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藏銀安全

字數:4723   加入書籤

A+A-


                      王月嬌向戚英報告說,鐵冠道士在秘密燒信。
    戚英冷靜道“不用大驚小怪,道長和鐵門鏢局常有聯係,說不定是總鏢頭袁泰在給他寫信。”
    王月嬌釋疑道“好吧,我看見他神請緊張就多疑了,看來是我太敏感了吧。”
    戚英不放心去找鐵冠道士。
    鐵冠道士回屋後看到屋裏放著一碗熱魚湯,高興得端起來就喝,喝完後打坐午休。
    戚英敲門問道“道長有什麽事需要我幫忙嗎?”
    “沒有沒有!”鐵冠道士猜到王月嬌一定是把燒信的事告訴了戚英,不然戚英不會這麽快這麽巧過來找他。
    戚英推門進去,親切道“你別和我客氣呀,咱們都這種關係了,還對我生疏就不好了。”
    鐵冠道士笑嗬嗬道“那當然的,我有什麽事都不會隱瞞將軍的,咱們都是戰友情誼了,不會對你隱瞞什麽的。”
    戚英順著他的話問道“是的,最近你在和誰用軍雕聯係呀?
    韓宵在海門衛,你不可能和他軍雕聯係的,究竟和誰在聯係?”
    鐵冠道士緊張道“這個,這個,我真的不能說,但是對你來說不是壞事,我保證我保證!”
    戚英雲淡風輕道“你緊張幹啥,我會信不過你嗎?
    那好,我不問是誰在和你聯係,但要問清楚,你們的事和我有沒有關係?”
    鐵冠道士緊張流汗道“沒,沒……”
    “嗯,還想隱瞞?”戚英盯著他不放。他越緊張說明越有問題。
    話都聊到這個份上了,再隱瞞下去隻會造成戚英的誤會了,罷了,還是交待出來吧。
    鐵冠道士坦白道“行吧我也不隱瞞了,這事確實和你有關,希望你能坦白回答我。”
    戚英的視線從他身上離開不再盯著他不放了,製造輕鬆氣氛神情自若道“好的你問吧,我能回答的一定回答。”
    鐵冠道士直接了當問道“徐惟學運送出海的埋銀,究竟藏在哪裏?”
    戚英驚得一顫,沒想到鐵冠道士會問這個問題。
    這個埋銀消息可不能外傳出去,不然師父恒智和守在高麗朝貢倉庫的僧兵就危險了。
    戚英知道鐵冠道士是皇帝的人,如果把埋銀的消息告訴給他,皇帝一定會知道埋銀的下落。
    聖心難猜,誰知道皇帝會不會派嚴黨的人去收繳埋銀,那樣不是便宜了嚴黨嗎,戚軍將士將近兩年的辛苦不是白勞一場嗎?
    雖然這些埋銀最後還是要上交給皇帝和國庫,但不能從錦衣衛和嚴黨的手裏上交,因為白銀落入這兩股勢力的手裏,真正能送進國庫的不到三層。
    戚軍辛辛苦苦打仗兩年不就是為了解決國庫困難嗎,不就是為了延誤大明國運嗎?
    雖然結果會打擊嚴黨,那不過是順勢而為並不是第一目的,如果白銀送進國庫不到三層,那戚軍的付出有何意義?
    要上交隻能交給清官上交,或者由戚英和俞大猷親自上交,保證白銀能送進國庫。
    戚英無法坦誠回答鐵冠道士的問題,但也不想欺騙他,認真回答道“這個問題我沒有辦法回答你,希望道長能理解我的苦衷。”
    鐵冠道士愁眉不展道“可是我非要知道不可呀!”
    戚英猜到有人在催逼道長打探埋銀的下落,可能是皇帝也可能是其他人。
    為了不讓道長為難,戚英建議道“道長不要急著交差,可以用拖字決逃避的,
    反正你現在遠在台州戰場,你背後的主子也不可能威脅你。”
    “咳!”鐵冠道士歎氣道,“我理解你的苦衷,先這樣吧,要是我自己查出來了你不要怪我!”
    “我不同意你查!”戚英說完生氣地走了出去。
    戚英和鐵冠道士目的不一致遇到了矛盾,但遠沒有到撕破臉的地步。
    戚英擔憂埋銀的儲藏地點不安全,誰能保證鐵冠道士查不出來?
