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藍玉就從都督府,去了五城兵馬司。
    目前的大明治安總司,在製度上是成立了,但是並沒有新建衙門,現在五城兵馬司已經並入到大明治安總司,便就是讓中城兵馬司,作為大明治安總司的衙門。
    從中軍都督府到中城兵馬司,藍玉看著麵前顯得有些普通的大門,心裏頭五味陳雜。
    比起都督府來,五城兵馬司自然是極為低端的。
    尤其是五城兵馬司,長期和百姓打交道,平日裏衙門的環境,自然要差些。
    才到這裏的藍玉,就被裏麵的喧囂給停下了腳步。
    這個衙門很忙。
    慢慢走過去的時候,忙得連衙役都沒注意到藍玉。
    藍玉聽著這些聲音。
    不是這家丟了一隻雞,就是那家丟了一隻鴨,亦或是鄰裏間鬧了矛盾。
    在藍玉看來,這些多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可五城兵馬司的職責,本就是如此。
    突然間,藍玉有一種被坑的感受。
    當初答應長孫殿下坐鎮大明治安總司,這到底是正確的嘛。
    “屬下中城兵馬司指揮使張義,拜見涼國公,未曾遠迎,還請涼國公恕罪。”
    中城兵馬指揮使張義,單膝跪地道。
    額頭上的冷汗,都已經冒出來了。
    這些日子,張義可過得不舒服,自從上次被長孫殿下訓斥後,一直心裏憂心忡忡。
    做什麽事情,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長孫殿下想起來。
    最後實在沒得辦法,自己去領了二十廷杖,打得屁股開花,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傷好沒幾天,就聽說兵馬司脫離兵部,直接並入到長孫殿下直屬治安總司下。
    這下子,又把張義給嚇得沒睡過一日好覺。
    前天,文書下來,說是新任的大明治安總司都督,乃是長孫殿下皇親涼國公。
    好家夥,張義差點沒有當場去世。
    本來他還在等著涼國公的通帖過來,沒想到剛才接到下屬的匯報,涼國公已經出現在衙門裏了。
    那還猶豫啥,直接快跑來過拜見。
    藍玉隻是微微轉頭看了張義,並沒有說什麽,直接朝著裏麵的大堂走去。
    張義頓時就慌了,不敢說話,隻能默默的跟在涼國公的後麵。
    大堂內,張義不敢坐著,隻能是躬身站好。
    “傳本公命令,將在衙門裏的所有百姓,都驅逐出去,這裏已經被大明治安總司征用,讓他們有什麽事,去別的地方辦理。”
    藍玉沒有遲疑,直接開口說道。
    “這...”
    張義聞言,頓時不知如何作答了。
    要知道這些百姓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夠在京師裏生活的百姓,可以說幾乎都為富戶。
    而且背後的關係,也很是雜亂。
    他張義僅僅一個正六品,方眼整個京師,屁都不是。
    一旦這些百姓上告到應天府衙門去,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怎麽,你是聾了,聽不懂公剛才說的話嗎?”
    藍玉眉頭一皺,直接嗬斥道。
    感受到涼國公不善的語氣,張義哪敢得罪,連忙道:“屬下立馬就去。”
    “別急,本公還有幾件事交代呢。”藍玉繼續道,這才讓張義止住腳步。
    看著作出一幅洗耳恭聽模樣的張義,藍玉接著說道:“遵長孫殿下令旨,五城兵馬司並入治安司,除現有五大衙門外,另設治安署。”
    “治安署常規編製二十人,京師內每條街道皆設立,分管所在區域內所有事項,按之前職責辦事。”
    “而後你去通知所有指揮使,副指揮使,於明日上午,到這裏來議會,本公將親自宣布由長孫殿下親自設立,有關於治安司所屬章程。”
    張義聽完,不敢怠慢,忙道:“下官遵令。”
    藍玉點點頭,最後道:“讓人把本公辦事的屋子收拾好了,本公明日再來。”
    張義微微鬆了口氣,躬身行禮道:“涼國公慢走。”
    看著涼國公離開的身影,張義隻感覺到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不是因為自己,而是涉及整個京師。
    ......
    治大國如烹小鮮,有些事情,大刀闊斧的去改革,反而會引發壞的影響。
    對於這些,朱英非常清楚,不是說後世的所有製度,都能夠馬上搬到大明來,大部分隻會是水土不服。
    這一切的源頭,首先是對基層百姓的掌控。
    還有忠於自己的人才培養體係。
    如今的大明,在朱元璋的個人威名下,一切都看似極為平穩。
    但有不從,吃席都不用了,全家入土。
    整個朝堂上,隻有且隻能有朱元璋一個聲音,別管對錯,反抗者,皆死。
    用朱元璋的話來說,今日不好弄死你,明日必定弄死你。
    不聽話的,留他作甚?
    最近朱元璋因為大孫歸來,心情極好,但可不代表對於貪官就會心慈手軟了。
    一個個的,照殺不誤。
    在這方麵,朱英自然不會多說。
    貪官嘛,殺就殺了,正好騰出位置來。
    乾清宮內,
    時值正午,剛剛從華蓋殿回來的朱元璋,隻既有興趣的在為幼苗澆水。
    乾清宮前院,很多花草被挪開,清理出三塊空地來。
    這三塊空地,分別種植著玉米,馬鈴薯,紅薯。
    且這些都是朱元璋自己動手開墾,鬆土,播種。
    對於能夠讓大明絕大多數百姓飽腹的作物,朱元璋極為重視,便就在前院種植一批,用於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