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
字數:4536 加入書籤
自去年入冬以來,一來是因為天冷的原因,二來是因為和南朝簽訂了共同伐遼的海上之盟,需要雙方協同行動;故此,整個冬季,金國方麵沒有急於對遼國展開軍事行動,而是一直拖延到了第二年春天。
第二年正月,按照雙方海上盟約具體內容,該是到了宋金兩國同時出兵南北夾擊遼國的時候。然而,計劃不如變化快,就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宋朝這邊,爆發了江南方臘民變。當時,東南三個省的地方,均被方臘義軍占領,起義軍聲勢浩大,整個東南震動。
當時,朝廷上擔任宰相職務正是奸臣王黼。這廝好不容易排擠了蔡京,當上了宰相,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主兒,自然是要作威作福一番的。令王黼想不到的是,他剛接替蔡京擔任窄巷不久,江南方臘就起義了,攪得江南地方不得安寧。
民變之初,王黼怕徽宗皇帝責怪,遂將江南地方上奏報上來消息,封鎖在宰相府,既不向徽宗皇帝奏報,也不允許宰相府的人向外界透露任何消息。王黼的意思是想依靠地方上的力量,將方臘民變給壓下去,到那時候,再給徽宗皇帝稟報相關情況,徽宗皇帝就不著急了,就不會責怪自己了。
王黼將江南民變的消息壓在宰相府;江南地方上急等著朝廷出兵彈壓,久久不見朝廷有任何動靜,覺得奇怪,通過暗中打探,才知道宰相王黼根本沒想徽宗皇帝奏報相關情況。
地方上的官員急了,遂繞過王黼的宰相府,通過特殊渠道,直降將江南民變的情況,奏報給了徽宗皇帝。
徽宗皇帝聞報,甚是驚慌。這是牽動國本的大事,萬萬兒戲不得。驚慌中的徽宗皇帝,顧不上履行和金國簽訂的海上之盟了,急忙將原本調集起來,準備用來證剿遼國的兵力,外加臨時從西北調集來的部分兵力,合為一處,共二十萬人馬,交由童貫統轄,急赴江南,鎮壓方臘起義。
這個情況,金國方麵並不知道。金國方麵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冬天,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二年正月,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對遼發起攻擊了,卻不見南朝宋國方麵有所動靜。
金國方麵尋思,正月是南朝的大年,估計南朝忙著過年呢,顧不上協同伐遼的事情。故此,金國方麵又等了一個月,準備等出了正月,南朝宋國過完年了,騰出時間了,共同伐遼。
到了二月,宋朝仍然沒有任何動靜,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就著急了。為協調金宋兩國行動,遂派大將完顏胡特和殿前侍衛阿博,前往南朝宋國東京,征詢南朝宋國朝廷執行盟約的情況,落實南朝宋國將於何時對遼展開軍事行動。
完顏胡特和阿博受令,星夜兼程,來到汴京,拜會宋朝相關官員,詢問金宋兩國海上盟約執行情況,準備何時出兵,夾擊契丹。宋朝出於多方麵考慮,不願意讓金國方麵知道江南民變的事情,便將江南民變的消息壓了下來,另找出種種理由,搪塞完顏胡特和阿博。
完顏胡特和阿博,在汴京呆了十餘日,未得到任何具體答複,便被宋朝給敷衍回國去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三月底,北方的溫度已經升了上來,正是用兵的好時侯,完顏阿骨打心裏著急,遂又派完顏胡特和阿博,再次前往送朝東京,交涉聯盟執行情況。
完顏胡特和阿博出行前,完顏阿骨打專門召見了他們二人。
召見中,完顏阿骨打指示完顏胡特和阿博二人,在向南朝朝廷征詢相關情況前,先去找盟約具體簽約人趙良嗣,私下裏先打探些真實情況,也好在向南朝朝廷征詢情況時,有確鑿說法。另外,你們若見到南朝大皇帝時,一定要萬分尊敬,莫要托大,以免招惹得南朝大皇帝不悅。
完顏胡特和阿博點頭稱是。
故此,完顏胡特和阿博再次來到汴梁後,先未請求覲見南朝皇帝,而是先找了盟約的具體簽訂人趙良嗣。雙方在又一次商討事情時,被銀芝她們撞見,故此有了醉仙樓上的那場打鬥。
金國使臣完顏胡特和阿博,在醉仙樓上和銀芝她們打將了那一場架後,心裏甚是惱怒。心想,俺們乃是金國出使南朝的使臣,南朝當正兒八經地接待俺們並商討相關問題,如此偷偷摸摸的,都淪落到和南朝百姓打架的地步,簡直是成何體統?!於是,完顏胡特和阿博,就催著趙良嗣給他們安排,要盡快麵見徽宗皇帝,他們要向徽宗皇帝征詢金宋之間簽訂的盟約是否有效、能否執行?若有效、能執行,南朝究竟於何時發兵征剿遼國?