    而且有可能是幾股勢力都在查探埋銀的下落,有皇帝的錦衣衛勢力,有嚴黨的軍隊勢力,還有清流派的官吏勢力都在查探埋銀下落。
    比如清流派早就在查探埋銀的下落了。
    曾省吾是俞大猷的上司,得知俞大猷收複了舟山島,派程官吏去舟山島聯係俞大猷。
    俞大猷熱情接待曾省吾派來的程官吏。酒過三巡,程官吏問俞大猷,那些埋銀藏到哪裏去了?
    俞大猷回答說不知道。程官吏於是去問戚英。
    戚英得知來者是兵部侍郎曾省吾派來的官吏,於是備好茶熱情接待。
    戚英和程官吏見麵時互相寒暄一番,然後坐下喝著茶聊了一會官場話,最後進入正式話題。
    程官吏輕輕歎氣道“明人不說暗話,咱們都知道徐海運送了大批白銀出海,時至今日兵部侍郎曾省吾大人還不知道白銀的下落,整天愁得睡不著覺呀!
    你想想呀,這批白銀能幫助多少饑民能解救多少災民呀!
    曾大人為了幫皇帝分憂為了救濟災民,急切需要弄清楚這批白銀的下落,還望戚將軍誠懇交代呀!”
    戚英不認識曾省吾,哪裏敢輕易把白銀去向告訴程官吏,故作驚訝道“是呀,末將到現在也不知道白銀去向真是急死人了。
    都說徐軍有萬貫家財,我們收繳戰利品也沒有看到錢呀,你說氣人不氣人。”
    程官吏半信半疑起來,認真問道“徐軍運送白銀出海,你真的不知道那些白銀的下落?”
    戚英點頭道“真的不知道呀,所以我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程官吏疑惑道“那就怪了,汪直大軍挖出來那麽多白銀,不可能消失不見呀!”
    戚英話鋒一轉道“是呀,一定是他們藏起來了,隻有抓到了徐惟學送給朝廷審問,一審就出來了。”
    對的,隻要抓捕到徐惟學,什麽消息都能審問出來,到時白銀去了哪裏自然就清楚了。
    程官吏看到了希望請求道“將軍抓到徐惟學後請把他交付給我,我一定會把他送到京城的。”
    戚英微微皺眉不願意把徐惟學輕易交給別人,顧慮道“徐惟學可是頭等重犯呀,要是抓住了沒有水師押送很危險的。”
    程官吏放下茶碗,拍著胸脯胸有成竹道“這個你放心,隻要抓到了徐惟學,曾大人一定能弄到押送重犯的聖旨,請錦衣衛出馬。
    到時錦衣衛在陸地上押送徐惟學進京,試問誰敢阻攔?”
    好家夥竟然搬錦衣衛出來押送犯人!
    戚英聽到有錦衣衛押送犯人不好再說什麽了,隻好答應道“有錦衣衛押送,我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程官吏高興道“那我等你的好消息,等你抓捕到徐惟學後我再來押送犯人。”
    程官吏不逗留喝完茶就走人。戚英站在港口送別。
    如今徐惟學被俘,俞大猷和鐵冠道士都把戰績報告給朝廷了,清流派官員很快就會派人過來押送犯人了,目的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查探埋銀下落。
    清流派都在查探埋銀下落,難道嚴黨不查探嗎?
    再說嚴黨這邊,徐家敗局已定,嚴黨要翻盤不可能指望徐家勢力了,唯有找到埋銀地點搶奪白銀才是最後的翻盤機會。
    戚英平常沒有太重視埋銀的安全問題,因為嚴黨當時有機會在戰場上翻盤,如今戰場的機會沒有了,那麽埋銀的爭奪就會成為熱點,還有可能掀起腥風血雨。
    戚英意識到了埋銀安全的重要性了,如何保證埋銀的安全成為了重中之重。
    戚英想到此冷汗直冒,不得不想辦法保護埋銀了。行百裏者半九十,萬萬不能在最後一步出差錯。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