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治政黑山(十)鑄幣孔方

字數:3650   加入書籤

A+A-


    

    於正畢竟是不是此時的土著,思維更加開闊,卻是立馬結合後世知識,想到了幾個解放生產力的辦法。

    一是建立類似後世托兒所、幼兒園,這樣的育兒機構。把太小還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小朋友們統一管理、照顧。如此,家中婦女的育兒負擔就減輕了很多,也就有更多時間可以從事生產勞動。

    二是工農分家,重新定位。把紅龍寨工匠營,定位為後世工業重鎮一般的存在,把生活在紅龍寨的人全部轉化為工人。如此,像耕田、砍柴等費時費力的農業活計,則全部交由其它各寨的人員去完成,以它寨之農業,養活工業寨。

    隻要給工人們足夠多的工資報酬,讓他們覺得做工的收益比種田高多了,相信他們也會逐漸樂於接受成為職業工人的。

    這兩個辦法,一個是把女性從家庭育兒中解放出來,一個是把勞動力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可說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於正把這個思路跟家臣們一說,眾人卻神色古怪,不僅一副聞所未聞的的樣子,還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比如元銳,他就擔心地說道“像這樣,把各家的孩子從父母身邊拿走,集中到一起撫養,這事未免也太有悖人倫了,恐為禮法所不容。”

    於正隻能解釋,不是真的要拿走,每天太陽落山前,孩子們還是要父母領回家的,隻是白天的時候集中在一起看顧而已,方便父母勞動而已。

    “這‘養育院’可以給幼兒們提供中午的食物,物資富餘的時候,甚至還可以提供免費的羊奶。”於正說道。

    為了讓人們更容易接受這個新事物,他不但要提供免費的看顧服務,而且還管一頓中飯,甚至有免費羊奶可喝,條件可謂十分的誘人。

    然而,這事還沒完全打消家臣們的顧慮呢,那邊對於工農分離之事,家臣們同樣提出了不少反對意見。

    華夏民族對土地愛得深沉啊,哪裏肯放棄土地成為職業工人,家臣們一致認為這事不可行,甚至弄不好會引起黑山民眾的。

    最後,在家臣們的堅持下,於正隻能選擇退讓,答應不采取強製模式推行。

    “也罷,此事不可用強,隻能以利導之。”於正對著家臣們歎道,心中苦笑果然,領先一個時代,有時也是很痛苦的。

    於正並沒有放棄他的想法,而是決定以經濟學為工具,讓市場帶著人們做出最合理的選擇,順便給古板的家臣們好好上一課。

    他相信,隻要做工的收益足夠高,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人們自然而然地便會湧向工廠,去賺取最大化的利益。

    到時候,婦女們為了做工方便,自然會把小孩送到學校去;農人在田地和工廠間也同樣會選擇工廠優先。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市場經濟,這才是當下最難的。

    當前黑山的經濟製度有些像後世的計劃經濟體製。因為沒有足夠的銅,所以在黑山內部貨幣的流通是非常少的,大多數人采用的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

    市場上的商品也不多,各個村寨基本都是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隻是偶爾會出來趕個集,買點鹽和布啥的。

    即便是於正的工匠營,工業生產的模式也是非常計劃經濟的。由於正給大家下一個具體的煉鐵的指標,然後計察便安排各地的人手前去做工。左林則監督工人們有沒有偷懶,安排每日的生產計劃。

    改革,必須改革!

    勞動人民必須內卷起來,這樣整個黑山才能更有活力。

    於正的第一步,便是解決貨幣流通的問題。他得讓市場上流通的熱錢變得多起來。讓廣大勞動人民家家都有積蓄,這樣才能進一步刺激消費。而消費則帶來更多的生產。

    以前做工也好、當兵也好,所獲得的報酬都是以糧食的形式來發放的,叫做“祿米”,畢竟糧食是這個時代最硬的通貨。這“祿米”雖好,但是不方便交易。大家都把糧食放家裏存儲起來了,誰來帶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於正首先想到便要建立自己的貨幣體係,以貨幣來代替“祿米”的發放。

    當然“銅”仍然是稀奇玩意,所以他隻能退而求其次,他要鑄造鐵幣,把它來作為黑山的獨有法定貨幣。

    於正記得華夏的曆史上,也是有很多朝代發行過鐵錢的。

    鐵錢自西漢始鑄,幾乎各朝都沿襲續之。西漢早期的半兩,王莽貨幣中的大泉五十和貨泉,南梁的五銖,唐時期的開元等等。私鑄鐵錢更是早於官鑄,早就出現在民間了。

    當然鐵錢也有許多問題,比如易生鏽等等,不過作為隻在黑山內部流通的臨時性貨幣,於正實在想不到更合適的替代品了。問題肯定會有,到時候再想辦法解決就是。

    於正把鑄鐵錢的想法和家臣們一說,又特別強調隻在黑山內部流通。這回,家臣們倒是沒有太大的反對意見。

    畢竟此時,無論鄭國、齊國、燕國等各國,都是各自鑄幣的,從形狀和分布上主要分為布幣、刀幣、圜錢和蟻鼻錢(鬼臉錢)四種。天下根本沒有統一的貨幣,甚至一些大夫在自己的私邑,也各自鑄幣。

    於正提出自己鑄鐵錢,在家臣們看來,這是主家強盛的一種表現,倒顯得很開心。

    “對了,主君,咱們黑山的鐵錢采用什麽形狀?”計察關心地詢問道。

    “圓形吧,正麵印上數值,反麵印朵花。”於正想到了後世的硬幣,不假思索回道。

    “如此,會不會太過複雜啦,而且廢料也多。”計察斟酌著語言,細心提醒道。

    “圓形幣的話,臣下倒是在它國見到過的,叫做圜錢。采用天圓地方之說,外麵圓形,裏麵是四方形。”端木容說道。他之前行商遊走各國,算得上見識廣博。

    “對啊,怎麽把孔方兄給忘了。中間空個四方格比較省料,而且便於用繩子串起來攜帶。”

    “行,那就按天圓地方鑄吧。按重量印上一文、五文、十文字樣,先鑄這三種幣值的鐵錢。”

    “是。”左林出列,再次接下了鑄幣的任務。

    “正麵印上幣值,反麵印上黑山。”於正補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