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侵攻複土(十)先遣出擊
字數:3916 加入書籤
二月末,齊國派遣軍使傳來消息,齊軍將於三月二十日前後,正式對東線的瑣邑、鄄邑等衛國失地發動一係列進攻。
一方麵,是為了吸引狄人的主力軍隊,給西線曹、宋、衛三國聯軍的反攻提供便利。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給夷儀重新立都建國的邢國拓展戰略空間。
根據齊、衛、邢三國秘密協議,作為此次齊軍出兵的酬勞,東線收複的部分失地,將作為南遷而來的邢國的新疆土,從而使齊的附庸國邢國能快速恢複實力。
孱弱的衛國自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空間,再加上一心想要重新複國的衛君姬申,幾番討論後,此協議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不過確是作為密約,暫時不會對國庶們公開。
齊軍三月進軍的消息傳來,漕邑的衛國君臣上下自也聞聲而動,紛紛動員起麾下的兵馬士卒來。又是征發農兵,又是裝配戰車,整個營地瞬間變得繁忙起來,各處是點兵點卯之聲。
這般鬧哄哄的集結,就像節慶日趕大集一般,人多馬雜的。集結起來也是費時費力,快則需要五六天時間,慢則需要十天半個月,所有大夫的軍隊才能全部集結完畢,匯合成一支軍隊。
也隻有於正麾下養的是常備兵,雖然費錢費糧,但是軍伍日日操練,可謂訓練有素,而且根本不需要什麽集結時間,直接從軍營中拉出去就能一戰。
如今,連營中的新兵們都已訓練了三個月之久,整隻五百人的步徙軍隊已經初具威勢,正要拿狄人磨刀一試,以異族之血鑄就步徙營的威名。
前幾日,宗女姬春突然前來表白了心意,卻是被於正斷然拒絕了。如今聽說是日日以淚洗麵,就連許穆夫人都來問詢於正,可否做了對不起人家之事。把於正搞得非常尷尬,好生解釋了一番方才脫身。
卻也不時仍有其他宗女跑來為姬春撮合,甚至連弘毅大夫都有所驚動,跑來關心了一番。
大戰在即,於正不想被這些兒女情長所影響。
幹脆,也不等其他士大夫們集結完畢,他卻是先行請示了國君,讓自己擔任軍隊的先遣隊,為大軍前驅,先行出發探明敵情。
國君自也知道於正麾下的那一旅步兵不能以尋常步徙度之,想了想後,便也同意了下來,並將事先商議好的初戰目標告訴了他。
於是,於正便帶著自己的一旅人馬率先出發,雄赳赳氣昂昂地向著邊境的失地“浚邑”(今鶴壁市浚縣附近)進軍了。
浚邑為衛國的邊境重鎮,四野廣闊,築有城垣,城大如都,又有泉水穿城,原本乃是人煙稠密的富庶之地。
而今,經過異族狄人的洗劫和蹂躪,浚邑卻是早已不複往日的繁榮輝煌了,在狄人統治之下,邑中家家戶戶人人自危,哪還有心思進行正常的生產生活,隻能小心翼翼地活著。
浚邑民眾自淪陷之後,“南望王師又一年”,如今總算是聽到了些衛軍集結的風聲,不少人心中自是暗自歡欣鼓舞,甚至有所行動起來。
不過大戰將起,往往卻是民間先苦。
狄人為了備戰,卻是又一次橫征暴斂起來。一邊大肆征收衛國遺民們的口糧、甚至種糧充為軍糧;一邊又大征青壯,編成力夫、輔兵各兩千人脅迫從軍,卻無絲毫錢糧補助。
衛人國庶破家者極多,民怨再次沸騰起來。
於正自入衛地以來,軍隊是愈發地謹慎行進,每到一地,必先派出探馬先行查探。他知道,愈到關鍵時刻,愈要小心謹慎,五百人的步徙軍可說是自己的全部身家,若因一個不察而全軍覆沒,他卻是輸不起的。
好在民間心向衛國之人不少,於正一路上行來,卻是有不少人見了衛軍旗幟前來投軍的。他們或是家人被狄人所害,欲要報仇;或是為國家大義舍身而出,滿腔熱血。見衛國的軍隊終於再次踏上衛土,紛紛舍家紓難,前來投效,皆被於正編為了輔兵。
此番,於正卻是吃了先遣隊的好處,得了不少可用的輔兵相助。而且有了這些本地人的加入,也為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狄人軍情。
浚邑城中原有兩千左右的狄人,前些日子,東線告急後,卻是緊急調走了至少一半人馬,如今邑中真正的狄人不過千人左右。
但是狄人又緊急征集了兩千的輔兵、兩千的力夫,這一部分人野戰不行,但是若用來守城倒是個麻煩。
“諸位,大敵當前,計將安出啊?”大戰之前,於正照常跟手下的家臣們召開了軍議。
“主君,狄人雖號稱五千軍勢,但真正精銳乃是那一千狄兵,若能擊潰其部,其餘衛人輔兵、力夫自會潰散。”計察率先出言說道。
“然諸位誰可為我抵擋那一千精銳狄軍呢?”於正問著下首諸將,這些班底也算是經曆過戰陣,脫穎而出之人,他卻是放心將此重任托付的。
“主君,臣下願以長槍軍出戰,為將軍正麵破敵。”西門吉高聲請戰道,作為武臣的首位他自是要率先出列請命的,以為表率。
“主君,臣下也願往。”渠仰、元銳、施展等人紛紛出列請戰道。
於正見西門吉率先請戰倒也不感意外,其人練兵能力還是不錯的,任長槍軍主官以來,將四百兒郎也是的極為出色,很好實現了於正要求的長槍軍“不動如山”的要求。
“好,許你出戰。”於正看著愛將,應了下來,同時又吩咐道“西門吉,此次你做長槍軍的主將,率兩百人作為中軍主力。”
“臣下得令!”
“渠仰、施展,你二人作為長槍軍副將,各自統帥一百人,作為側翼。”
“臣下得令!”
“元銳,你率一百弓弩手作為後隊,掩護長槍軍行動。”
“臣下得令!”
“諸將聽著,我已命工匠營製了兩麵營旗,一麵上書‘不動如山’,一麵上書‘侵略如火’。此番戰事表現出色的行伍可得授此二麵大旗,並將部隊番號永久改名為‘山字營’和‘火字營’,而你們這些主官的名字也將隨著‘山’、‘火’二營永久流傳下去,萬世不滅。”
於正說著激勵的話,用“榮譽”提振著士氣。他相信自己的軍隊跟其它部隊不同,他要把他們一步步打造成一支視榮譽高於生死的軍隊。
其實他還準備了“水”字營的大旗,取“水無常形”之意,預備將此旗授予即將組建的情報司。
可如今最大的問題是,怎麽把狄人引出來決戰呢?
是的,雖然於正部隻有五百人,但以五百對五千,他們想的卻是把狄人引出來決戰,爭取一股殲之。
【作者題外話】想發一下形勢圖,幫助大家理解,不知道怎麽發,書友們有會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