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

字數:4453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眉頭緊鎖,久久不言。

    聊到這份上,已經可以說是思想層麵的爭執了,或者說對於大明國策的定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非常清楚,有些東西並不是自己規定,就能不變的。

    以大孫如此‘大逆不道’的性格,就算是自己定下什麽祖訓,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隻是看大孫的眼神就明白,性格和自己類似,極為執拗。

    哪怕是現在自己能反對,但日後即位的時候,該如何改還是會如何改。

    其實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朱元璋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都已經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了。

    主要對於大孫,朱元璋從最開始的寵溺,到現在幾乎一直都在用平等的態度交流。

    類似於朱元璋這樣的性格,旁人根本難以想象,總的來說還是心中對於大孫有所愧疚,才會在很多地方遷讓。

    遇到自身心中反對的問題,首先不是以暴躁的態度壓製,為了這難得的爺孫情,會去思考,以理服孫。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是朱元璋的治國思想,儒家學說中的君臣綱常,對於統治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道佛不能比。

    “大孫你也不必拐彎抹角了,直接跟咱說說,在你的心中,對於科舉取士這塊,到底是如何作想的。”

    良久,朱元璋選擇將這個問題直接拋回大孫。

    既然大孫覺得八股取士不行,那就提出一個更好的法子來。

    朱英聞言也不猶豫,直接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學子寒窗苦讀十年,然而在取得功名之後,這些詩詞歌賦並不讓他們學會如何快速治理地方。”

    “因此孫兒認為,可以將科舉細分開來,如同六部一般,分為六個方向。”

    “四書五經也不可少,可擇取其中部分作為關鍵,其次根據考生自己選擇的方向不同,加以考校。”

    “譬如考向刑部,則四書五經、大明律、大誥,各占其三,而後綜合評估,優等則上。”

    朱英當然不會選擇一杆子先將儒家打死,畢竟就目前大明而言,儒家的治國思想作為主流,還是非常不錯。

    現在也沒有別的思想可以代替儒家。

    隻是說如同後世的大學一般,把本來統一的國考,變成專科。

    至於頂尖人才,當然是還可以向上晉升,大明國子監裏的天才,可不在少數。

    這樣一來,其實等於將科舉的內容,進行了擴寬,不再是四書五經為全部,隻是作為思想上的輔助學科。

    而學子們自由選擇學習的方向,這樣在考取功名後,就能進入對口專業,迅速上手。

    不會出現刑部的官員入職後,連大明律都沒讀過,判案的時候鬧出笑話。

    當然轉了這麽多圈子,其實朱英的最大核心還是在於工部。

    這些途徑,主要就是為工部打造的。

    工部負責的範圍很是廣闊,譬如軍備製造,農業工具等等。

    基本上是涉及軍工業,和農業本身。

    但是現在工匠的地位太低了,雖說是士農工商,實際上卻是士商農工。

    然而工部,卻是生產力的關鍵。

    像是材料本身的研究,火器火藥的研究等等,這些才是生產力的關鍵。

    提高工匠福利待遇,社會地位,引導大明工業體係的出現和產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於工部。

    其他的都可以慢慢發展。

    朱元璋聽到這裏,眼睛開始亮了起來。

    從一開始的排斥,到現在逐漸被折服,朱元璋能夠感受到大孫對於治國的獨特想法和心思。

    從治軍到內政,現在的大孫給朱元璋一種幾乎無所不能的感覺。

    “大孫說的這個事情,確實不錯,不過也不是馬上能夠製定,這件事情咱會先交給翰林院去辦理。”

    “需得先將學子們的書籍編撰出來,而後才能進行科舉。”

    朱元璋笑著說道。

    大孫沒有直接說要廢除四書五經,而是選擇並道行之,在朱元璋看來還是可取的。

    而且從奏章上,朱元璋自己也早就發現了,很多大臣存在嚴重的能力不足。

    但是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朱元璋也沒辦法。

    科舉製度始於隋朝,於唐朝完善,是君王選拔人才的關鍵,也算是由此出現了一批寒門學子。

    “這件事情既然是大孫你提出來的,那便由你來負責,到時候咱給批個文書,翰林院這塊的事情,就先由你來負責。”朱元璋補充說道。

    “孫兒聽爺爺安排。”

    朱英眼睛一亮,立即說道。

    編撰教材這樣的事情,在朱英看來是非常有意義的,在這個編撰的過程中,他可以添加許多私貨。

    這些教材極為重要,將會直接的影響到大明每個讀書人,包括整個大明帝國發展的方向,都會發生改變。

    “咱得回宮去,今日大孫給咱講的這些,咱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讓大臣們也好生探討一番,出個詳細。”

    朱元璋起身,而後對著朱英交代道:“晚點咱讓人過來接你,今晚進宮,去看看你父親。”

    朱英聞言微微點頭:“好。”

    ......

    西域。

    朱英沒有想到,自己安排張三過去送信,結果還送去茬子來了。

    其實還是朱英在知道自己身世,尤其下了謀略大明的心思後,主要心神,都已經開始圍繞大明布局了。

    大明現在是最佳改革的時機,老爺子尚在,無論是怎樣的改革,隻要獲得老爺子的支持,這大明就無人可以阻攔。

    現在也是大明武力值最為巔峰的時候。

    其實一個藍玉,並不能說影響多大的局麵,哪怕如馮勝,傅友德這些名將,在朱英看來,存在當然更好,沒有也不會太差。

    最為主要的是,藍玉案導致太多的中層軍官被牽連。

    就如同人的手臂,裏麵的骨頭沒了,自然就強硬不起來,哪怕老爺子鐵了心斬殺藍玉,朱英也不會說太過於重視。

    藍玉能不能活,在朱英看來,還是要見麵之後才能知道,雖說藍玉是他的娘舅,但若是藍玉因為某些因素,從而反對他的話。

    那也隻能去掉了。

    其實就西域的麾下而言,朱英現在自然不能直接暴露身份,這對他而言沒有太多好處,反而容易滋生隱患。

    最為主要的原因,便是他的人馬,皆是在大明之外,並非大明之內,而且日後若是謀略其他地方,也是很好的一手暗子。

    當然,他還是傳遞了隱晦的信息過去,其中的關鍵,就是在於空白文書上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