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混混僵僵的欽宗終於倒過夢醒了,答應留在汴京了。李綱見狀,心裏大喜,遂告退出殿。李綱來到午門前,禁衛軍將士們尚等待在那裏。眾禁衛軍將領見李綱到來,遂迎了過去。李綱見旁側有一高台,便登了上去,對迎了過來的禁衛軍將士們喊道:“諸位禁衛軍將領、兵士們,我乃東京留守李綱。剛才,本留守已覲見聖上,勸說聖上留在汴京,領導汴京軍民保衛京師。現在,聖山主意已定,決心守城。聖上曉瑜汴京軍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敵,確保汴京,萬無一失,再有鼓動離開汴京,擾亂人心者,格殺勿論,決不輕饒!”
禁衛六軍將士見說,歡欣鼓舞,高聲呼喊道:“聖上英明!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安撫好皇宮中禁衛六軍將士後,李綱出了皇宮,趕至留守處。已提前被安置在留守處的燕青與立剛見麵,李綱委任燕青為汴京城防特別助理,協助汴京城防指揮使、大將劉延慶防守汴京。
燕青受命,前往汴京城防指揮部報到去了。
燕青離開後,李綱正欲安排其他事宜,府衙報到:“稟告留守大人,現有太學生陳東求見。”李綱聞報,遂令傳喚進來。陳東隨即被傳喚進府。
太學生陳東進入府中,匍匐於地。
李綱見狀,大驚,急忙離座,疾步來至陳東身旁,攙扶著陳東道:“陳生有事說事,萬萬不可如此。本留守與陳生同為讀書出身,凡事隻論根由曲直,不興這一套的,動輒跪拜痛哭,有辱斯文,本留守也擔當不起。”
李綱說著,將陳東攙扶起來。
陳東原本就滿腔悲憤,又被李綱說為‘有辱斯文’,更加傷心,遂大哭起來。李綱忙勸道:“陳生莫要如此,你入府求見本留守,究竟是為了何事?隻管說事便是。”
陳東哭著說道:“留守大人,想俺堂堂宋朝,繁華於天下,曾是何等錦繡!現如今卻被蠻族蹂躪,百姓慘遭塗炭,如此結果,概是因為蔡京、王黼、童貫、朱勔、李邦彥、梁師成六賊胡作非為所賜。此六賊之罪行,罄竹難書,人神共憤。留守大人啊!金寇兵臨城下,邊境危急,此誠危急存亡之時,此時,若再不清算以上六賊之罪行,天理難容啊!”
李綱見說,也深有同感;然而,李綱被欽宗任命為汴京留守之前,官任太常少卿,屬於三品文官,與蔡京、王黼、童貫、李邦彥、朱勔、梁師成等奸臣佞賊地位相差甚遠,其中李邦彥尚是在任宰相,童貫任擔任著樞密使,在自己剛剛被任命為汴京留守的時候,便出麵諫劾蔡京、王黼、童貫等人,會被誤認為另有目的,用心不良,不利於自己現在領導汴京防務。
如此想著,李綱便對陳東說道:“陳生所言極是,蔡京、王黼、童貫等人之罪惡,天下皆知,人神共憤;然陳生求見本留守,以本留守之權力,也處置不了蔡京等賊。”
陳東道:“留守大人。學生聽說白時中、李邦彥等人哄惑聖上離京南下,前往襄陽,是留守大人極力勸阻,方才將聖上留在汴京的。學生覺得,以留守之分量,進諫聖上,治罪於蔡京、王黼等六賊,聖上必然采納。”
李綱聞言道:“陳生有所不知。對蔡京、王黼、童貫、李邦彥、朱勔、梁師成六賊,本留守也是恨之入骨,盼望著聖上能治其胡作非為,誤國誤民之大罪。然本留守剛剛擔任汴京留守之職,當傾盡權力做好保衛汴京之事,這個時候摻入諫劾六賊之事,必將影響汴京防衛之大事。陳生當理解,非是本留守不肯出麵進諫聖上,實是怕節外生枝,影響了東京防衛之大事。”
陳東見說,望李綱一拜道:“留守大人如此一說,更見留守大人光明磊落,處事有理有據之品德,學生敬佩。即使如此,學生當親自上書聖上,諫劾蔡京等六賊。”
李剛道:“若如此,朝廷有幸也!軍民百姓有幸也!本留守雖然懦弱,到時候必將從旁響應,策應陳生也!”
