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中牟攻略(十)如何突圍

字數:4159   加入書籤

A+A-


    

    薑小白成功即位為齊侯,且在管仲等齊國五子的輔佐下成就霸業,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不少中原諸侯都膺服其下,想要報譚國之仇變得更加難了。

    譚家父子對齊國的“尊王攘夷”旗號卻是嗤之以鼻,認為這是齊侯的詭計,畢竟譚國同樣是姬姓諸侯國,乃是西虢侯虢仲之裔,卻無故被滅。

    六世西虢侯其三弟名懿者,因討平東方諸侯之亂有巨勳,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農列侯爵,今封卿於譚列子爵矣,再立殊勳乃複侯爵”,於是周穆王封懿公於譚,建立了譚國。

    譚國一直對邊上的齊國執禮甚恭,譚國國君在行事方麵都格外的謹慎,生怕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所以齊國國內諸公子爭位,譚國也不敢參與其中,公子小白奔譚,譚軍不敢納,誰想卻得罪了日後的齊桓公,以“無禮”的罪名前來討伐。也不許譚人納金贖罪,而是直接侵吞了整個譚國。

    此般作為,譚人如何肯服。譚家幾兄弟商量後,卻是由夏入狄,希望借助狄人的力量來報這國仇家恨,將齊侯拉下霸主之位。

    譚父膝下,譚家共有三兄弟,大哥出仕鄋瞞部,二哥出仕甲氏部,而譚朝宗自己則出仕留籲部,雖然三人在各部中的地位有高有低,但可以說長狄聯盟的三支最強部落皆有了他們的聲音。

    此次,為了徹底解決內部的黑山衛人叛軍,留籲首領僑司還特意派出了譚朝宗隨軍出征,為主將出謀劃策,誰知眾人還沒到中牟邑呢,局勢卻落到了這般不可收拾的田地。

    “譚君,如今形勢該當如何?還請譚君指教!”

    副將阿若也清楚身旁譚朝宗的情況,此人是諸夏人,雖是異族但很受首領的喜愛。是個善於出謀劃策的智士,首領曾誇他的話是“金玉之言”,看看這形容,話跟金玉一樣貴重,怪不得一路行來,他的話一直這麽少。

    副將阿若言道“如今我軍隻有一千五百左右的敗卒,而山下至少有三四千的黑山軍,且從今日交戰來看,對方兵甲精良,訓練有素,戰鬥能力根本不在我們狄人勇士之下。

    而我們隻有這座不算高的小山丘可以堅守,雖也在山中找到了一條小溪,飲水不是問題,但軍中糧草稀少,那些受傷的戰馬屠殺了也隻能吃個三五日。若是要再堅持下去,便隻能宰殺那些健康的馬匹了,可若是連它們都殺了,我們又怎麽作戰,怎麽突出重圍呢?

    譚君,你向來足智多謀,如今將軍昏迷不醒,更需你來拿個主意。是趁著夜色突圍還是如何?”

    阿若話雖說得客氣,但焦急的語氣中未嚐沒有逼迫的意思。

    譚朝宗如何不清楚現在己方的虛弱情況,他抬頭望向山丘下四處包圍著的黑山軍營寨,低聲喃喃道

    “黑山軍大勝一陣,卻沒有趁勢追殺,反倒是像故意一般,將我們往這處小山丘趕。再者,黑山軍在山中立寨,必然是走慣了山路的,這區區山丘,想來是攔不住他們的,可偏偏他們就在山腳下安營紮寨了。其三,天氣連旱數月,山中樹木幹燥,若是黑山軍趁此放上一把火,我等安有命在,然而他們也隻是圍困,沒有下一步的動作。

    若說一次是巧合,兩次三次便是有意為之了。看樣子黑山軍的目標卻不是我們這支殘軍,而是要以我們為餌,引出中牟邑中的守軍。好個一石二鳥之計!”

    “啥,這些衛人狗賊真是陰險,竟然能想出這般惡毒計策來。譚君既然已經看破,不知可有化解之策?”

