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皇宮夜宴

字數:5512   加入書籤

A+A-


    

    次日,中秋佳節!

    晚上,明月當空。

    街上大部分人的手裏都拿著燈籠,有條件的人家也都掛著一排排、各式各樣的花燈,河裏放著一隻隻河燈,天空飄著一盞盞孔明燈,五光十色,璀璨明亮;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華蓋雲集,當真是熱鬧非凡,毫不誇張地說大明的繁華盛世盡在眼前。

    嵐風特意告假一天來陪李倚湘,他此時換下了錦衣衛的著裝,換上了一身便裝;他們倆一起走在街上逛著;李倚湘一邊走一邊玩,聞到路邊賣香噴噴的月餅,就讓嵐風去買給她吃;剛出爐的月餅焦香誘人,輕輕咬下一口,外酥裏嫩,甜而不膩,裏麵還添加了各種果仁,口感豐富且層次分明,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個。

    李倚湘看到河邊有人玩放花燈,就拉著嵐風一起去買了幾盞非常漂亮的花燈,來到河邊一盞一盞的把花燈放入河中,讓花燈順著河水輕輕的漂走;河流裏飄蕩著成千上萬隻花燈,整條河流都燈光閃閃的,從遠處看來,猶如天上的銀河,璀璨而浩瀚。

    突然,一股清香飄來,李倚湘又拉著嵐風一起去喝桂花酒;三杯下肚,四周彌漫著一陣陣桂花的芳香,猶如身在桂花園中,每一口呼吸都是桂花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全身說不出的舒暢。

    嵐風被李倚湘拉過來拉過去,陪著她玩得不亦樂乎!嵐風也樂在其中,看著李倚湘盡興的笑容,這比自己去體驗還更開心;他帶著李倚湘繼續往下一處走去。

    皇宮之中。

    朱元璋在禦花園舉辦了中秋夜宴,邀請了當朝一些重要的王公大臣一起赴宴,其中就包括他的兒子覲王朱、燕王朱棣、遼王朱植,還有皇長孫朱允炆,以及‘潁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信國公’湯和等十幾位軍機大臣。

    羽林軍指揮使夏震川率領數千精銳,打起十二分精神,在旁護衛朱元璋以及各位王公大臣的安全。

    遼王朱植與羽林軍指揮使夏震川對了一眼,兩人神色詭譎,然後朱植就向朱棣走去,攀談道“四王兄,聽說你最近立了一個大功,救了京城幾千個百姓!想必又得到父皇不少讚許吧!”

    “哪裏!哪裏!”燕王朱棣尷尬的笑了笑道“都是我朱家的臣民,王兄我也隻是做了該做的事情。”

    “還是四弟你清閑啊!有空親自來京城送藥。”覲王朱自怨自艾道“我的藩地福建前陣子有倭寇前來滋擾,忙得我不可開交。”

    “區區幾個倭寇,又豈是三王兄的對手。”朱植想到這位三王兄也是久經沙場的悍將,奉承道“隻要王兄的一個彈指,必定手到擒來。”

    朱棣附和道“是啊!三王兄擺個空城計,自己在城樓上若無其事的彈琴,定能讓那群倭寇聞風喪膽,不戰而逃。”

    “嗬嗬嗬!”朱微微一笑“你們就知道拿我尋開心!”

    “三皇叔、四皇叔、十五皇叔。”朱允炆向朱棣他們一一作揖行禮,朱棣他們也一一回禮,然後問道“你們在聊什麽呢?那麽開心。”

    朱笑著應道“沒什麽?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快開宴了,我們過去入座吧!”

    “是。”朱允炆躬身道“皇叔們先請!”

    “嗯!”朱棣他們英姿颯爽的大步往宴席那邊走去。

    眾人紛紛入座,宮女們端著一道道精致的美味佳肴上桌,在明亮的圓月與一排排花燈的映襯下,莊嚴的皇宮也顯得格外熱鬧起來了。

    因為朱元璋是布衣出身,他不喜鋪張浪費,所以今日的晚宴並不是很奢華,除了喝桂花酒與吃月餅外,就隻是九道用豬牛羊製成的尋常葷菜,還有三道素菜。

    但今晚的重頭戲是螃蟹宴,宮女們端著體型碩大的螃蟹上來放在桌上;金黃的巨蟹冒著熱騰騰的蒸汽,清香四溢。

    朱元璋一聲令下,中秋夜宴就此開席,眾人拿起碗筷開始品嚐;一隻體型碩大的螃蟹,被考究的吃蟹工具‘蟹八件’打開,裏麵金黃的蟹膏非常飽滿,脂香四溢;腿上的蟹肉鮮嫩多汁,佐以酒醋,美味至極。

    酒過三巡之後,朱元璋覺得光吃酒肉有些乏味了,一旁的舞姬也早就看膩了,想搞些節目來助興,於是開口道“皓月當空,若隻是俯首於杯盤之中,豈不是辜負了今晚如此良辰美景。”

    ‘潁國公’傅友德抱拳道“皇上所言甚是!”

    ‘宋國公’馮勝也舉杯問道“不知皇上有何高見?”

    朱元璋平時最喜歡對對子,於是提議道“朕出一個上聯,眾皇子們都來對一個下聯吧!”

    他的提議沒人敢反對,眾人應道“請皇上出題。”

    朱元璋掃了一眼禦花園,突然想起陪自己征戰半生的戰馬,於是說道“朕的上聯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元璋掃視了一眼眾人,看著朱允炆道“允炆,你先來對吧!”

