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幫忙挖銀
字數:5156 加入書籤
李太監,趙文華和唐萱坐在戲台前看戲,一幫官吏作陪。
三人圍著一桌宴席,桌上擺著西湖醋魚、龍井蝦仁、片兒川麵、蝦爆鱔麵、南宋定勝糕、蔥包檜兒、東坡肉、藕粉等名菜。
趙文華敬酒道:「公公,千總請。」
李太監和唐萱端杯道:「大人請。」
三人一邊喝酒吃菜一邊品論戲曲。唐萱酒量有限,每人敬一杯後就不喝了。
趙文華有意把李太監灌醉一樣,給李太監敬酒不停。李太監喝得有點快,酒勁很快上來有點神誌不清了。
仆人扶著李太監去休息。趙文華笑嗬嗬問唐萱道:「對了,韓宵去哪裏了?我找他有事商量。」
唐萱微微一驚,你不是總想殺他嗎,是真找他有事還是想殺他?
她擺頭道:「韓宵被麗水知縣從牢裏放出來後就離開了我,現在不知道去了哪裏。」
趙文華認為她不放心在隱瞞,解釋道:「我真的找他有事,絕沒有害他的意思而是想幫他立功,你坦白告訴我他在哪裏吧。」
唐萱認真道:「我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呀。」
趙文華眉頭一皺臉露焦慮之色,著急道:「你得想辦法幫我找到他。」
唐萱好奇道:「一定要找到他嗎?」
趙文華點頭道:「一定要找到。」
唐萱回去後心想,鐵冠道士和韓宵有共同的軍雕。他倆一定能聯係得上。
鐵冠道士在天台山。唐萱想趕往天台山找鐵冠道士,轉而一想戚英和王月嬌都住在天台山,自己跑過去不受歡迎何必去呢,於是猶豫不決不知道要不要趕過去。
趙文華催逼道:「這事真的很重要,拜托唐千總了。」
唐萱感覺沒辦法拒絕了,隻好答應道:「行,我去找找他。」
唐萱離開杭州城後,一個人攀岩走壁,砍竹為筏,爬樹遊河,從山腳的小河漂流走,繞開了山路,然後攀岩而上,再穿越樹林,再走了一片荒地,然後到達路麵跨過了會稽山。
唐萱來到天台山。林大打開了山門。鐵冠道士聽到唐萱來了興奮不已,急忙趕到山門迎接。
唐萱猶豫不敢進去。鐵冠道士解釋道:「擔心啥,戚英和王月嬌都不在山上了。」
唐萱吃驚道:「他倆不在山上了?去了哪裏?」
鐵冠道士歎氣道:「戚英去救丁禾一家被趕到了大海。王月嬌去找戚英下落不明。」
唐萱不再猶豫跟隨鐵冠道士上山。兩人互相問候完畢,唐萱問道:「道長,你知道韓宵去了哪裏嗎?」
鐵冠道士驚訝反問:「不知道呀,韓宵不是和你在一起嗎?」
唐萱解釋道:「他被麗水縣知縣當作通緝犯打入牢獄。我救了他出來。
他擔心控製不了情緒找知縣報仇會影響我,就主動離開了我。
後來他救了義烏軍營的戚軍,然後就不知去向了,我派人找過他都沒有消息。」
鐵冠道士撫摸胡須驚訝道:「沒想到這個韓宵竟然離得開你呀。」
唐萱嬌怨道:「道長,你就幫我聯係聯係韓宵呀,說我有重要的事找他。」
鐵冠道士點頭道:「行,我這就叫喚出軍雕聯係他。」
鐵冠道士吹出木哨聲,不一會兒軍雕飛過來了。
唐萱寫好紙條交給鐵冠道士。鐵冠道士把紙條係在軍雕的腿上,然後撫摸軍雕的羽毛下令道:「好雕快去聯係韓宵。」
軍雕「嘎嘎」兩聲飛入空中去找韓宵。
韓宵和久久田子擁抱在上峰嶺的石頭上曬著太陽,周圍都是花團錦簇鳥語花香。:
軍雕落在韓宵
的身旁「嘎嘎」叫。韓宵坐起來驚喜道:「道長有信來了。」
久久田子坐起來抱著他的背,好奇問:「哪個道長?」
韓宵道:「你不認識。」
韓宵解開軍雕腿部的繩索打開紙條一看,竟然是唐萱寫來的信,說趙文華有事要找他。
他忽然發現自己樂不思蜀竟然忘記了唐萱,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久久田子好奇問:「紙條上寫了啥?」