    “沒有。”

    譚朝宗簡單兩字回絕,勢不如人,叫他如何謀劃。

    反觀於正這方,幹旱已久,可以用火計,是“天時”之便;黑山軍善於山地行軍,而狄人善馬,是“地利”之便;黑山軍大勝一陣,士氣正旺,是“人和”之便。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黑山軍三者皆占了齊全,譚朝宗如何能有翻天之策。

    副將阿若沒想到譚朝宗這麽言簡意賅的話語,一時倒有些語塞,許久才回過神來說道“本來我確有派出使者向中牟求援之意,如今譚君這麽一說,倒是不用浪費人力掩護使者突圍了。”

    譚朝宗卻言道“今日一陣,黑山軍俘獲了我方不少俘虜,難免有人為了求生而投效過去的,到時候即便我們不派使者求援,黑山軍也能用間。”

    “那我們可以派出使者向中牟邑示警。”

    譚朝宗不置可否,轉過頭來看著副將的眼睛,幽幽言道“然而如此,中牟邑雖然得救,但我們這些殘兵卻要被困死在這無名小山上了。”

    “你的意思是……”副將阿若不解其意。

    “也隻有黑山軍去圍殲中牟邑的援軍,我們才有機會尋找守衛薄弱處,突圍而出。”

    “可那是來救我們的援軍,我們卻要利用他們拖延黑山軍,自己逃跑,這未免也太……”

    譚朝宗卻先一步強勢說道“不錯,黑山軍以我們為餌,我們則以中牟的援軍為餌,此計雖然狠毒,但卻是我們唯一可以活著出去的機會。”

    副將阿若仍不放棄地說道“或許我們可以配合中牟的援軍兩麵夾擊黑山軍,兒郎們經過修整也還能一戰。”看著眼前的這個謀士,他心中驚訝不已,誰想此人文質彬彬,竟然是這樣的狠毒決絕之人。

    “這是自尋死路,對麵的黑山軍既然設了此局,必然對此早有準備,隻有反方向突圍才能有一線生機。”

    “然而……”

    “副將大人,據我所知你並不是狄人中的高貴血統,也是拚著性命大小數十戰才有如今的地位,難道真就願意長埋此地嗎?妻兒財貨皆被同族繼承。”

    這是戎狄的習俗。

    ……

    次日清晨,黑山軍剛用過早飯,便對山丘上的留籲狄發動了攻擊,投石車不斷轟鳴,兵卒們舉著盾牌,列著陣型往山上前進。

    然而就如譚朝宗昨日所說一般,雖然黑山軍攻山的氣勢十足,但實際上投入的兵力卻並不多,隻有投石車在大量發射,然而那投石車主要是農兵們在砲受的指揮下操作。也就是說,除了攻山的大約千名步徙外,主力的黑山精銳並沒有參與其中。

    另一邊,看到黑山軍展開了全麵攻山的架勢,加上用間派出的假使者的連番告急,中牟邑中的狄人終於再坐不住了,急匆匆召開了軍議。

    “大人,黑山聯軍全麵攻山,那小山丘本就不是什麽險峻之地,如今形勢岌岌可危。我家將軍派小人前來傳訊,他們會向南突圍,朝著中牟邑的方向靠攏,到時勢必會引起黑山軍的全力阻攔,還請大人出城接應,到時兩軍一起破開敵方的包圍圈。”

    “大人,看在同為留籲部落的份上,還請救救山丘上的兄弟們吧!”

    使者焦急之情溢於言表,雙膝跪倒在地,聲色具厲地懇求道。

    而中牟邑的邑宰仍是不發一言,手下將領見此於心不忍,也出列勸道“是啊,大人,若是城外的援軍被全數殲滅,對我們中牟邑守軍的士氣也是極大的打擊,不如救上一救。”

    邑宰依舊沒有說話,似乎在腦海中計較著得失。終於沉默良久之後,他抬起了右手,緩慢地握緊了拳頭。

    見到這個命令,使者眼中露出狂喜之色,連忙站起身來,對中牟邑的邑宰施禮道"小人替山上的留籲族人謝過大人救命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