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混進奸細
字數:5313 加入書籤
戚英下令陳大成率軍奪取新河縣。新河縣還有五百名倭兵駐守。
哪怕隻有五百名倭兵,原新河縣縣令唐堯臣也不敢率軍去收複城池。
陳大成率領兩千戚兵去攻打新河縣。五百名倭兵直接棄城逃走了。陳大成收複了新河縣駐守在此城。
後來五百倭兵聯係上了辛大郎躲到了沼澤村,這樣辛大郎手下也有五百倭兵了。
戚英買下了謝公子送來的五台布飛車,謝公子駕駛布飛馬告辭離去。戚英揮手送別謝公子。
恒智回到久別的國清寺感概萬千,他當年是國清寺的方丈。
這一天陽光明媚,鳥兒在樹枝上歡快地歌唱著。寺廟裏的鍾聲悠揚地響起,吸引了許多香客前來祈禱和平。
鬆燈站在寺廟門口,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僧人身影,眼睛亮了起來,認出那個人是多年未見的恒智方丈。
恒智雖然年齡比鬆燈小,當年可是鬆燈的方丈自然認得鬆燈,那時兩人經常辯經,恒智更多是向鬆燈求問佛學。
恒智被白象襲擊後沒有再回寺廟,今天再回寺廟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兩方丈相互看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喜悅的神情。他們走到一起,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停止了。
他們相互詢問對方的近況,分享彼此的經曆。
兩人分別後,一個呆在五台山的寺廟,一個留在了天台山寺廟。他們都在各自的地方修行,心中的如來佛是一樣的。
鬆燈扶著恒智走進了寺廟,寺廟裏的佛像莊嚴肅穆,散發著寧靜的氣息。
他們在佛像前合掌默默地祈禱。他們感受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寧願,仿佛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在他們身上灑下了光芒。
倆人坐在一起,開始交流彼此的修行心得,談論著對佛法的理解,分享著修行的困惑和感悟。
對於他們來說,十年的離別就是修行。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啟發,幫助對方解決了許多疑惑。他們的對話充滿了智慧和溫暖,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他們的心靈深處。
倆人還一起參觀了寺廟的藏經閣。那裏收藏著許多珍貴的佛經,記錄著佛陀的教誨和智慧。
鬆燈方丈拿出新編的佛經交給恒智過目,恒智仔細地閱讀著佛經,感悟著其中的禪意。
他們被佛陀的智慧所折服,被佛法的廣大所震撼,他們決心更加努力地修行,傳承佛法為眾生造福。
倆人在寺廟裏度過了愉快的時光,但他們知道,他們的修行之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等待著他們。
倆人在寺廟裏重逢,不僅是一次久別重逢,更是一次修行的交流和啟迪。
恒智誇獎道:“鬆燈方丈為寺廟的發展與繁榮,為佛經的編修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鬆燈高興道:“謝謝方丈的誇獎。”
兩人互相稱呼方丈,反正都不在乎虛名。於是恒智就住在天台山了,這個地方本來就是他修行的地方。
這天恒智來到了隋塔頂樓的藏寶閣,戚英和鬆燈跟隨。恒智朝金佛磕頭行禮完畢。
戚英提到了金剛石劍,恒智按下牆壁上經文四個字“夢”、“影”、“露”、“電”。
金佛的肚皮打開了,恒智伸手拿出了晶瑩透剔的金剛石劍,高興道:“五台山的寺寶,無價之寶呀!
等我除掉辛大郎,我就能把你帶回五台山了,整個五台山都會喜氣洋洋。”
鬆燈高興道:“讓五台山的寺寶回家是好事!”
戚英義憤填膺道:“這次辛大郎使出軟骨鬆肌術逃跑了,我們沒有提前準備好破解它的泡沫,真是可惜了!”
恒智道:“他在台州地區出現了,應該不會走遠,咱們殺了辛五郎,他一定會想著報仇的,隻要他暴露行蹤就好了。”
戚英點頭道:“我會派探子搜尋他的。”
且說嚴世番說出秘密出完主意後離開了台州城。
趙文華思索怎麽把戚英引誘進八卦迷魂村,能引誘戚英進八卦迷魂村的隻能是他的家人。
於是趙文華派烏龜去找沒死的辛大郎。烏龜認識小花,因為小花是青樓女子,兩人早就熟悉了。
小花呆不慣沼澤村,幾天後跑到台州城青樓繼續做起老本行。
烏龜找不到辛大郎,跑到青樓去解悶看到了小花。
烏龜是小花的老顧客,知道小花是倭人,拉她進房間問道:“你可知道辛大郎藏在哪裏?”