    “是,皇爺爺,允炆獻醜了。”朱允炆起身應道,然後就開始努力思索起來了,他看了看桌上的美味佳肴,然後看著一盤對答道“額,雨打羊毛一片膻。”

    眾人見朱允炆的下聯毫無氣勢,甚至有些庸俗,如此大煞風景,不知是他毫無才華,還是故意為之,而遼王朱植卻覺得朱允炆是故意為之的,他猜測朱允炆應該是不想蓋過朱元璋的風頭,因而才對出了一個氣勢全無的下聯,來彰顯朱元璋上聯的高明,從而討好他。

    朱植見朱元璋不喜形於色,於是起身道“父皇,兒臣也想到了一個下聯。”

    朱元璋應道“好,老十五,你來對吧!對得不好可要罰酒三杯哦!”

    因為是家宴,所以朱元璋就直接叫他們的排行了。然後朱植以他最喜歡的動物為引,對答道“是,父皇,兒臣的下聯是‘雪落鹿角兩支梅。’”

    這個下聯比朱元璋的上聯略遜一籌,但比朱允炆的下聯略高一籌,不知是不是他刻意為之的。

    朱元璋看著眾臣問道“諸位大臣覺得遼王的下聯如何?”

    眾大臣有的稱讚,有的搖頭,有的騎牆,有的既不稱讚也不否定,隻是低頭喝酒;朱元璋見搖頭的聲勢蓋過稱讚的,於是向遼王說道“你自罰三杯吧!”

    遼王抱拳道“是,父皇。”他自斟自飲連喝三杯。

    朱元璋見是從小的開始輪著來的,於是向燕王朱棣說道“老四,你也來對一個吧!”

    “是,父皇。”朱棣起身應道,然後沉吟了片刻,看著朱元璋的龍袍,對道“兒臣的下聯是‘日照龍鱗萬點金。’”

    這個下聯非常工整,而且其境界與之前的那兩個下聯不可同日而語,朱元璋聽後大喜,頻頻點頭稱讚“老四,你這個下聯很有皇家的氣勢,賜酒三杯。”

    朱棣躬身拜道“謝父皇!”

    一旁的宮女為燕王朱棣倒上三杯酒,朱棣笑著把那三杯酒一飲而盡。遼王朱植沒想到自己失算了,竟讓四哥獨占鼇頭,心中大為不悅。

    朱元璋見朱棣喝完了三杯賞酒,於是轉向覲王朱“老三,你也來對一個下聯吧!”

    覲王朱見朱棣的下聯太過高明,自己一時之間也無法超越,於是另辟蹊徑,請求道“父皇,兒臣不善於對對子,恐在眾人麵前丟人現眼,兒臣還是為父皇彈奏一曲最近新學的曲子吧!”

    眾人都知道覲王朱善古琴,與衡、益、潞三王,有‘四王琴’之說,他一張曠世寶琴‘飛瀑連珠’,被坊間稱為大明第一琴。

    朱元璋應道“好,朕準了。”

    ‘信國公’湯和微微一笑道“托皇上洪福,臣等有耳福了。”

    “多謝父皇恩準!”覲王朱向朱元璋拜謝,又轉向湯和謝道“多謝信國公稱讚!”

    “此曲名為《秋月照茅亭》,是東漢蔡邕所作的名曲,請諸位鑒賞。”朱在古琴‘飛瀑連珠’前坐下,調整身姿,雙手在琴弦上微微抬起,準備開始彈奏。

    突然一聲月皎碧波徐徐響起,猶如湖麵上的清風,從幽穀中蜿蜒而來,良夜寂寥,迢迢未央,獨坐茅亭,細語悠長,宛如在訴說著人心之緒,縹緲多變。

    琴聲一轉,仿佛進入另一番天地,幽雅的琴音時而舒緩如山泉,時而急越如飛瀑,時而低回如呢喃私語,時而清脆如連珠落玉盤,還時而恢弘如千軍萬馬、波瀾壯闊。

    一曲悠揚,琴音高雅,意趣深遠。靜靜聽之,似聞古人之音;過去、現在、未來,在千年轉瞬之間,在天地寰宇之中。

    孤月秋明,萬裏天涯;人與萬物相融,物我兩忘,道法自然;其心與道融,其意與神合,其趣與天地人和!

    曲終收撥,餘音嫋嫋,眾人意猶未盡,聽得入神的‘潁國公’傅友德,手中的酒杯突然掉落,‘嘭’了一聲,眾人才從這蜿蜒動聽的琴聲中驚醒過來。

    眾人紛紛拍手稱讚,朱元璋也毫不吝嗇溢美之詞,讚道“老三,你的琴藝又上升了一個境界,能讓千古之音猶如身臨其境,仿佛古今對談,讓人物我兩忘,很好,很好呀!”

    “父皇謬讚了。”朱躬身行禮,謙虛道“兒臣的琴藝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呢?”

    “嗯。”朱元璋捋了捋胡須,點頭道“不驕不躁,賜酒三杯。”

    “多謝父皇!”朱躬身拜道。

    看著朱喝酒,朱棣的目光有些異樣,因為自己從朱的琴音裏聽出了他的雄心壯誌,他的狼子野心;還有剛才在聽朱彈琴之時,覺得他的琴音跟自己的心緒不謀而合,都是潛心隱忍、耐心的等待著時機,以及對金鑾殿那張寶座的渴望;聽著他的琴音自己甚至都有了幻想,幻想一步步坐上龍椅的畫麵,這說明覲王跟自己一樣,也有爭奪天下之主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