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大一統·河套圍殲戰(二)

字數:4968   加入書籤

A+A-




    “大將軍,朔州軍參將裴雲到了。”
    甘銘眉頭一緊,不滿道:“大軍距離朔州城不過兩日的距離,他這時候來做什麽!”
    甘銘對裴雲莽撞的行為非常不滿,不過也不能過分,畢竟現在到了裴信的地盤,這裴雲是裴信的長子。
    “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一個麵目朗星的高大將領進了甘銘的大帳,單膝跪地拜道:“在下朔州軍參將裴雲見過大將軍!”
    “裴將軍請起,此次進軍九原以朔州為前線,辛苦裴將軍了。”客套話甘銘還是會說的。
    “大將軍,收複失地是軍人的天職,朔州七萬將士願聽從大將軍調遣!”裴雲回複的鏗鏘有力。
    “老夫有一事不明,軍報上已然告知朔州大軍不日抵達,裴將軍這時候過來卻是為何?”
    “大將軍,原本接到軍報之後朔州就開始備戰了,但是最近末將發現有些問題,不得不前來說與大將軍聽。”
    甘銘眉頭一挑,有些意外,錦衣麒麟和探馬軍司的日常情報他都有看,但裴雲的說辭好像並不是這樣的。
    “裴將軍,莫非是有什麽變故?”
    “大將軍,九原的北慕兵馬沒有動作,但是最近幽都、常山附近的東海人行為有些詭異。”
    “幽都?”甘銘頗為意外,裴雲駐守朔州,而麵對幽都的問題應該是成濟和王子異的事情,哪怕是裴信想插手也不合理,這是軍中大忌。
    “對,末將也是無意中發現的,前些時日末將查抄了城中與北慕人往來的賣國賊,從他們往來的文書中發現大量的軍械從宣府流向了常山。”
    甘銘猛地起身,宣府、大同多年未失守,這才讓北慕人和東海人投鼠忌器一直不敢強力南下,宣府的軍械出賣到常山,這明顯是有勾結,如果東海人出兵助力,對河套的收複行動將會是致命的打擊。
    “宣府軍參將是誰!”甘銘顧不上戰區責任的問題了。
    “白潯,”而後裴雲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道:“末將以為白將軍恐怕現在已經出事了!”
    甘銘倒吸一口涼氣,白潯是他的舊部,裴雲的猶豫他明白,不過從裴雲的話中能聽得出來他不相信白潯會叛國。
    “裴公和成公知曉了嗎?”裴公值得就是裴雲的父親聞國公裴信,成公則是邯鄲郡公成濟。
    “父親和成公那邊末將已送去書信,還未答複,末將有些擔心,所以就直接過來請教大將軍了。”
    甘銘點點頭,來回踱步,突然停住,說道:“裴將軍,收複九原,恢複河套的軍略是肯定不能動了,但是我們也不能任由事態發展下去,朔州軍既然暫時劃歸老夫指派,老夫就有臨機決斷的權力,你明白?”
    “末將明白,請大將軍下令!”裴雲不是傻子,家學淵源,裴氏更是傳承千年的世家,雖然比不了那些龐大的世家,但也是聞名天下,他大約猜到甘銘下一步的想法了。
    “現在問題是我們出兵九原的軍略北慕人一定是知曉了,東海人的動作就是一種威脅,裴公和成公都是軍中宿將,他們接到你的書信後一定會做出反應的,不過時間上可能會有延遲,所以為了保證我們進軍不受擾,一定要保住大同,裴將軍這次北上你就不要去了,撥調四萬朔州軍前去大同支援,一定要穩住,老夫希望你能理解。”
    裴雲毫不猶豫的拱手道:“末將謹遵軍令,大同參將陶非一向穩妥,大同目前應該是安全的。”
    甘銘點點頭,而後大聲喚親兵進來,事情有了變化就不能按部就班的行軍了。
    甘銘首先派人通知明聿提前對延綏五州發動進攻,而後通知西京的儲誠,他現在需要儲誠將關中所有的儲備軍調動起來支援明聿和自己,最後他命令大軍即刻拔營,他不打算進朔州城了,而是直插清水關,他必須要在北慕人反應過來之前拿下清水關,占據河口和大青山。
    “宣府的事情就擺脫裴將軍和陶將軍了!”甘銘鄭重的說道,而後頓了一下說道:“如果有希望的話還請二位將軍救白潯一命吧!”
    就在甘銘加速北上的時候,宣府的事情有了確實的眉目,比想象的要糟糕,白潯沒有叛國,但白潯的副將加監軍早就和東海人勾結在一起,這人的身份特殊貴重,也正因為這樣白潯才會著了道,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皇室外戚,太子的舅父河東薛氏薛亮。
    薛亮此人性情貪婪,與東海人之間也大多是金錢往來,薛亮為了一己私利軟禁白潯,這讓東海人興奮不已,現在的宣府與其說是重鎮,不如說是四處漏風,宣府軍中充斥著東海人的間諜。
