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炮轟龜船

字數:3686   加入書籤

A+A-


    因為大小炮彈落在龜船身上,炸出來的火焰把龜船包圍了,使得龜船看起來像個大火球。
    徐海下令停火查看炮擊效果。火焰散去,十艘龜船依舊漂浮在海麵上,而且看起來沒什麽損傷還沒有著火。
    徐海大驚失色拿起長杆望遠鏡查看,發現這十艘龜船外形怪異以前從來沒有見過。
    徐海招來陳東問道:「你以前見過這種船沒有?」
    陳東擺頭道:「沒有見過。」
    陳東招來赤井問道:「你仔細看看,戚軍這十艘大船倒底是什麽船?」
    赤井拿著望遠鏡仔細查看,回答道:「我聽說高麗國有一種大型戰船叫做龜船,是大明在永樂年間製造的,鄭和以後造船技藝就失傳,僅高麗國保存有二三十艘。
    我觀察戚軍大船的外形挺像海龜的,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龜船。」
    徐海不可思議吃驚道:「龜船不也是船嗎,我這麽多炮彈下去怎麽擊不沉它?」
    赤井猜測道:「會不會它的外殼包有鐵皮?」
    陳東對赤井一直都是不滿的,以前辛五郎得勢的時候,赤井沒有少欺負過徐家,陳東是打不過赤井,不然早就拳頭對付赤井了。
    陳東聽到赤井說龜船的外殼包有鐵皮,不管真假當即反對道:「你是腦子進水了嗎?船殼要是包了鐵皮那還不沉嗎?
    你主子辛五郎已經是階下囚了,你有什麽資格在這裏說三道四的。」
    赤井尷尬低下頭不再說話。徐海驅趕陳東道:「扯這些無用的幹嘛,回到你的戰船去。」
    陳東走後,徐海繼續問道:「對付這種龜船,有沒有什麽好主意?」
    赤井拿望遠鏡又觀察一遍龜船,道:「龜船的頂棚肯定包有鐵皮,龜船甲板下麵的船殼應該是木板,可以火攻甲板下麵的船殼。」
    徐海覺得有理,下令四十艘鷹船出陣前去火攻龜船。
    四十艘徐軍鷹船出陣進攻戚軍龜船。龜船有火炮對付大中型戰船沒有問題,隻要大中型戰船敢靠近,龜船的火炮很容易擊中它們。
    但像這種快速挺進的小鷹船,龜船火炮很難擊中它們,等炮管瞄準它們時,它們已經駛離到其他位置了。
    季金看到徐軍的鷹船快速來襲,下令躲在船後的三十艘戚軍鷹船出擊。於是兩軍鷹船正麵交鋒了。
    鷹船兩頭尖翹,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機動性強。四周用茅竹密釘以掩護,竹間留銃眼。
    主要火器就是火銃和火箭,也攜帶有虎蹲炮但最多一兩門,多了會影響鷹船的速度。
    由於鷹船的特點是小而快,所以注定攜帶的彈藥量很有限。
    徐軍鷹船出發時彈藥本就沒有滿倉,又加上剛才消耗了一半,彈藥餘量已經明顯不足。
    徐軍的鷹船排成五排長方陣進攻。戚軍的鷹船擺的是雁翅陣防守。
    兩軍鷹船對射,火銃火箭如一層火布鋪蓋在兩軍陣前。
    先是戚軍鷹船被擊沉五艘,然後是徐軍鷹船被擊沉八艘。
    最後戚軍鷹船被擊沉十四艘,徐軍鷹船被擊沉十八艘,戰績旗鼓相當。
    這個時候徐軍鷹船彈藥消盡了,剩下的二十多艘鷹船隻得撤退。
    戚軍鷹船趁機反攻追擊,一路又擊沉徐軍鷹船十艘才停止追擊。
    戚軍鷹船不敢靠近徐軍的主力船隊及時撤了回來。這一波交鋒下來,戚軍鷹船獲勝擊沉了徐軍鷹船二十八艘。
    徐海看到派鷹船突擊施行火攻的戰術不能實現氣憤不已,再次下令全軍炮擊龜船。
    徐軍對龜船又一頓狂轟濫炸。雖然龜船頂棚包了鐵皮但不是鐵做的,不可能經得起紅衣大炮和開花炮彈
    的長時間轟擊。
    開花炮彈本來就是鐵彈,鐵皮能一定程度阻擋但也會被炸穿。
    這一輪轟擊下來,十艘龜船的頂棚都被炸得拉垮了,都被炸出了很多破洞,其中有五艘龜船起火了,還有一艘龜船的船體開始傾斜要沉沒了。
    徐海望見炮擊有了一定效果高興得哈哈大笑。
    陳東急忙劃船趕來道:「少島主,我的船隊彈藥量不夠了。」
    「啥?」徐海恍然如悟,怎麽沒有想到彈藥的消耗量,急忙問道:「彈藥還剩下多少?」
    陳東回答道:「僅剩三成了。」
    徐海覺得不能總是這麽遠距離炮擊龜船,得靠近龜船包圍它們,然後派水兵爬敵船近戰,於是舉旗下令道:「全軍前進靠近敵船。」
    季金望見徐軍全軍前進了,記得戚英的八字提醒「敵進我退,敵退我追」,下令船隊後撤。
    季金船隊後撤和徐軍船隊保持一定的距離。徐軍追擊時仍然不忘記開炮。
    有一艘龜船因損壞嚴重無法撤退,戚英水兵棄船逃離。徐軍趕來後,這艘龜船已經有一半船體沉沒在海裏了。
    徐海看著這艘快沉沒的龜船得意道:「不是說包了鐵皮嗎,也扛不住我的開花炮彈。」
    陳東大聲喊道:「少島主,戚軍船隊一直撤退和咱們保持距離怎麽辦?」
    徐海大聲道:「隻管一路向北,隻要敵軍敢阻攔就追上去包圍。」
    陳東得令道:「是!」
    戚英一直在關注著戰事,得知徐海一開始是停下打海洋炮戰,現在不停下打海洋炮戰了,隻顧一路向北。
    季金怕被包圍又不敢真攔。如果放任徐軍水師這麽一路向北,徐海是有可能交貨完成任務的。
    戚英著急了,準備率領全部戰船追上咬住徐軍不讓它北上,這種方式就是要打殘酷的海戰。
    還有一種更好的方案,那就是俞大猷趕到襲擾徐軍大本營舟山島,讓徐海進退兩難。
    繼續北上交差可以丟失大本營,要是回來去救舟山島差事一定難完成,這肯定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但是這個方案需要俞大猷及時趕到,太晚了徐海就會選擇堅持北上交差。在徐海行軍中途的時候俞軍趕到那是最好。
    但是湯時茂那邊是什麽情況戚英並不知道,為了萬無一失隻得率領船隊全部出擊追趕徐軍打海戰。
    一場殘酷的海洋大決戰似乎難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