韓宵驚訝道:「趙文華要趙我。」
久久田子不高興道:「不要理睬當官的。」
韓宵若有所思道:「如果是趙文華直接寫信給我,我當然不會理睬。
但是是阿妹寫信給我,說明這件事和阿妹有關,我不得不去。」
久久田子顧慮道:「你去了要是不回來呢?」
韓宵安慰道:「我們都在一起這麽久了,我怎麽可能拋下你不管?」
久久田子嬌嗔道:「那我要一起去。」
韓宵點頭道:「行,那就一起去。」
在久久田子變身術的幫助下,韓宵跨過了會稽山來到麗水縣。
韓宵去了一趟麗水縣軍營,見了吳惟忠和陳大成。
吳惟忠說道:「唐千總被趙文華邀請去了杭州城,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韓宵向兩人拜別來到杭州城找找文華。久久田子不能進城等在城外茶鋪裏。
趙文華看到韓宵主動上門找自己喜出望外,對韓宵熱情得不得了,又是酒席歡迎又是賞賜白銀的。
韓宵有點受寵若驚,著急問道:「唐千總來找過大人吧,她的人呢?」
趙文華回答道:「她已經離開了呀。」
韓宵猜測唐萱應該去了天台山在鐵冠道士那裏。
趙文華獻殷勤道:「韓兄弟呀,我非常佩服你的,你在江湖的名氣威望那是響當當的。」
韓宵對這些話不感興趣,冷淡道:「多謝大人照顧,既然唐千總不在,我有事要走了。」
趙文華挽留道:「韓兄弟別急著走,是唐千總叫你來我這裏的吧,既然來了當然是有好事商量的。」
韓宵好奇問道:「什麽好事?」
趙文華娓娓道來:「唐千總來浙江帶兵一年多了,還是千總這個官職,這種升官的速度有點慢呀。
既然唐千總是官場的人,晚升官不如早升官,我有辦法幫助你的阿妹升官。
你阿妹叫你來我這裏,當然是想你幫助她升官,這種事她哪裏好意思當麵對你說。」
韓宵覺得有理信以為真,問道:「大人有什麽辦法幫助我阿妹升官?」
趙文華嘴角上揚微微笑道:「現在華亭縣有一批埋銀需要挖出來,由於出海口被胡宗憲大軍鎖住了,汪直大軍出不去到不了華亭縣。
但是綠林軍可以通過慈溪縣這個缺口出去挖了這批白銀,然後被廣西狼兵繳獲送往京城。」
如果挖出來的白銀被官兵繳獲,就要全部送往國庫。皇帝的大內金庫也可以分一點。但是嚴黨官僚肯定沒得分。
嘉靖皇帝最初的理想是,鐵冠道士把守會稽山,戚英封鎖出海口,汪直大軍挖白銀,瓦氏夫人一路收繳汪軍挖出來的白銀。
皇帝的這套計劃可以把埋銀全部收到國庫,肥了國庫和大內金庫,嚴黨官僚一兩白銀都收不到。
這個肯定是嚴嵩不願意看到的,人家辛辛苦苦編寫《清流派埋銀花名冊》上十年,得罪了一大片清流派貪官,最後吃力不討好分不到肉肯定不幹的。
所以嚴嵩的計劃是,挖出來的埋銀都要出海運送,隻要不是被官兵繳獲的,就不用送進國庫。
所以汪軍挖出白銀後,胡宗憲並沒有立刻出兵搶奪白銀,因為胡宗憲是正規明軍,隻要繳獲了白銀隻能全部上交國庫,那嚴黨就沒有吃肉喝湯的機會了,所以埋銀隻能通過徐軍海運嚴黨才能吃肉喝湯。
當然嚴嵩是京城戶部尚書,國庫一直空著也不可能,最後肯定會分一點肉渣到國庫,前提是要保證嚴黨吃飽了才行,至於國庫能進賬多少,那都是嚴嵩說了算的。
這就是嘉靖皇帝和嚴嵩暗中較勁的地方。
可惜瓦氏夫人收不到聖旨,戚英被金羽大鳥抓走,鐵冠道士把守會稽山失去了意義不得不逃走。
所以這一輪君臣暗中較量,嚴黨完勝。
現在趙文華籌集不到三十萬兩白銀,隻好利用土匪去挖華亭縣的白銀,然後讓廣西狼兵去繳獲埋銀送到京城,解決大內金庫三十萬兩石頭的問題。
當然這個操作下來,趙文華是不可能分得到埋銀的,但可以完成替換大內金庫石頭的任務幫嚴黨交差。
至於那募捐籌集到的兩萬多兩白銀,趙文華一定會順手牽羊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