陳東見說,遂與李綱道辭,離府而去。
第三天,天尚未亮,皇宮門前,便跪著一書生,雙手高舉著奏書,請求麵見聖上。此書生正是太學生陳東也!
皇宮門前值守的禦林軍首領,見陳東請求覲見聖上,隨即將情況通報了進去。
皇宮勤政殿中,欽宗正召集百官商討汴京防衛之事。
祥雲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禦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天香影裏,玉簪珠履聚丹墀;仙樂聲中,繡襖錦衣扶禦駕。珍珠簾卷,黃金殿上現金輿;鳳羽扇開,白玉階前停寶輦。隱隱淨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雖然金國兵馬已兵臨城下,京師危急,然王朝的威儀不能失,早朝的氣象也不能少。
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殿頭官剛剛喝畢,時任宰相白時中正欲老挑重彈,奏請欽宗移駕南下,忽有傳旨官進殿奏道:“啟奏聖上。太學生陳東求見。”欽宗聽奏,說道:“自太祖皇帝始,朝廷曆來重視士大夫們參政議政,既是有太學生求見,不可不見。宣!準許太學生入殿覲見。”
傳旨官遂傳令陳東進殿覲見。
陳東聞宣進殿,跪伏在地,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學生陳東叩見吾皇。
欽宗向下俯視,問陳東道:“陳生請求見朕,乃因何事?隻管奏來。”陳東自袖中掏出奏折,高聲說道:“本生有書上呈,請聖上過目。”欽宗轉視殿頭官道:“遞將上來。”
殿頭官自陳東手中接過奏書,複至台上龍椅側,將陳東奏書遞於欽宗趙桓。
欽宗展開奏書閱讀。奏書上寫著:
“太學生陳東泣血奏請:自太祖皇帝開疆拓土,傳九世於聖上。百餘年來,我大宋繁華於天下,何等錦繡,海外無不敬仰。然至太上皇時,先後有蔡京、王黼、童貫、朱勔、李邦彥、梁師成六賊,相互勾結,貪贓枉法,肆意妄為,迷惑聖聰,致今日外寇入侵,百姓慘遭塗炭之局麵。學生陳東以為,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邦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正值汴京危急之時,聖上當立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鼓舞朝野,奮起抗金,以保江山社稷穩若泰山。
……”
欽宗閱畢,大為欣慰。
這之前,欽宗為太子,蔡京等六賊多有不恭,特別是王黼、梁師成、李邦彥等奸臣佞賊,暗中運作,欲廢了欽宗太子之位,另扶三皇子趙楷為太子。原本,欽宗並不願繼位為帝,概是因為蔡京、王黼、童貫之流迷惑,迷惑聖聰,搞什麽聯金滅遼,以致金寇入侵,太上皇甩袖頭子走人,至欽宗於危險之地。對於蔡京、王黼、童貫之流,欽宗早已恨之入骨,欲治其罪,然礙於太上皇麵子,不好下手,今日有陳東上書,正好借此而除了蔡京、王黼、童貫等奸臣佞賊。
然而,當殿中,年老昏庸的蔡京、時任宰相李邦彥也在列。那王黼聽說早於太上皇亳州進香已經居家南遷,童貫也違背聖旨,隨太上皇南下,朱勔也滯留江南不歸,現在欲治蔡京、李邦彥之罪,恐打草驚蛇,驚醒了王黼、童貫,朱勔等人。
如此想著,欽宗對跪伏於地的陳東說道:“陳生所奏,朕盡知也!陳東且先退殿,朕自有主張,一定會給天下一個交代。”
陳東遂退出了大殿。
陳東退出大殿後,欽宗舉著陳東的上書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太學生陳東,急汴京防務所急,言汴京防衛之策,願以死保衛汴京,此情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太學生陳東尚且有如此之精神,各位卿皆朝廷大員,更應以身作則,領導好汴京防衛之事,確保汴京萬無一失。”
一班大臣皆高聲答道:“臣等竭盡全力,力保汴京穩如泰山。”
欽宗點頭道:“很好!很好!”
在大臣中站立的李綱,見欽宗如此說,心中甚是疑惑。陳東上書前夜,曾到汴京留守府,說他要諫劾蔡京、王黼、童貫、李邦彥、朱勔、梁師成六賊,現在欽宗手中拿著的陳東上書怎是關於汴京防務的?
李綱正在疑惑之中,欽宗說道:“李少卿負責汴京之防務,早朝後,李少卿留下,對陳東上書予以研判,其他卿可以退朝了。”
李綱見說,站著未動,其他大臣魚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