    “好啊!朕的親家為了一點財貨竟然敢出賣國家!”蕭彧雷霆盛怒。
    太子全身發抖的頭伏地,太子在害怕,薛亮沒少給他進貢好處,現在的太子生怕上麵的父親盛怒之下將他廢了。
    蕭彧眼神冰寒的掃了一眼階下的太子,而後向蕭燁說道:“穎王,前線戰事在即,甘銘已經搶占了清水關和大青山口,他那邊不容有失,你立刻去太原,告訴裴信和成濟,不惜任何代價也要保住大同!”
    “父皇,甘大將軍的安排應該是能夠等到裴公和成公的援軍的,兒臣以為不如趁機對收複幽都!”
    蕭彧眼睛一亮,想了一下,問道:“你覺得和東海人決戰的時機成熟了?”
    “父皇,兒臣妄言,您相信甘大將軍能收複河套嗎?”蕭燁鼓足勇氣問道。
    “這是自然,甘銘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他一直隱忍至今才對河套動手,必然是有了絕對的把握。”
    “父皇,既然您相信甘大將軍的能力,不如咱們就趁機把戰事攪亂,您覺得如何?”
    “說下去。”蕭彧心神穩了下來。
    “父皇,現在東海人、北慕人都在動,那麽幽都的兵力必然空虛,成公和裴公的兵馬調轉槍頭向幽都進攻,那麽遼東的東海人一定會拚死救援幽都的,那麽青州那邊就有機會了,滕大將軍也能順利拿下青州。”
    蕭彧定睛看著這個兒子,搖了搖頭,不是他不認可蕭燁的想法,而是感歎這孩子成長如此恐怖,從延綏到青州,甚至是遼東,這麽長的戰線,這樣大規模的調動兵馬,即便是他自己也不敢如此。
    如今儲誠和端木陽都不在身邊,至於蕭寒和陳卓隻能參謀,不能決斷,這兩年被蒙琰壓得有些喘不過來氣,蕭燁的辦法或許是一掃陰霾的好機會。
    蕭彧直勾勾的盯著蕭燁說道:“穎王,朕且問你大同怎麽辦?”
    這是考題,也直接關係到蕭彧的最終決斷。
    蕭燁胸有成竹很是淡定的回道:“白潯將軍對宣府兵馬還是有威信的,隻需要薛亮的人頭還是薛氏的態度。”
    蕭彧笑了,薛亮的人頭早就不是他的了,至於薛氏的態度,簡單。
    “太子,你可有異議?”
    “兒臣立刻去辦!”太子嚇得滿身是汗,這時候什麽薛氏,就算是讓他殺了太子妃他都能幹的出來。
    很快薛氏就做出了反應,將薛亮開除宗藉,薛亮自知回頭無望立即投降東海人,東海人得以順利進入宣府,不過東海人沒有殺白潯,不為別的,白潯如果能投降可比薛亮有用多了,東海人一邊出兵大同和北慕人呼應,一邊勸降白潯。
    讓東海人意外的大同的抵抗非常的強烈,原本計劃十日內拿下大同,但裴雲和陶非卻將兵馬擺在大同城外一副決戰的態勢。
    而甘銘也沒有閑著,拿下清水關和大青山口以後立刻派出一支兩萬人的騎兵深入沙漠直插烏梁海,烏梁海是北慕的糧草所在地,雙方在烏梁海爆發了一場慘烈的戰爭,以大寧兩萬騎兵幾近乎全軍覆沒的結局得到了勝利,北慕人在烏梁海的糧草軍械被燒了個幹淨。
    同時明聿對延綏五州的作戰也在進行,北慕人對明聿不了解,以為明聿隻是駐防,不曾想明聿毫不按套路出招,一路北上,橫衝直撞,在秋汛到來之前接連收複四州,延綏五州這些年來一直是來來回回的,而明聿的辦法則是連坐法,每收複一州對城中的苟且的大族、商戶實行連坐法,屠家滅門是常有的事情,毫不顧忌這些人在朝中的警告。
    這一係列的操作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蕭彧也趁機整治了一些朝臣,大寧的朝廷瞬時變得清朗了起來。
    就在大同和東海鏖戰的時候,宣府也傳來了好消息,薛亮被秘密殺死,而後白潯聯合被囚困的兵馬發動兵變,旬日間就重新掌控了大半個宣府,現在輪到東海人難受了。
    一下子整個北境亂了起來,甘銘更是不顧損失的兩萬騎兵,硬生生的在秋汛到達之前將大軍前線移到大河以北,擺出背水一戰的態度。
    就在甘銘立大營在大河北岸的時候,大寧朝廷以穎王蕭燁為三晉、幽冀兩大戰區九軍督師抵達太原,抵達太原後蕭燁以強硬姿態繞過大同戰事直接向常山發起進攻。
    甘銘紮營以後立即展開對九原的攻擊,同時命令僅剩的三萬騎兵繞道固陽,北慕人一時大亂,對九原的防務出現了鬆懈,就在北慕人打算退出九原回援固陽的時候,進擊固陽的騎兵突然調轉回頭從背後殺入九原。
    經過兩天一夜的血戰之後,甘銘進入九原,北慕狼兵損失殆盡,隻有不到五萬精騎遁入沙漠。
    與此同時,明聿大軍抵近榆林城下,北慕人如同驚弓之鳥,隻是略微抵抗以後便匆匆退出,至此,延綏五州與河套地區全部收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