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篤定中原·會談(二)

字數:5167   加入書籤

A+A-




    距離之前定下的潁州會談的日子已經迫近,但是寧、宣之間誰也沒著急,顧言風等人原定的啟程日期一拖再拖。
    蒙琰返回漢陽後對顧清風以餘賡名義回複蕭彧的事情表示滿意,同時蒙琰還增加了一個補救措施,將蕭彧來信通報天下,並且言明中原無私事。
    公布了這件事情以後天下人議論紛紛,大寧士子在儲誠等人的示意下開始攻擊蒙琰不敢來金陵,意圖破壞和平。
    而大宣這邊的文人也開始組織對大寧的言論進行回應,大宣認為雙方是平等,應該以公平的態度相處,讓大宣皇帝陛下去金陵會談,這就是一種稱臣的表現,大宣斷然不能受此侮辱。
    一時間各種言論調調亂七八糟,雙方之間的較量已經開始了,就在爭論不休的時候,金陵的第二次邀約到了。
    “蕭彧倒是有意思,第二封邀約已經到了,你們海棠園和內閣有什麽看法?”蒙琰笑著問道。
    “陛下,大寧欺人太甚,老臣覺得沒必要再進行什麽會談,打就打唄!”餘賡見眾人不說話,他可忍不住,率先發話。
    “虎帥,不可,若是我們先出兵可堵不住悠悠眾口。”鄧崗反駁道。
    “那你們說怎麽辦?老夫是掌兵的人,老夫的意見就是打,贏了自然能堵住他們的嘴!”餘賡十分討厭這樣糾纏。
    “懷英,先把這第二封邀約給大家過過目。”蒙琰將文書甩給袁懷英。
    眾人傳閱後均是眉頭緊鎖,這第二封邀約說的大概意思是現在戰爭已經結束,餘賡作為軍方統帥不適合討論天下和平的事情,還是蒙琰親自來談是最好的,若是金陵不合適,可在潁州相見。
    “惟方今細務,皆待麵論,時之切,猶望君與惠然偕臨,則重問,方得速定,社稷之前途賴之。若君謂金陵未宜,可往見潁州,可以隨主之談兼辭,且兩下觀君,皆可與君對待。”
    誅心了,這封邀約的隱藏意思就是他蒙琰不敢與蕭彧會麵,這是赤裸裸的嘲笑啊!
    餘賡正欲發怒,隻聽方克明說道:“陛下,寧帝這是在逼您,萬萬不可著了他們的計。”
    “克明,第一封是你回的,現在朕若是不做回複是不行的,他們給我們下套,我們必須得接著,朕以為去一趟也無妨,潁州就潁州吧。”蒙琰倒是覺得沒什麽。
    “不可!”這回是陳之慶和顧言風同時站出來反對,兩人相視一眼,而後陳之慶示意顧言風先說。
    “陛下,您若是去了潁州那就是龍潭虎穴,而且潁州也是大寧所屬之地,您若是去了等同於大宣向大寧稱臣,此舉萬萬不可!”
    蒙琰看向陳之慶問道:“慶帥也是這個意思?”
    “陛下,臣與齊國公所慮一致,齊國公是我朝文臣第一,若陛下覺得被寧帝逼迫太甚,臣願意隨齊國公參加潁州會談,這樣的話我們的價碼也不低了。”
    蒙琰知道他的臣子是在擔心他,他自己覺得去一趟倒不是什麽大事,蕭彧不可能也不敢在會談時動手的,蕭彧雖然狠毒,但臉麵還是要的,再加上有仲柔蘭在,蕭彧絕不會動手的,見麵不過是蕭彧對自己的試探。
    “諸位,人家都這樣逼迫了,朕若是再不露麵總是說不過去的,對天下人也沒有交待,失了民心倒是朕的不是了。”
    這話一說,好家夥,所有人都跪拜了,這跪拜之禮早就被蒙琰廢除,這一跪倒是讓蒙琰不好堅持了。
    大宣朝堂上鬧哄哄的,金陵城的蕭彧卻在笑嘻嘻。
    “朕就知道蒙琰沒這個膽量,多年來他一直藏在他的部下後麵,不敢露頭,現在越發的膽子小了。”
    “陛下,老臣以為應該再添把火,把這件事燒的更熱,讓偽宣處在火爐之上,民心自然會倒向我們這一邊。”端木陽捋著胡須笑道。
    “嗯,陳卓,這件事你去辦,讓翰林院的人多多寫文章斥責蒙琰的軟弱,不過不必太太高我們,平淡就好,做的過了反倒是讓人懷疑。”蕭彧覺得這次的邀約太值得了。
    “陛下,這第二封回信倒是有意思,他們估計是覺得賭上顧言風和陳之慶兩人價碼就夠高了,老臣以為咱們應該趁勢再去一封邀約,讓蒙氏無地自容!”儲誠對蒙琰是有些失望的,他本以為蒙琰會毫不猶豫的過來,不曾想連續邀請竟讓他退縮了,或許這天下是蕭氏的了。
    端木陽異樣的眼神看著儲誠,心想這老東西夠毒的,都已經逼迫到這個份上了還要添一把火,這是要讓蒙琰徹底低頭認輸啊!
    “儲相,就按你說的辦,這次定然要讓蒙琰無地自容!”
    蕭彧興致衝衝的回到後宮之後將前朝的事情一一說給仲柔蘭聽,仲柔蘭也是頗為意外,她總得第二封邀約過去的時候蒙琰會應承的,但不曾想是讓顧言風和陳之慶全權代表。
    “你也不是真心要和他談,不過我奉勸你二哥一向喜歡留一手,你還是提前做好他願意見麵的準備,不然到時候措手不及就是你。”