小花回答道:“我當然知道啦,他和白象藏在沼澤地。”
於是小花帶著白象來到沼澤村。烏龜把自己的來意說清楚了,就是再想辦法除掉戚英。三個倭寇紛紛表示支持。
烏龜對他們隱瞞八卦迷魂村吃人不吐人的實情,欺騙道:“在台州地區呀有一個鬼村,這個鬼村平常沒有人進去的,因為陰氣太重,但都是人嚇人的。
我已經請倭國大軍前來包圍戚軍,你們隻需要把戚軍誘騙進鬼村就好。”
辛大郎問道:“鬼村的地址在哪裏?”
烏龜回答道:“在括蒼山的山腳,我帶你們去就是。”
辛大郎高興道:“行,隻要能消滅戚軍,你叫我做什麽都行的。”
烏龜講解道:“這次軍事行動的計劃是,咱們需要派一名奸細打入天台山,把戚英的女兒戚盼抱出來,然後引誘戚英闖進鬼村。”
辛大郎盯著小花問道:“你是細作營的人,以前是在翠翹手下混的,混入天台山有沒有問題?”
小花回答道:“天台山檢查嚴密,我這種年輕女子一個人上天台山一定會被盤查,
即使抱走了戚英的女兒,下山的時候又要遭遇查問,這麽一查,戚英的女兒哪能抱得走呀。
除非能派一群人上天台山,我好混在裏麵遮人耳目,下山的時候抱著戚盼也不容易被發現。”
白象誇獎道:“這個分析還是蠻專業的,不愧是翠翹手下的人。
有一群人可以考慮把他們趕上山,那就是沼澤村村民。
戚軍和沼澤村民感情深厚,不可能仔細盤查他們,要是正兒八經盤查沼澤村的村民,那不是顯示戚軍不放心沼澤村村民嗎?戚軍也會顧慮對客態度的。”
辛大郎點頭道:“言之有理,那就把沼澤村村民趕到天台山去,小花混入其中。”
小花問道:“如何把他們趕到天台山?”
白象噗呲笑道:“我帶一幫倭寇兵去嚇唬他們,他們隻得躲到天台山去了。”
小花點頭道:“這個主意好。”
烏龜高興道:“你們的方案不錯,需要我幫忙的地方我一定支持。”
白象問道:“現在不知道沼澤村村民搬到哪裏去了,這個需要傳令使幫忙了。”
烏龜點頭道:“沒有問題,我會調查他們搬到哪裏去了。”
烏龜回到台州城,趙文華命令各鎮官吏尋找沼澤村村民下落,結果各鎮都沒有找到沼澤村村民。
趙文華納悶不已,這幫村民跑到哪裏去了?
且說沼澤村的村民被倭寇騷擾後,全村搬離沼澤村去了天台山躲避。
明軍收複台州城後,沼澤村的村民離開了天台山,來到黃岩鎮鄉野的芳草湖裏定居。
湖麵靜靜地波光粼粼,遠處的山峰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在這片湖的中央,有一座獨特的村莊,這座村莊的房屋都是建在水麵上的木屋。
湖塘很大,進去湖塘需要劃船,村民在湖麵上建造了一個村莊,用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
他們建造了一座座木屋,將村莊建在了湖的中央。湖畔村莊的木屋都是用原木搭建而成的,它們散發著淡淡的木香。
這些木屋都是由村民們親手建造的,它們蓋在水麵上,仿佛漂浮在湖中。每座木屋都有一條小船停靠在門口,方便村民們在湖上行走。
這個湖非常清澈,水草豐茂,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弋著。
村民們每天早上起來,就可以在湖中捕魚,享受陽光的饋贈。有時候,他們還會在湖上劃船,感受湖水的清涼與湖風的拂麵。
每座木屋都有一個寬敞明亮的客廳,家具和裝飾品都是村民們自己製作的,在這樣的木屋裏生活,讓人感覺家的溫馨與寧靜。
村裏的每一幢木屋都是由厚實的木材搭建而成,懸掛著五顏六色的窗簾,顯得非常溫馨。這些木屋不僅能提供人們居住的空間,更是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樂趣。
村民們在湖中央建造村莊的能更好地利用湖水資源。他們種植了許多水生植物,利用湖水養魚、種菜,實現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他們還建造了一座水車,利用湖水的流動為村莊提供了省力飲水,讓村莊更加宜居。
不得不佩服沼澤村村民,真會找安全的生活環境,在湖麵上建造村莊,認為倭寇是真的不會再來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