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黑山革新(四)惡性案件

字數:3408   加入書籤

A+A-


    

    時間荏苒……

    五月,在晉國的情報司人員傳來消息,晉國派出裏克、荀息兩位大夫率領大軍會和了虞國的軍隊一起攻打了南北虢國,並且順利奪下了下陽(在今山西平陸北)之地。此次戰役,晉國滅亡了依附南虢國的北虢國,大勝而歸。

    (南虢國乃是西虢東遷河南三門峽一帶,重新立國,史稱南虢國,定都上陽。北虢國即被鄭國滅亡的東虢國,被周平王重新複封於下陽重新立國。前文鄭國曆史中有提過。)

    因為路途遙遠的關係,所以三月的戰事,於正到了五月才拿到完整的情報。

    於正聞聽消息,卻是好奇地追問情報人員道那虞國呢,怎麽虞國沒有被晉國滅亡嗎,沒有“假道滅虢”順便滅虞之事?

    然而卻是得到了探子肯定的回答。虞國如今跟晉國的關係可好著呢,晉國國君送給了虞國國君上好的寶馬和美玉,兩國格外親善,已經結盟,怎麽會被晉國滅亡呢。

    於正心下大感驚愕,難道曆史又發生改變了?

    這卻是於正記錯了,晉國假道伐虢總共借了虞國兩次道,此為第一次。而虞國卻是在第二次假道伐虢,晉國滅亡了南虢國後,在回程的途中才順勢滅了虞國的。

    所以於正想要趁著虞國滅亡,從而獲得“秦五子”之一的百裏奚大夫的美夢卻是破碎了,恐怕這事他還得等上個兩三年。

    隻能讓情報司繼續盯著晉、虢、虞三國的情況,同時一部分人員往周王畿和鄭國調遣。

    此時,黑山上卻發生了一件惡性的治安事件,導致民怨沸騰,於正不得不親自出馬處理此事。

    黑山軍之前夜襲行動中俘獲了六百餘的狄人俘虜,攻城戰中派使他們去填護城河死了一些,火燒內城的戰事中則又俘獲了一些,如今總計有近五百之數。

    於正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將他們安排在黑山的兩處礦場內罰為苦力,采煤采鐵用來贖罪,規定五年之期後便還他們自由。雖然辛苦了一些,又沒有工錢可拿,但是每日的溫飽還是有所保證的。

    然而,前幾日鐵礦場看守的一次疏忽,卻導致有五名狄人苦力集體越獄而出,跑到了附近的一處村寨內,奸汙了兩名年輕婦女,頓時引起了民憤。

    春秋時期,其實並不像後世那樣對女子有著非常嚴格的禮教約束,而衛國的民風更是“靡靡”。或許是由於殷商故地,有前朝風俗遺留的影響,《禮記·樂記》記載“衛音趨數煩誌……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總的來說衛國人對男女之事在各國間是公認比較開放的,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情投意合,而不是奸汙。這對絕大多數女性而言還是難以啟齒、極其羞辱之事!

    於正來衛國這麽久了,對衛國的民風也有了一些了解。衛國詩歌《桑中》一詩中寫道“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就表現了青年男女間的熾烈愛情。在茂密的桑林中,年輕的男男女女們談天說地,一邊唱歌,一邊勞作,多快活啊。

    這種所謂的“開放”,絕不是後世某些文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提倡的“性解放”,倒是有些苗族的拉郎配的意思。

    為了提高生育率,每年鄉寨之中都會給年輕的男女們舉行“相親會”,或者選在河邊,或許選在桑地之中。而年輕的女孩子們也是非常勇於表達愛意,知道自己的幸福要自己把握,好小夥不爭取就被別人搶走了。所以有一些求愛的詩篇,甚至主動去“拉郎”表達愛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這種行為可以理解為主動,但是被解釋為開放其實有些過了,而野合更是少之又少。有些人還認為孔子是“野合”後的產物,這卻是胡說八道了。

    於正雖然是後世之人,此時的民風有異,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對於之事,他本人更是深惡痛絕。

    於正問了監察司掌管民間訴訟的樊圍,此事該怎麽處理。

    樊圍道,一般這種事有兩種解決方案,要麽是雙方達成何解,和平處理,女方認下了此事,嫁給男方為妻,不再追究;要麽是男方罰做刑徒,去做開山采石一類的苦力,生死不論。

    於正聽了這兩種方案卻是連連搖頭,這怎麽行。這第一種,是將受害者繼續推到迫害者手中,豈不是助紂為虐,他可不會幹這種事。至於第二種,這幾個狄人本來就是苦力刑徒,這不等於沒懲罰一樣嘛。

    難過會民情激憤。

    於正之前治理民事,采用的是順其民俗的方法,這樣能最大程度不引起民眾的反感之心,這卻是用的齊魯昔日的故事。

    西周初年,分封各國。文公的兒子伯禽受封魯國,去了三年以後才回來向周公匯報施政情況。周公問他為何如此遲晚?伯禽說我在魯國大興改製,變其風俗,改其禮儀,要等三年才能看到效果,因此遲了。

    而太公望(薑子牙)受封於齊國,僅僅五個月就回來向周公匯報了施政情況。周公問為何如此迅速?太公說我簡化齊地的儀節,一切從其風俗去做,所以很快。等後來周公聽了伯禽匯報政情很遲之事,便歎息說唉!魯國後代將要為齊國之臣了,為政不簡約易行,民眾就不會親近;政令平易近民,民眾必然歸附。

    於正之前在民事上用的便是“平易近民”之策,然而就此時來說,似乎並不合理。

    經過此次事件,於正覺得既然黑山執政的根基已穩,也是時候頒布一些更加嚴厲的民事新法了!

    於是,於正讓人將那五人中參與罪行的三人押上堂來,當著他們的麵宣布了懲罰措施。

    於正對著三人鄙夷地言道“今後,凡我治下發生奸汙之事,皆從三人之例,施以腐刑,讓他們去做個寺人。而且勞改苦力之役不得免,傷勢痊愈後,繼續去礦上開石。”

    寺人,就是被閹割的男人,為宮中侍禦之宦官,春秋時各國已經普遍設置。

    【作者題外話】修了兩處小bug,前文“下士”授田的規模有改動,施展在晉國坐鎮也有改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