官場的動蕩,一時半會也結束不了,朱舜對此並不在意,他現在最在意的就是接下來的戰爭準備。
好的一點是,這一次事件過後,天啟皇帝和朱舜所控製的區域內間諜被連根拔起,也就給了今年將要發生的戰爭充足的準備時間。
運動會結束已經是二月初七這一天,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說讓京城、天津的百姓過飽了眼福。
傳統武術擂台賽展現出了華夏武術的魅力與暴力,馬球賽讓眾人明白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蹴鞠比賽更是展現出了熱血男兒永不言棄,勇於抗爭的團隊精神,射擊、馬術、摔跤等具有蒙古特色的運動會,更是讓那些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家鄉的百姓們了解到千裏之外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特色。
攀爬、長跑等極具考驗耐力、毅力、體力的比賽項目,展現出了川蜀百姓吃苦耐勞,勇於競爭的精神,象棋、圍棋等屬於文化項目的比賽,讓百姓們知道,作為華夏的中心,幾個朝代都在那裏定都就是因為河南具有那深厚的文化底蘊,遊泳、劃船等項目讓人們看到了海邊百姓的忍耐力和強健的身體。
當一個個冠軍拿著自己的金牌和榮譽回到自己家鄉的時候受到了家鄉百姓英雄一般的待遇。
這一次的運動會比前兩年舉行的更加完美,更加圓滿,特別是信王帶著一眾王妃出現在現場時,更是讓那些參賽選手以及周圍的百姓聲嘶力竭的呼喊,仿佛這一刻他們隻能通過竭力的嘶吼才能表達出對信王的愛戴和崇敬。
當朱舜給蒙古以及川蜀那些取得冠軍的運動員頒獎時,更是讓這兩地的百姓熱血沸騰,在消息傳回這兩個地方時,百姓家裏紛紛給朱舜的長生牌位上香,祈求老天爺保佑,信王長命百歲,蒙古草原上更是流傳出了兩個天可汗的傳說。
整個二月,北方還處於春寒料峭的時節裏,但是每一個百姓都沒有感覺這個春天是寒冷的,因為歡樂的他們已經忘記了寒冷。
在運動會結束不久,百姓們還沒有歡樂的海洋裏回過神來,朱舜就開始工作了。首先就是天津的一些產業要搬離了,比如說除卻大明人民大學,其他學校都要搬走,河南已經給他們建好了新家,眾多的科技院也被朱舜拆分,一一搬到相應的地方,一些工廠也開始向外搬遷,這也讓已經人滿為患的天津新城變得空曠起來,不過這隻是暫時的,因為天津朱舜已經把它定位為商業之都,等大明的商業開始走向世界的時候,它就會再次繁榮起來。
這樣的大動作要持續很久,朱舜也沒想著一嘴吃成大胖子,所以他已經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準備。
北方的忙碌讓朱舜不得有一刻的閑暇,三月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但是在北方還沒有一點春意,並且在去年快年關的時候下了一點雪之外,在隨後的時間裏再也沒有見到一丁點的雪花,今年的大旱已經成為定局,不過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現在的百姓們不敢說完全擺脫了靠天吃飯,但是在一年年的水利灌溉係統加強加深之下,幹旱的天氣對於老百姓的生產造成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再加上已經開始大搬遷動作,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讓老百姓們不會為了吃的而發愁。
在整個北方的都開始忙碌的時候,信王妃們也信王誕下了子嗣,兩男三女,這可把朱舜樂的都找不到北了。
有了孩子朱舜終於能靜下心來投入到工作當中,三月下旬,兵工廠裏的大量武器彈藥在大搬遷的掩護下,也開始向著各個邊境地區運輸,蒙古以北,庫頁島,東番島,高麗半島,廣東等地方成立了許多軍事禁區,社會上的一些物資也開始大批量的采購,食品、衣服、草藥等這幾樣商品開始緊俏起來。
“看看,這是第一季度的財政收入。”
就在朱舜帶著後勤人員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天啟皇帝找到了他,遞給了他一份財政部做好的報告。
“優先蒙古的北邊運輸,南邊還不著急,最多一個月廣東那邊的工廠就可以投入生產,到時候如果缺乏的話,咱們可以就近采購。”
對著後勤的軍官說了一聲,朱舜才拿起那份報告看了起來。
“嗯,下降的很多,他們調查了沒有,造成下滑的原因是什麽?”
朱舜粗略的看了一眼,又找到去年的第一季度財政報告,兩相對比之下,朱舜發現今年第一季度的稅收少了很多。
“這是調查報告。”
天啟皇帝把一份調查報告遞給了朱舜。
朱舜一邊翻看著報告,一邊在思考著什麽,但是臉上始終平靜無比,這讓天啟皇帝驚訝不易,要知道這份報告可是提到了北方的許多工廠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如果這些工廠真的倒下了,那麽朱舜和天啟皇帝好不容易維持住的大好局麵就要麵臨崩盤的局麵。
“嗯,就這些?”
放下報告,朱舜挑了挑眉看著天啟皇帝。
“就這些?不是,這還不夠嗎?”
天啟皇帝覺得自己的牙根有些癢,但是看著朱舜嬉笑的模樣,他不由得沉思起來,是不是朱舜在其中發現了什麽?
不是朱舜發現了什麽,主要是在看到那些類型的工廠之後,朱舜就知道發生這樣事情的根由是什麽,所以朱舜才會不在意,才會嬉皮笑臉的。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後世發生過,在他的前世八九十年代發生的事情,那個時候開放的風潮席卷全國,這讓大量的人員開始下海經商,而開辦一些短期來看利益豐厚的工廠,就是許多人的目標,於是在那個年代裏,各種工廠如雨後春歲一般拔地而起,服裝、食品等投資小見效快的工廠就是他們的首選,特別是被後世人非常詬病的礦山企業,更是多不勝數,不到一公裏方圓,就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煤礦就是當時的盛景,這給國家帶來大量稅收的同時,也造福了許多人,煤老板就是那個時代特有的名詞,家裏有礦更是成為了一代人的梗,但是這也讓後世子孫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有了前世的經驗,朱舜在最初的時候就已經做出了預防措施,環保和安全就是針對這些廠礦企業的,變相的提高了門檻,把許多人都拒之門外,但是大明的有錢人太多,急功近利的更加多,在巨大的利益麵前,還是有許多有錢人和地主瞄準了這種行業,在天津工廠林立的時候,這些企業有豐厚的利潤,但是現在天津的工廠開始陸續搬遷,也就是說在這些工廠沒有重新矗立起來的時候,這些企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每年不僅要交大量的稅務,還要接受環保和安全方麵的檢查,破產就這樣發生了。
還有就是隨著蒸汽技術的日益成熟,科技院這邊也把科技的基礎夯實了,那麽產業升級就迫在眉睫了,而產業升級就會淘汰那些跟不上時代的工廠企業,倒閉就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最後就是那些地主階級自身的原因了。
當短時間內賺不到大量的利潤,那些地主會願意?
所以說,第一季度的稅收下滑,不僅有朱舜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人為的。
“你不著急嗎?”
最終想的腦殼疼的天啟皇帝還是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麽朱舜不擔心,所以在看到朱舜開始忙碌其他事情時,就趕緊開口問道。
“著急?我為什麽要著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