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對狄攻略(四)主動反擊

字數:3601   加入書籤

A+A-


    

    一番廝殺,至天色漸明方歇,黑山三家聯軍帶上營中的所獲戰利,以及數百的狄人俘虜,開始啟程回營。

    去除了馬掌上裹的皮毛、麻布,解開了套著的馬嘴,那都是因為夜間行軍怕驚擾了狄人而裹上的。如今既然勝了,卻是可以趾高氣揚,浩浩蕩蕩地回軍了。

    黑夜之中,也不知有多少狄人趁著夜色逃竄了,狄人下步行動如何,還尤未可知。不妨先回去好好修整一番,待探明具體情報後再決定下步如何應對。

    兩日後,山下邑大廳之中。

    一副簡陋的地圖,呈現在眾人的麵前。地圖上用箭頭標識出了敵我雙方的動向分析,用以判斷狄人的下步到底想要幹嘛。

    這份地圖乃是根據此時的抽象山水地圖,再加上探子的實地考察,以及匯合了於正傳授的作圖方法後,匯總而來的。

    於正一方的家臣見過這種作圖法,早已是見怪不怪,但是弘毅大夫的手下們卻是大受震撼。特別是聽了軍情司的分析講解,明白了各個圖標的具體含義之後,他們這些行伍之人自也知道此圖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敵我雙方的實力、雙方排兵布陣,已是一目了然,連接下來狄人的舉動也能借此推測一二。

    施展不理會驚歎連連的山下邑眾人,繼續盡職盡責地作著他的軍情匯報

    “從探子傳回來的消息來看,邯鄲的狄人被我們夜襲擊潰後,如今已大約收攏了三千左右的殘兵,重新縮回了中牟邑,目前正在從其它地方補充著兵力和糧草武器,短期來看不會似乎不會有什麽大的動作。”

    施展先給了眾人一劑定心丸,借著他繼續說道

    “另外,朝歌、安陽、邯鄲一帶的狄人也一如往常地再向戲陽邑方向集合,準備征討衛國五鹿的攻勢,卻是沒有另外調動的情況。

    所以我猜測,或許是狄人此番受挫之後,幾個部落內部有些混亂,如今正在重新調整部署針對我方的戰略,卻還沒達成統一意見。

    眼下正是我方可以把握的有利時機。”

    於正聽了施展的匯報後,又看了一會地圖,比對了半天,這才發言道

    “你分析的有道理,狄人經此一戰後,兵力損失近半,士氣大沮。此時的組織必定十分混亂,沒有十天半個月的整兵,根本形不成戰鬥力,這一段時間便是我們的良機。

    我們絕不能白白浪費了這段難得的機會,我們也要主動出擊,禦敵於外。”

    於正雙手在地圖上指點著,突然手指對著地圖上一處城邑標識的地方停了下來“臨慮邑(今河南林州市),這處城邑離我們黑山地帶最近,平常各國上山買紙的商人沒少受此地的狄人盤剝。城池雖不算大,但是人口和財富還算富裕,不如就以此為契機,掀開我們反攻的序幕。”

    臨慮邑就在太行山腳下平原地帶,離著幾人的黑山地帶不遠。城邑的規模並不算大,又是窮鄉僻壤,人文也不出色,不過單從麵積以及人口數來說,卻比得上一些中等城邑。

    弘毅大夫卻有些擔心地說“臨慮邑畢竟是一方城邑,狄人在知道我們就在附近的情況下,是絕不可能放鬆防衛的。如今駐守的狄人也有千人的規模配合此次征討又提前募了千餘的仆從兵,有這兩千人把守此城,隻怕我軍要拿下此地傷亡不小。”

    於正的軍隊已經數次跟狄人交過手了,對敵方的戰力也有所了解。那些狄人卻有一些勇武之能,但臨時征召起來的衛人仆從兵,向來與狄人離心離德,沒有經過完整的訓練,隻是臨時以拉壯丁的方式征集的青壯,戰鬥力是相當差的。隻要狄人一潰,他們卻是跑得更快。

    西門吉將這一情況也詳細講述了,告知大家臨慮邑內的主要戰力還是以狄人為主,其餘皆不可慮。

    第二日,黑山聯軍便正式向著臨慮邑的方向進發,邑外的數十裏的平原之地,早已遍布了雙方的探子,相互間不斷發生小股摩擦。

    臨慮邑的狄人邑守趕緊派出手下向臨近的大邑安陽邑和朝歌邑求援,另一邊則繼續大發民夫,拆了城內民房取出木料,以作滾木之用。

    緊張的氣氛,也讓邑外的鄉野之人並各國的行商也不斷往城邑內跑,畢竟有城牆保護還是安全一些。

    第三日,黑山聯軍便抵達了臨慮邑城下。

    視線中的臨慮邑城牆不過、米高,寬也不過米左右,的確稱不上堅城。但城牆之上密密麻麻站滿了守衛的狄人和仆從兵,守禦的各種滾木、擂石、甚至金湯(糞汁)等也堪稱完備。

    古代的諸多城池因為一開始的規劃規模比較小,人口增加後又不得不增大城區的麵積,因而形成了內外城的布局。

    通常來說,後續擴建的外城一般因為麵積大,城牆更加低矮一些,防禦能力會較弱,而內城的防禦能力卻更加強悍。

    臨慮邑也是如此,外城是零散的居民區和商業區,城牆也隻有一丈半高(周代,一丈合今),但是內城卻是有近兩丈高的城牆。畢竟內城除了官府所在外,也是權貴們居住的地方,防護能力自然要比外城強悍的多。

    “傳令下去,全軍準備攻城!”於正沒有過多的遲疑,很快就對手下步徙們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於是,隨著命令的正式下達,黑山軍的步徙們紛紛行動了起來。因為此地離著黑山大本營不算遠,所以一些攻城的器械卻是早有準備,不用臨時建造,這無疑給攻城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之前俘虜的幾百狄人也被押上了陣前,他們被逼著衝陣,去填平城牆下的那道護城河,以及消耗一波城上敵軍的箭矢。

    狄人身後,則是一千拿著木盾牌的輔兵,他們需要真正經曆殘酷的戰場才能成長。再之後則是一千裝備精良的正卒,他們仍是絕對的主力。輔兵的衝鋒可以真正試探出城內防禦的虛實,尋找薄弱點,為正卒的進攻打下基礎。

    那一千農兵於正雖也帶了,卻全部留在了後陣。別人喜歡拿農兵當炮灰用,但於正卻舍不得,這些人都是上好的勞動力,可以給他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就此死在這裏。

    “都動起來,手腳都麻利些,你們這些狄蠻子趕緊扛起沙包來,敢偷奸耍滑的,不等城上的箭矢,老子先結果了你們。”

    後麵監陣的輔兵隊長們惡狠狠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