對朝廷目前的情況,趙良嗣心裏非常清楚。
朝廷大軍剛剛征剿江南民變回來,還沒有充分準備,尚不具備立即發兵攻打遼國的條件。
趙良嗣思來想去,覺得江南民變已經平息,朝廷接下來後,主要精力將放在宋金聯盟、共行伐遼的執行上,現在將情況告知金國方麵,也不為過。於是,趙良嗣遂將這個情況,告訴了完顏胡特和阿博二人。
完顏胡特和阿博聽了趙良嗣說的情況後,心裏沒底,也不知道南朝究竟啥時候能發兵?故此,完顏胡特和阿博,非要向趙良嗣要個具體的出兵時間。
關於具體出兵時間這麽大的事情,顯然不是趙良嗣所能決定的。
在完顏胡特和阿博再三催問下,趙良嗣除了安撫他二人稍安勿躁外,隻能先於二人提前進宮,去覲見徽宗皇帝,向徽宗皇帝稟報金國使臣前來汴京的情況。
趙良嗣入宮進殿,覲見到徽宗皇帝,跪伏於地,高呼萬歲。
徽宗皇帝於龍椅上俯視著趙良嗣,待其高呼萬歲畢,擺了擺手,說道“趙卿平身。”
趙良嗣獲得徽宗皇帝平身旨令,遂站起身來,又向徽宗皇帝一拜,稟告道“啟奏聖上。自臣代表朝廷和金國簽訂海上之盟以來,已半年有餘了。目今,有金國使臣前來,於日前拜訪了為臣,征詢朝廷伐遼事宜。啟奏聖上,臣已安排金國使臣住於皇家驛站,專候著聖上召見。”
徽宗皇帝見奏,想了想後說道“關於朝廷和女真簽訂盟約之事,乃是卿一手操辦的,相關情況趙卿清楚。本來,朝廷已經調集了兵馬,即行伐遼;然而,江南民變,影響了朝廷伐遼行動,以致延誤下來。另外,據卿所言,女真方麵好像也未做好準備,說是待來年開春再行伐遼之事。現在已是三月,女真那邊是什麽情況?女真使臣可曾說明?”
趙良嗣回答道“啟奏聖上。盟約簽訂之後,臣已在返程途中,金帝派快馬追上臣,說還有要事相商。臣以為盟約之事發生變故,遂趕忙返回麵見金帝。金帝見臣後,親口對臣言‘女真地麵發生了牛瘟疫,隻好暫且回師,待到來年約定時日,同舉為之。’聖上,臣以為,金國方麵大體上是因為冬季天冷,金帝怕失信於我朝,故有此說。目今,金使來京,專門至臣府邸,呈報於臣,女真已準備好了兵馬,專待我朝情況,以便共同行動。”
徽宗聞奏,又想了想後,對趙良嗣說道“卿先與金國使臣多接觸幾次,設法安撫住他們,讓他們稍安勿躁。朕隨即召見蔡太師、童樞密、王太宰,朕和他們及卿,共同商議調集兵馬及籌集糧草之事,一旦諸事準備齊全,大軍即行伐遼,收複燕雲故土。”
趙良嗣彎腰答道“臣謹遵聖旨。臣告辭。”
隨後,趙良嗣向徽宗皇帝彎腰致禮,退出大殿去了。
第二日,徽宗皇帝便召蔡京、童貫、王黼、趙良嗣、蔡攸等人入宮,共同商議出兵伐遼之事。
蔡京等人聞召,急忙入宮進殿,跪伏於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徽宗道“諸卿平身。”
蔡京等人起身立於大殿兩側。
徽宗皇帝道“諸位卿,去年入冬前,朝廷和女真簽訂了盟約,約定今年開春,南北夾擊,共行伐遼。目今已是開春時候,女真方麵有使臣來朝,向朝廷征詢執行聯盟之事。諸位卿以為如何?”
徽宗皇帝剛說畢,童貫出班,衝徽宗皇帝一拜,高聲稟告道“啟奏聖上。關於宋金結盟,共行伐遼,此乃既定之事。目今,江南民變已平息,大軍陸續返回,我朝當依據盟約,集結大軍,北上征剿契丹,以收複燕雲十六州之疆域。”
徽宗皇帝聞奏,轉臉看向蔡京,詢問道“蔡太師以為如何?”
蔡京見問,趨出班列,衝徽宗皇帝一拜,高聲奏道“啟奏聖上。老臣以為,朝廷既是與金結有盟約,自然是要遵守的,這個不能有任何含糊。目今,江南方賊已滅,大軍凱旋而回,正集結於京師周邊,軍士們摩拳擦掌,士氣高漲,正好乘剿滅方賊得勝之勢,挾眾將士大破方賊之勇,揮師北上,討伐契丹,一舉收複幽燕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