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李二郎煉丹

字數:3236   加入書籤

A+A-


    前世身為軍工機械廠的工程師兼管理者,李敬最恨一些人胡說八道了。

    尤其在網絡小說上,會害死真正的穿越者。

    說什麽古代煉鋼技術不發達是因為爐溫不夠。

    煉鋼不單純是物理。

    用高溫把鋼鐵從礦石中擠出來。

    關鍵是脫硫,加碳,高碳鋼才是王道,含碳量和含硫量決定了生鐵,熟鐵的品質。

    含碳量從0.60至1.70,可以淬火和回火。錘、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鋼製造;切削工具如鑽頭,絲攻,鉸刀等由含碳量0.90至1.00的鋼製造。

    含硫量大於0.05,當鑄鐵都不合格。

    為什麽古代用木炭煉鋼的品質比煤炭好,那是因為他們煉鋼的時候,把木炭或者煤炭跟礦石混在一起燒,流出來的鐵水冷卻以後就是生鐵,熟鐵。

    木炭不含硫,隻要鐵礦石含硫量少,當然木炭起爐的品質好。

    當然,木炭溫度不夠,鐵礦石出鐵量少,也是硬傷。

    磁州的鐵礦,是煤炭和礦石一起在爐子裏焚燒。

    工藝之原始。

    煉爐之簡陋。

    那個含硫量,慘不忍睹,場外堆積如山的硫含量嚴重超標的廢鐵。

    留在場裏沒及時運走的少量熟鐵,含硫量也隻能堪堪合格。

    還特麽大宋最大的冶煉場。

    官辦直屬三司鹽鐵司。

    忍不住,又不好當著眾人吐槽的李敬,對著鐵廠就豎起了一個中指。

    、

    兩百人的馬隊,派出一百多,滅殺了五個金國斥候。

    卻沒有得到一個有用消息,金軍懂漢語的幾個都死了,最後一個什麽也聽不懂,問不明白,隻能拉到村民的墳頭上砍了腦袋。

    車隊多了三匹馬,還有一些馬肉,砍刀,弓箭。

    在兩個老鐵匠的帶領下,馬幫眾人在峰峰山區查看了很多朝廷的礦場,廢棄的煉鐵場所。

    最後進入一出有溪流,有懸崖的死穀,盯著懸崖和懸崖下的山洞,李敬走不動道了。

    立刻開始鋪排起來。

    狼性千裏可不僅僅要吃肉。

    亂世馬幫走千裏,也要殺山賊,護貨物。

    所以馬幫裏啥人才都有,維護大車的木匠,鑒定買鐵成色的鐵匠。

    跟馬幫混就了,染上了吹牛的毛病,一個個都覺得自己幹活麻利,內行專業。

    什麽活路一看就明白。

    眼下全傻眼了。

    都搞不懂李家二郎究竟想要幹什麽。

    又是在窯裏燒製坩堝,又是在旁邊溪流上架設水車。

    反正廂兵也好,馬隊把頭也好,都在他的指揮下,各司其職。

    幹活的幹活,運輸材料的,運材料。

    在然後,跟做夢一樣。

    看著李二郎煉丹。

    從來沒聽說過,煉鋼跟煮大鍋菜一樣。

    把廢棄鐵坊山一樣的廢料堆上的廢鐵弄來砸碎,往鍋裏麵倒,還要加什麽石墨粉砸碎,石灰石砸碎,雜七雜八的東西。

    爐子被兩個水車帶動的風機鼓的火大,順著山穀邊天然形成的煙道直衝雲霄,爐子裏上千度的高溫,山洞牆壁感覺都在冒煙,靠著都熟了,還要幹活,嚇死個人。

    推著高架子靠近燒製的坩堝,沾著石墨的鐵棍攪拌,渾身汗水濕透不說。

    感覺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都說君子不利危牆之下。

    兩百多人,一個個幹的膽顫心驚。

    這貨,怎麽敢這麽幹活。

    心驚肉跳,提心吊膽,一刻一刻的煎熬。

    總算是出爐了。

    用木頭做架子,搖搖欲墜抬著裏裏外外燒火紅的坩堝,青煙籠罩,仿佛隨時坩堝可碎裂,或者燒穿木架子,鐵水飛濺殺人。

    陳仁俊,吳談兩個自以為膽大的押正腳都在打顫,合抬的小坩堝仿佛重若千斤,根本邁不動步,要不是李二郎和兩個老鐵匠反應快,他們能把坩堝裏火紅的鐵水給扔地上。

    好不容易跟著兩個老鐵匠一起,把鐵水倒進泥沙和粘合劑做的模具裏麵,李二郎又把一口裝滿廢鐵,石灰石,石墨的坩堝放在架設在天然風洞的爐子上了。

    還要來啊?

    更玄的是,這貨作死沒邊了。

    天天都弄出些新花樣來,連老木匠,鐵匠也看不明白。

    分出一組人,木炭,火硝,硫磺碾壓成分,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