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
字數:2450 加入書籤
回到坤寧宮後,朱英才發現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
從馬拉火車的想法出現,然後和老爺子進行交談,這中間的時間,總共不到小半個時辰。
朱英根本沒有進行一個完整的思考,定下適合大明的方案,就直接述說起來。
沉下心思後,朱英細細的琢磨一番,大致的方案就有了想法。
馬拉火車是肯定要做的,但是木軌的損耗,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隻能作為過渡,而不可能大麵積使用。
要讓老爺子,包括大明所有的勳貴,看到軌道所帶來的利益,且煉鐵工業的出現,才能夠大麵積旳鋪設來開。
目前完全可以先鋪設一條從京師到北平的軌道。
之所以首先在北平,是因為對現在的大明來說,草原才是最大的威脅,隻有將這個最大的威脅降低後,大明所有人才能看到軌道所帶來的利益。
個中關鍵,便是速度。
從京師到北平的直線距離,大約是一千公裏,兩千裏地,實際上繞路肯定要更遠一些,至少也是繞上兩三百裏地了。
古代大軍的行進速度取決於最慢的輜重速度,約莫在日行四十裏地到五十裏地左右。
這也就是意味著,日行五十裏地計算,軍隊從京師出發,抵達北平,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
這是最小的估值了,實際上加上整頓軍備,還有天氣因素的影響,能在兩個月內抵達北平就算是不錯沒耽誤。
大明如今馬車的速度,每日大概可以行進越兩百裏地的樣子,實際上當然要更少一些,一百多裏地應是正常平均速度。
假設鋪設出從京師直達的北平的木軌,那麽將會出現一個怎樣的情況?
首先是馬,自然不可能是幾匹馬,至少都是十二匹馬甚至更多,這樣才有足夠的動力源。
在馬夫的駕駛下,這些馬會一直沿著木軌的方向奔跑。
且這種行進,是晝夜不斷的。
一直不停馬肯定是吃不消,這個時候保持馬的動力,隻需要在路過驛站的時候進行馬匹的更換便可以繼續。
這個過程,就像是六百裏,八百裏加急一般,馬夫也需要跟著替換接力進行。
但這有一個好處,木軌的痕跡,哪怕是在夜間都可以一直行駛,不至於迷路,即使可能會慢上一些。
多車輪的使用,也會讓馬跑起來更加的省力,拉動更多的載重。
這意味著軌道帶動的車廂,每天的行進路程可以達到三百多裏地。
從京師到北平的兩千多裏路程,從原本的兩個月的時間,縮短為七八天左右的時間。
這些通過馬拉火車抵達北平的將士,精力充沛,下車就能投入戰鬥,而且完全不用擔心後勤的問題。
隻需要攜帶少許的幹糧,後續的糧食馬上就能轉運過來。
不間斷的運輸,如同流水線一般,隨時都能將軍隊調集過去。
這還是從京師抵達北平,沿途中加入的軍隊,隻會更快。
軍事上如此,這麽一條木軌帶來的經濟效益,更加的超乎想象。
這和大運河實際沒啥區別。
非戰時期可以起到溝通南北的作用,對於解決目前大明南北漢人尖銳的矛盾關係,有著顯著的效果。
定都南京的朝廷,和北麵的地域問題將會得到改善,朝廷對於北方地域的掌控力,也會隨之增強。
木軌在大量使用下,所產生的養護成本,單單就溝通南北經濟利潤,完全足以抵消。
木軌隨後再可以進行升級。
比如在木軌上包上鐵皮,這般耐久也會持續提升,沒那麽容易損壞。
持續過渡到鐵軌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