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沼澤村落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A+A-


    王月嬌回到馬家莊。馬新夫婦尋找馬鈞的下落一個多月尋不著,愁得頭發都白了。
    三人圍在一起傷心流淚。馬新悲觀道:“我本想下山後為馬鈞定門親事的,沒想到他卻失蹤不見了。”
    王月嬌安慰道:“我相信表哥還活著,一定會回來的。”
    馬新夫婦聽後心裏舒服了不少。
    馬新道:“我覺得馬鈞很可能還活在天台山,因為我問過看守山門的向強把總,他說從沒有看見馬鈞下山過。”
    馬新夫人同意道:“找鈞兒還得去天台山尋找,我得再去天台山找他。”
    王月嬌聽到舅媽要去天台山,關心道:“舅舅舅媽,反正我也閑著,商會聯絡廳我又回不去了。還是我去天台山吧,說不定能打聽到我表哥的音訊。”
    馬新感謝道:“謝謝月嬌,住兩天再去吧。”
    王月嬌在馬家莊住了兩天後,趕去天台山。
    且說戚英被金羽大鷹抓到高空中拉著飛。
    辛大郎看到鐵鳥飛到了九霄雲外,再飛也飛不高了,於是停止了上升,覺得這個高度摔死戚英足夠了。
    他得意洋洋大笑,終於可以殺死戚英報仇了,對戚英譏諷道:“戚英,從這個高度把你摔下去,讓你嚐嚐粉身碎骨的滋味如何。”
    戚英感覺胳膊快要被鐵鳥拉斷了,疼痛難忍用沙啞的聲音罵道:“倭寇,我要是摔不死定會天涯海角找你報仇的。”
    哈哈,辛大郎狂笑幾聲,憤怒道:“死到臨頭你還敢嘴硬,去死吧。”
    他操作機關,鐵鳥大爪鬆開了戚英。戚英從高空墜落穿透雲層而墜。
    辛大郎俯看戚英的人影掉進雲層裏消失不見了,得意哈哈大笑。
    戚英墜落的速度越來越快,摩擦生出來的風如同沙石刮在肌膚上一樣。他心想完了完了,這次一定要粉身碎骨了。
    戚英墜落在地,可能是背後有神助,他沒有摔落在硬地麵上,而是摔落在沼澤地的軟地麵上。
    超快的墜落速度使他把沼澤地砸出了一個大圓坑,身體完好無損地浮在沼澤地上。
    砸下來的瞬間,他清醒得很,看到身旁升起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一朵巨大的泥花非常壯觀,意料之中的粉身碎骨並沒有出現。
    他回神過來後發現自己陷入泥潭裏了。沼澤地看不到邊界非常廣闊,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也看不見一棵樹木。
    沼澤地非常幽靜,聽不到吵鬧的喧嘩聲,聽不到人們的講話聲,但可以聽到水鳥用翅膀撲水的聲音和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
    他既驚又喜,驚的是發現這世界上還有這麽大的一塊人跡不至的荒涼沼澤之地,喜的是自己沒有粉身碎骨活了過來。
    這是什麽地方的沼澤地呢?他好奇不已。
    很快他的好奇心就沒了,因為他發現他的腿被泥漿緊緊的吸附著,完全不能動彈。
    他拚命的掙脫泥漿對它的吸力,努力伸直脖子向前,試圖把後腿從泥漿裏掙紮出來,無奈發現越掙紮隻會讓他越陷越深。
    他精疲力盡了,大聲喊道:“有人在嗎?快來救救我。”
    沒有人回應他,他深感絕望,雖然沒有粉身碎骨而死但卻要餓死在沼澤地上,結局都是死,隻是換了一種死法。
    正在他絕望之際,聽到遠處傳來了一群鴨子的嘎叫聲,聲音由遠而近越來越響。
    他聽到了這群鴨叫聲中,包含著喲嗬的趕鴨聲,好像是有人在趕鴨子。
    他望著鴨群,驚喜地發現了一個人影。
    那人是位放鴨的農夫,頭戴竹笠,身穿灰土色的布衣,腳穿兩隻長長的木板鞋,手裏揮舞著趕鴨鞭,一邊趕鴨,一邊喲嗬叫。
    戚英喜出望外,沒想到沼澤地上還有趕鴨人出現,於是揮動著手臂高興地打招呼:“趕鴨子的大哥,快來救救我呀。”
    趕鴨人聽到有人陷在泥潭裏呼救,趕著鴨子走到戚英的身旁,好奇問道:“你是什麽人?怎麽陷在這裏?”
    戚英解釋道:“我叫戚英,被一隻大鳥抓到空中,然後又被它甩落,就墜落在這裏了。”
    趕鴨人看到戚英手臂上的傷口留著爪痕血印,關心問道:“你的手臂也是被大鳥抓傷的嗎?”
    戚英點頭道:“是的,差點被大鳥拉斷了手臂。”
    趕鴨人取下頭頂上的竹笠倒放在沼澤地上。戚英看他四十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多歲的樣子,麵相淳樸。
    趕鴨人自我介紹道:“我叫丁禾,是沼澤村的村民。這偌大的沼澤地呀荒無人煙,隻有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架設在沼澤地上,那就是我的村莊叫做沼澤村。我們村離這裏不遠,你躺倒竹笠上我拉你到我家療養吧。”
    戚英感動道:“多謝丁師傅,謝謝救命之恩。”
    丁禾和善道:“朋友不用客氣,助人為樂是應該的。”
    丁禾把鬥笠反著鋪在地,然後抱起戚英把他平躺在鬥笠上。
    鬥笠很大,可以放得下戚英半個身子。
    戚英饑餓勞累加上傷口潰爛,身體一直發燒,一躺下就不知不覺昏迷過去了。
    丁禾拉著戚英趕回到村莊,在沼澤上一邊行走一邊趕著鴨子。他的長板鞋能夠保持他的雙腳不陷入泥潭裏。
    鴨子撲棱著翅膀,嘎嘎歡叫著,搖擺地走在丁禾前麵。
    丁禾走了一柱香的功夫走進了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不大不小有上百戶人家。
    村民的房屋都架設在沼澤地上,都為木製和竹製的高架屋,整個高架屋的結構被幾根粗木柱支撐著。
    高架屋底部是騰空的,騰空的高度有六尺高。
    村民的高架屋大同小異。丁禾家的高架屋就是其中一座。房間布局是三間睡房,一間廚房加一個接待客人用的大堂。
    大門前麵就是一個大陽台,陽台邊沿有一條通到地麵的木梯。
    丁禾背起戚英上了高架屋。屋裏走出來了兩位女人,一位是丁禾的夫人,一位是丁禾的女兒。
    丁禾的女兒名叫丁香,十八歲的年紀,長得水靈水靈的。
    一張圓臉龐,一雙明亮的小眼睛,總愛一眨一眨地,閃耀著歡樂溫和的光,那小巧玲瓏的鼻子,微微向上翹著,一張不大不小的嘴,張在圓圓的臉上。
    兩人看到丁禾背著一個受傷的陌生人回來,急忙上前幫丁禾扶下戚英。
    幾人把戚英扶到一間睡房裏。睡房裏有一張木板床,床上鋪著蘆葦席。他們把戚英放在木板床上。
    丁禾出去采藥,丁香坐在床邊照看戚英。丁禾夫人去廚房灶台熬煮魚湯。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