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
字數:4860 加入書籤
徽宗皇帝即位後,朝會大殿上,最吃得開的便是蔡京;朝會外,最吃得開的乃是殿帥府太尉高俅了。
那是蔡京擔任朝廷宰相的第三年正月,天生異象,彗星出現西方,光長竟天。群臣大驚,天監官急將天氣異象報告給了徽宗皇帝。徽宗皇帝聞報,因星象告警,避殿損膳,心中驚慌,起息不安。
朝中大臣趙挺之、劉逵,素與蔡京不和。兩人心想,既是天生異象,必有妖孽作怪。遍觀朝中,要說妖孽,最是蔡京莫屬。這兩人琢磨良久,暗中商議,便將矛頭對準了蔡京,覺得利用天生異象,而聖上又甚是迷信的機會,搬倒蔡京,實乃再好不過的辦法。
這兩人商量好後,遂趁機在徽宗皇帝麵前進言,請求徽宗皇帝放開言路,寬鬆環境,不拘一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創造良好的行政環境。
趙挺之、劉逵之所以會有如此建議,乃是因為蔡京在朝殿門外及各州縣衙門樹立“元祐黨人碑”,致使言路閉塞,有礙觀瞻,限製了人才使用,阻礙了朝廷的行政能力,損害了朝廷形象;故此,兩人有針對性地對徽宗皇帝做了這番進言。
徽宗皇帝聽了趙挺之、劉逵的進言後,覺得很有有理,“元祐黨人碑”立於朝殿門外,的確有礙觀瞻,的確蔽塞了言路,影響了人才的湧現和使用。徽宗皇帝大為欣喜,便提拔趙挺之為右相,提拔劉逵為中書侍郎。時任左相的乃是蔡京,徽宗皇帝提拔趙挺之為右相,乃是用與蔡京不和的大臣來牽製之。
至於元祐黨人碑,徽宗皇帝準備在適當的時候,銷毀了事。
趙挺之、劉逵實現了他們的第一步目標。
因為謀著要搬倒蔡京呢,所以,趙挺之、劉逵緊盯著黨人碑不放。
又過了幾日,被徽宗皇帝任命為中書侍郎的劉逵,撩衣跪地,複求告道“吾皇萬歲,臣以為,朝堂及各州縣衙門前,高豎元祐黨人石碑,有礙寬鬆言論,不利朝廷觀瞻。聖上,現如今,政通人和,人民和樂,國泰民安,處處繁華錦繡,唯元祐黨人碑,突兀朝殿及各州縣衙門前,甚是不雅,有礙觀瞻,臣懇請毀去。”
徽宗聞言,深有同感,有意毀去,卻猶豫不決,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恐蔡太師不悅。
趙挺之也跪地請求道“聖上,劉侍郎所言不虛,情況的確如此,不毀去元祐黨人碑,言路無法打開,下情不能上傳,聖上玉音也不被兵民知曉,唯有毀去元祐黨人碑,才能營造寬鬆之環境,複造和諧之氛圍。”
徽宗聞奏,點頭說道“卿等所言極是,朕也有此意;然元祐黨人碑,乃蔡太師一意主持栽立,況且是由蔡太師撰稿,朕禦筆親書的,如今毀去,恐生議論,”
趙挺之複奏道“吾皇萬歲!世間萬事,皆當時環境使然,豈有一成不變者乎?如今,時過境遷,環境變換,當另行舉措,以應對時局,毀碑實乃當務之急,若毀去元祐黨人碑,更顯吾皇英明聰聖。”
徽宗沉吟片刻,終於下了決心,說道“既是要毀碑,也當暗中進行,不得讓蔡太師知曉。”
趙挺之、劉逵高聲喊道“吾皇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夜,萬籟俱靜,徽宗遣人,潛至朝堂,偷偷砸毀了元祐黨人石碑。徽宗皇帝連夜另行傳旨,各州縣均如此照辦,速將立於衙門門前的元祐黨人碑悉數毀去,不得有誤。
徽宗皇帝聖旨連夜下達京師附近州縣。
次日早朝,蔡京大搖大擺地入朝,來到大殿門口時,忽然感到少了什麽,仔細一想,乃是自己頒令樹立在朝殿門前的元祐黨人碑沒了,顯然是被人給毀去了。
蔡京見狀,頓時勃然大怒。
然而,蔡京並不知道立在朝殿門前的元祐黨人碑乃是徽宗皇帝遣人摧毀的,故此,無所顧忌,怒氣衝衝地,急趨入殿,也不看兩邊站立的眾大臣,也未向徽宗皇帝行禮致敬,突兀地高聲詢問高坐於龍椅上的徽宗皇帝道“吾皇萬歲,不知是何人如此膽大,竟敢毀去朝殿門前奸人黨碑?!如此行徑,置朝廷法度何在?!當予以嚴懲。”
徽宗見狀,麵子上有點難看,但想到此碑乃是背著蔡京,自己遣人悄悄拆毀的,故此未責怪蔡京的失禮,反而勸慰蔡京道“太師息怒。昨日你未早朝,有大臣諫言,宜拆毀黨人碑,寬鬆言路。朕意亦宜從寬大,故此令人毀去此碑。”
蔡京聞言,方知元祐黨人碑乃是徽宗皇帝指使人毀去的,心裏雖是不想再爭辯,但當著眾大臣之麵,大話已說出,怎好收場,遂怒睜雙眼,厲聲喝道“何人有此諫言?!”
