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朱英發難

字數:4755   加入書籤

A+A-




    就目前來說,李成桂看誰都想叛徒。

    “我現在唯一能夠相信的人,隻有你了。”

    高麗王宮後殿中,李成桂和宮廷禁衛統領,李原單獨在一起的說道。

    或許是因為都姓李的緣故,李成桂對其沒有絲毫的懷疑。

    說話間的時候,李成桂不由看向李原左邊的胸口的位置,現在被厚厚的鎧甲擋住,當然是看不到裏麵。

    但是李成桂知道,那裏有一個箭傷,是李原為自己擋下來的致命傷。

    且那箭上,還塗抹了蛇毒,若不是恰好有大夫隨軍,必死無疑。

    李原聞言,低頭避開李成桂的注視,行上軍中禮節,而後沉默沒有說話。

    李成桂滿意的點點頭,他就喜歡李原這種寡言少語,不擅交談的人。

    因為往往是這種性格的人,會很容易受到同僚的排擠,且也會對自己非常的忠心。

    “李原,我現在已經沒人可以交談了,我以為自己已經掌控了高麗,但是國師的到來讓我發現,原來在整個朝堂上下。”

    “不知道多少大臣都投靠了群英商會。你說,他們明明是高麗人,為什麽要去投靠一個漢人成立的商會呢。。”

    “我甚至都不知道,有多少的將軍,也被群英商會收賣了,我甚至不知道,他們是什麽時候被收買的。”

    李成桂喃喃自語道,像是對李原的傾訴,又像是對自己說。

    李原依舊沒有說話,就好像沒有聽見一般。

    李成桂見此,眼神中更加滿意,剛剛的話,他其實多少還是有些試探的成分。

    不管是李原說群英商會的好話,還是壞話,他都會在心中產生懷疑。

    隻不過說完後,李成桂又突然問道:“告訴我,你是否接受過群英商會的好處。”

    李原麵無表情,不過心中卻是有些震蕩。

    但在下一刻,李原就坦言說道:“收過,家裏的雪花鹽,幾乎都是群英商會送的。”

    “好你個李原,沒想到連你也....”

    話說到一半,李成桂突然就卡主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李成桂才發現,群英商會送東西最多的,好像不是大臣,而是自己。

    現在王宮的雪花鹽,還有一些名酒,甚至不少奢侈的物件。

    似乎都是群英商會送來的。

    若是他沒記錯的話,自家的妻妾所用的胭脂,絹布綢緞,也是群英商會送的。

    而後,他微微低頭,看向自己這件色彩鮮麗的袞服。

    似乎就是群英商會的裁縫,專門給他訂製的,一共還做了三江。

    一下子,李成桂就啞口無言了。

    “大將軍,群英商會隻是一群商人,他們有著自己的利益目的,大將軍應該想辦法去掌控。”

    “況且,現在大將軍還沒有稱王,很多大臣雖然已經暗中歸附了大將軍,但在名義上,大將軍終究還是將軍。”

    李原開口說道。

    或許這幾年以來,這是他開口說過最多話的一次了。

    李成桂聽完,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

    對呀,雖說他現在屬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概念,但他終究不是高麗王。

    哪怕如今的高麗王隻是一個傀儡,但在名義上,他就是臣。

    要是將這些和群英商會有利益勾結的文臣武將全部趕跑的話,那他也沒人可用了。

    當然,他要是真這麽做,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自己下台。

    想到這裏,李成桂的腦海中冒出兩字:稱王。

    唯有稱王,在很多方麵,才能以民族大義去掌控朝臣。

    “謝謝你,李原。”

    李成桂認真的說道。

    這一刻在他的心裏,就算是妻兒,都沒有李原來得更加信任。

    李原恢複了沉默,麵對李成桂的感謝隻是微微低頭表示尊敬。

    不過此刻李原的心裏,已經想好晚上回去後,情報的內容該怎麽寫了。

    ......

    大明京師城郊,玄甲衛所在大營內。

    朱英正在麵見藍玉,以及數位淮西武將集團的勳貴。

    其中包括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

    朱英看著麵前的諸多淮西核心武將成員,微微有些感歎。

    從麵相上來看,藍玉幾乎算是最為年輕的了。

    其他人,個個都已經是兩鬢發白,最小的估計都有五十多了。

    雖說依舊體態彪悍,但在大明如今的平均年歲算來,都屬於老人級別。

    “諸位的功勳,我就早聽聞過太多,皆是我大明的大功臣。”

    一句話,朱英就定下了基調,同時也讓幾位淮西武將心下放鬆起來。

    這說明,長孫殿下對於他們是認可的。

    “殿下這次鎮守河南,驅除瘟疫,簡直活人無數,功德無量。現在好多關於殿下的戲曲,都已經在京師傳播。”

    “隻不過大多數京師的人,都不知道殿下的真實身份,若是待殿下的身份展現的時候,某估計呀,絕大多數人都得要驚掉下巴。”

    藍玉大笑著說道。

    曹震等人,也隨之大笑起來。

    朱英麵帶微笑,回道:“這些都是仰仗了爺爺的指示,不值一提。”

    藍玉卻是搖頭道:“殿下說這話,可就是太謙虛了,那些驅趕瘟疫的法子,某也是看過的。”

    “不瞞殿下,某也曾經負責過瘟疫有關的處理,像是在西南那邊,瘴氣多生,易產瘟疫。”

    “但是這些法子,是某從來沒有見過的,在大明,甚至諸多前朝,都是從未聽說過。”

    “這都是殿下首創,旁人可學不來。是真正的大功德。”

    藍玉的坦言,讓曹震等人紛紛點頭。

    賑災,瘟疫,都是有軍隊參與,主要就是鎮壓動亂。

    所以在場的將軍們,基本上都參與過。

    不過采取的措施都一樣,無非就是隔離。

    而朱英的一係列安排,還有各種預防的應對手段,才是關鍵部分。

    或許在後世看來,很簡單,不過是基本操作。

    但在如今的大明,就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

    以後瘟疫再次出現,就可以按照同樣的法子去處理了。

    “此事便不用多提了,這次涼國公按照我的意思,將諸位召集過來,便是我有些事情,想和諸位協商一下。”

    在說這個話的時候,朱英數次將目光看向藍玉。

    個中關鍵,當然是和自己曾經的恩人李行有關。

    藍玉頓時也感覺到了異常,眾人沉默下來。

    “想來大家都是聽說了,關於之前在朝堂上,爺爺提出的有關軍政分離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