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長孫對長孫

字數:3354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新】,!國師之位,雖說榮耀無比,可這大明之外的國師,對姚廣孝來說,還真就不放在心上。

    但長孫殿下的意誌,他肯定要徹底a貫徹的。

    他來到高麗,最為主要的兩個目的。

    第一,就是要把控住在高麗這邊的群英勢力。

    其實就高麗的潛伏勢力而言,很多本來就是高麗人,是受到群英商的誘惑,這才加入。

    但在家國麵前,這些人對於群英商會的忠心,並不值得去考驗。

    第二,就是關於倭寇的問題。

    打倭國有兩條線路,首先是大小琉球國那邊,距離倭國比較近,容易屯兵。

    還有就是高麗這邊。

    姚廣孝在簡單接觸群英在高麗的地下勢力後,第一步,就是針對倭寇。

    姚廣孝很清楚,要想把控住這些原本就是土生土長的高麗人,甚至和李成桂形成對抗的局勢,隻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把高麗也拖入戰爭的泥沼中去,將高麗的情況變得混亂,這樣才有希望。

    姚廣孝對於長孫殿下的意圖很是清晰,最終的結果,就是要把高麗,變成大明的一個行省。

    但又不能太過於使用武力征服的方式,高麗現如今的態度,讓大明很難師出有名。

    而且朱英曾經跟姚廣孝詳細說過,因為高麗對於大明的支持,所以爺爺那邊,沒有要打高麗的想法。

    除非是,高麗自願獻國。

    大明才能勉為其難的接受。

    姚廣孝在抵達高麗王都開京後,待了不過三日,就向李成桂請示,要去清楚沿海倭寇之亂。

    李成桂當然不想同意。

    這叫什麽事呢,跑過來當國師也就算了,還要統領我的兵?

    你是個和尚呀,怎麽又變成將軍,奪權呐。

    然而,就在李成桂不顧大明顏麵,想要開口拒絕的時候。

    朝堂的大臣們,竟是一個個開始讚成起來。

    一兩個也就算了,

    幾乎七成的朝臣站出來,支持姚廣孝平倭。

    差點沒給李成桂嚇死。

    這到底是誰主宰的高麗,還是說大家都被大明給震懾到了。

    李成桂沒有辦法,隻得同意。

    於是。

    釜山城,高麗沿海。

    十萬大軍囤積。

    姚廣孝坐在城內大堂首位,看著下方十多位將領。

    足足十五萬大軍。

    這差不多是高麗近半的兵力了,被姚廣孝一口氣給帶了出來。

    其實本來隻有五萬的。

    如何變成十五萬,自然是群英商會暗中操縱了一把。

    十五萬大軍,讓李成桂徹底明白,目前的高麗,尚且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稟告國師,沿海地區所有百姓,都已經開始強行遷移離開,其中暗藏倭寇一千二百人,盡數都已經抓捕,請國師示下。”

    一名彪悍的將領,向姚廣孝稟告道。

    隻是在這高麗的地盤,說的卻是漢話。

    除了部分將領聽不懂外,其餘麵色皆是沒有異常。

    似乎本來就該如此。

    姚廣孝聽聞後,輕輕頷首,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處死未免過於殘忍。”

    “如今釜山海峽對麵,對馬島已經被倭寇占領,倭國對於倭寇沒有管控的能力。”

    “因此貧僧認為,為了徹底消除倭寇的根源,應當去對馬島清剿一番。這些倭寇,正好為造船出些力氣。”

    “諸位覺得如何!”

    姚廣孝的動作很快,直接就調軍,甚至連後勤都不管。

    這意味著,現在十五萬大軍,隻有半個月的口糧,若是高麗這邊半個月內不把糧食運過來。

    十五萬大軍就得挨餓。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姚廣孝這樣的做法,實則是壞了行軍大忌。

    但他根本不在乎。

    你李成桂不來糧,還真就趁了姚廣孝的心意。

    到時候...嘿嘿。

    隻問天道不管人心的姚廣孝,在這方麵,著實手段辣得很。

    且這次打擊沿海倭寇,姚廣孝用了和朱棣差不多的手段,堅壁清野。

    甚至將那些小村落的高麗百姓,直接趕走進行遷移。

    下首,在姚廣孝說完後,諸多將領紛紛點頭:聽從國師吩咐。

    就連十多個聽不懂漢化的高麗將領,也是不管不顧,跟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