眾大臣皆被蔡京氣勢所鎮住,沒有敢出班言明。
蔡京怒氣未休,往上吼道“碑可毀,名不可滅!”
蔡京聲音之高,響徹朝堂,滿堂大臣盡皆驚詫。
徽宗皇帝也被蔡京此舉嚇了一跳,頓覺掉了麵子,遂不滿地看了蔡京一眼,微露怒容,起身離座,拂袖而去。
當日朝會隨即結束,眾大臣皆退出大殿。
蔡京也打道回府。回到府中,蔡京尤滿腹怨氣。對蔡京來講,黨人碑被拆毀,就等於他本人被否定了。
回到內宮的徽宗皇帝,也因蔡京當殿頂碰,心中甚是不悅。
不過半日,陸續有大臣進本參奏,奏請罷免蔡京宰相職務。趙挺之、劉逵也聯名進本參奏,斥責蔡京,請求罷免。奏折道“蔡京奸佞,擅權專橫,目無君父,黨同伐異,陷害忠良,興役擾民,損耗國帑,擅招敵國邊民,輕開邊釁,&nbp;當亟加罷黜,定國安民。”
徽宗覽奏,心中甚是痛快,遂有意罷免蔡京左相職位;然而,徽宗皇帝念在蔡京書畫絕倫,才華出眾,心裏雖怨恨蔡京魯莽,當殿頂撞自己,但喜蔡京之才,對罷貶蔡京,猶豫不決起來。
快至傍晚時,蔡京怒氣漸消,想到自己當殿頂撞徽宗皇帝,那徽宗皇帝定然惱怒不堪,定然要罷免自己的宰相職務。如此一想,蔡京又後悔不迭,想著如何挽回此事的影響。想來想去,蔡京覺得必須連夜去覲見徽宗皇帝,當麵解釋清楚,否則後果十分嚴重,說不定自己的相位便沒了,就成別人的了。
於是,蔡京連夜進宮,覲見徽宗,跪伏於地,涕淚齊下,哭訴自己不該頂撞聖上,自己實乃是怕舊黨得勢,阻擾各項法規順利實行,一時急迫,有了朝會上不恭之舉,萬望聖上饒恕。
徽宗見蔡京哭得悲切,言辭誠懇,遂打消了罷免蔡京的念頭,對蔡京說道“蔡太師且起。卿今日之舉,實在是過於孟浪,以後絕對不可了!”
蔡京聞聽到徽宗皇帝並無追究朝會上不恭之罪,感動得涕淚橫流,跪趴在地上,連扣著響頭,高聲喊道“臣謝主隆恩。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1”
徽宗見狀,離了龍椅,下到殿中,來至蔡京身邊,親手扶起蔡京,又是一番撫慰。
蔡京見徽宗皇帝已無怨氣,遂放心告辭回府。
又是接連幾日,對奏請罷免蔡京之事,徽宗一直沒有表示。群臣不服,便又有奏折遞入宮中,請求徽宗皇帝,罷免蔡京。
徽宗皇帝接奏,猶豫不決。
又過了幾天,有天監官入殿,奏稱太白晝見,恐非吉兆,應加修省。得知這個情況,趙挺之、劉逵也趕忙進宮,覲見徽宗,請求罷免蔡京,以寬鬆環境。
徽宗聞奏,乃赦免一切黨人,盡還所徒,暫罷崇寧諸法,並免去蔡京左相職務,貶為太乙宮使,留居京師。
雖是如此,徽宗心裏尚覺愧對蔡京,乃將蔡京所寵愛的私人,擢為龍圖閣學士,兼官侍讀,以籠絡蔡京之心。
擢為龍圖閣學士的蔡京私人是誰?乃蔡京的長子蔡攸也!
徽宗尚是端王時,每退朝遇到蔡攸,蔡攸都急忙下馬,立於路旁,趨身弓腰,雙手抱拳,對端王極為恭敬。
端王喜其有禮貌,乃問其曰“你乃何人?”蔡攸遂答曰“端王在上,下官乃蔡學士長子蔡攸是也。”
趙佶嘉獎其有禮,由此將蔡攸記在了心裏。現在,徽宗皇帝因罷了蔡京左相職務的原因,想到了蔡攸,遂提拔蔡攸升職為龍圖閣學士,兼官侍讀,以此作為對蔡京被罷相的補償。
此是蔡京被初次罷相。
其實,蔡京初次被罷相,也非是犯了多麽重大的錯誤,實是因了徽宗皇帝迷信,看重天象之故,加之其他大臣的彈劾,徽宗皇帝無奈,方罷免了蔡京的宰相職務,蔡京給徽宗皇帝皇帝甩臉子,隻是個借口而已。
蔡京被罷相後,並未失去徽宗皇帝對他的信任,雙方在書法及繪畫方麵,常有切磋;況且蔡京罷相後,還留下了大批餘黨充斥在朝廷中,隻要有機會,蔡京餘黨皆在徽宗皇帝麵前說蔡京的好話,向徽宗進諫,請求啟用蔡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