    蕭彧很是鄙夷仲柔蘭的杞人憂天,說道:“他是絕不敢過來的,來了就是稱臣,他丟的起臉,他的部下可丟不起這個人,我已經給他發了第三封邀約了,事不過三,他的名聲完了,放心吧。”
    仲柔蘭聳了聳肩,說道:“我隻是提醒你,至於怎麽操作是你的事情,我累了,臣妾告退。”
    仲柔蘭不想和蕭彧起爭執,話不投機半句多,反正她該說的已經說了。
    第三封邀約在二月十九抵達了漢陽,大寧使者得意洋洋的態度讓大宣眾人非常不悅,餘賡當場就暴怒了,好在被蒙琰嗬斥退下了。
    大寧使者離開後,蒙琰沒有再大規模召集臣子,而是隻留下了顧言風、言瀾、陳之慶、餘賡、方克明和袁懷英六人。
    “第三封邀約來了,你們有什麽說的?”蒙琰沒好氣的說道,這蕭彧什麽時候變得這麽聰明了。
    “陛下,萬萬不可著了他們的道!”言瀾率先開口勸諫。
    “是啊!陛下,其心可誅!”顧言風附和道。
    “朕知道其心可誅,但是怎麽辦?在天下人眼裏人家已經放低了姿態了,再不去就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了。”蒙琰開始向自己的臣子求情。
    “陛下!臣等願意為陛下效死,但是陛下萬萬不能去潁州,這是咱們大宣的氣節!若有需要,臣願意一己承擔!”言瀾賭咒道。
    “呃,言愛卿,不至於此,不至於此!”蒙琰也嚇到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臣子竟然會以命勸諫。
    “陛下!燕國公所言正是我等所想,蕭彧不過是要讓陛下難堪,在天下麵前有個交待,我等願意拿項上人頭阻止這流言蜚語!”顧言風同樣的態度。
    蒙琰這些年對臣子一向是新任有加,這些臣子除了葉伯懷以外都給予了回報,這一次是他們的忠心,甘願為蒙琰效死,隻要他們承認是自己挾持了蒙琰的想法,這天下人至少會原諒蒙琰的猶豫。
    就在蒙琰為難的時候,顧清風鮮有的走到了殿前,隻見顧清風身著皇後祭天時的禮服大禮參拜道:“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寧帝脅迫陛下麵對麵商談和平事宜,陛下若是不去就是失信於天下人,臣妾願隨陛下前往會談!”
    顧清風一言震驚整個大殿,顧言風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自己的妹妹,他怎麽也想不到妹妹竟然會有如此的選擇。
    “皇後娘娘!您這是置陛下於險境!”陳之慶大怒道。
    “慶帥,請聽本宮一言,蕭彧未必敢對陛下下手,陛下將此事公布於天下,若是蕭彧對陛下下手,天下文人士子,乃至於軍中將士都會偏向我大宣,爾等為大宣盡忠多年,即便陛下有危險,本宮也相信你們不會分崩離析!”顧清風毫無保留,甚至是毫不顧忌的說道。
    “皇後之言,正是朕所想!朕相信你們!”蒙琰起身緩緩說道,就在顧言風等人準備反駁的時候,蒙琰抬手製止道:“朕知道你們擔心什麽,在朕離開之後太子監理國政,三師攜海棠園及內閣輔佐!”
    見蒙琰堅決,顧言風等人也不好再繼續反駁,陛下態度堅決,作為臣子就隻能也必須支持。
    “陛下,臣願隨您前去!”一直未言的方克明站出來說道。
    蒙琰微微一笑,說道:“可!”
    “陛下,臣請紅木兵符!”餘賡拱手朗聲請旨道。
    “哈哈哈!誰敢橫刀立馬,唯我餘大將軍!”蒙琰大笑說道,而後接著說道:“紅木兵符不夠,楠木兵符分四份,皇後、慶帥、太子及虎帥共掌之!”
    “陛下,您不帶臣妾前往?”顧清風驚道。
    “朕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你身為大宣皇後還要輔佐太子,不用擔心,朕與克明前往足矣!”
    “陛下!請三思!”眾臣跪拜勸諫。
    蒙琰笑道:“就這麽定了,你們下去執行吧,對了懷英,你來擬定回複內容,隻一句,蒙琰以平等身份為謀求和平願意前往潁州商談和平大計!至於用詞,你斟酌吧。”
    說罷,蒙琰轉身走向後殿不給眾人說話的機會。
    在大宣諸人的努力下,向金陵回複的文書在蒙琰抵達淮濱後才發送,而且在顧言風等人強烈要求下以鄭希、顧寧為主將五萬大軍前移至蔡州,同時言瀾以私命調言闕領一萬白澤衛隨行,本來蒙琰是不同意的,但架不住言闕堵在宮門口以死相逼。
    回複文書抵達金陵時,蕭彧驚了,他癡癡的說道:“誰能告訴朕,蒙琰為何突然同意見麵?!”
    眾人皆無語,就連儲誠都未想到蒙琰竟然敢現身見麵。
    “你們不是說蒙琰不敢來嗎?!說啊!”蕭彧見沒人答話暴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