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341   加入書籤

A+A-




    婉良的長相算不得傾國傾城,比起葉辭霜那種海棠般的豔麗,婉良更像是茉莉,溫婉清麗。太濃豔的麵孔看多了,少不了覺得膩,倒是這種清秀最日久天長。

    侯世興第一眼看見婉良的畫像,腦中便不自覺地這麽想著。

    侯世興身側的女子隻有妻室周蕙一位。這些年來忙於政事,雖然沒工夫在女色這方麵練得精通,但該懂的還是懂的。

    侯世興看完畫像,又拈起跟畫像一道送來的那封信。父母早亡,大約三歲時被嶺南一位名為劉定的富商收養,長到六歲因為重病被送到一位高人處休養,隨後就沒了記載。

    隻有這些記錄,確實在情理之中。富商家的養女而已,並不會有多少人在意。

    高人?江湖上所謂的高人多了去了,若真數起來,千百個是肯定有的。

    這就難辦了。侯世興皺著眉。

    侯世興正發愁,就見一隻手將那副畫從桌上拾起。侯世興一驚,抬眼就見周蕙立在案前端詳著畫中人。

    侯世興知道周蕙最不願意聽見自己的那些“公事”,便隻說了句:“沈敬存的新歡。”算是做個交代。

    周蕙點點頭,放下,道:“前廳飯擺好了。”頓了頓又遲疑道:“那樣幹淨的長相,不會是惡人,你不要難為人家。”

    侯世興點頭:“知道。”

    說起侯世興最敬重的人,一是父,二是母,三便是周蕙。

    周蕙跟他年少相識。十六歲嫁與他為妻時,他才二十六歲,一窮二白的生,連趕考的路費都湊不齊,更別說家產。

    承天之佑,周父官居太祝令丞,看得出侯世興是個人才,幾番考驗後便把侯世興招到門下做婿。周父在朝中威望頗高,侯世興的官路自此便也是一帆風順。

    侯世興敬重周蕙一是因為周家對他有知識推舉之恩,二是周蕙這些年為婦有德,三則是為侯家生下一子侯端並撫育成人成才。侯世興雖沒什麽良心,可知恩圖報這點做得還是沒什麽挑的。或許也是為了彌補當年一時頭腦發熱犯下的那些錯,又或許隻是因為位居丞相城府太深,他的心思旁人猜不透罷了。

    侯世興用完飯回到房,又拈起了那張信紙,細細思量後,便將目光落到了那四個字上:無父無母。

    這些年朝中雖有動亂,可天下卻太平,各地雖不時會有旱澇發生,但嶺南極少,而且小戶人家裏沒了照看的孩子,大都會被牙婆牽去,若說是大戶人家沒了家主,也未曾見上報。

    腦中一絲不安劃過。

    侯世興忙翻出關於當年那對夫婦的記載,果然,那對夫婦死後,膝下一女下落不明。

    侯世興沒敢往下想,隻覺得後腦一陣陣發麻。腿一軟,癱坐在案旁。

    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啊。

    再說敬存府上。

    自打留佩走後,敬存便一直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做著打算。聽得侯世興開始調查婉良,敬存便把葉辭霜從樓裏接了出來。敬存許諾過她,讓她侍奉在婉良身側。

    對葉辭霜有所耳聞的人都知道這是個琴棋畫詩酒茶樣樣精通的女子,但這些人中隻有敬存位知道她也是個製香製毒的高手。有個這樣的人留在婉良身側,敬存確實是放心許多。

    早在幾月前,敬存便派了人去往南海一帶。南海一帶常年有倭寇流竄,隻是那些個小打小鬧實在是不疼不癢,官府便不想浪費財力物力去管。現下敬存派去的那些人得了命令,略施計謀便將那些倭寇聚集在一起,頂著順天為民的名義幹著實為造反的事。

    敬存得了觀鎮的消息,趁機遞上折子,隻道南海動亂,安平侯親赴戰場不幸重傷,需右相親臨問疾。侯世興得了折子更是高興,敬存往南海一去,一是自己吩咐給手下的調查不用再顧忌敬存會不會聽到,二則是這一路途遙遠,若敬存真的是自己猜測的那個人,這項上人頭也好取。

    十月,敬存安頓好京中事務,協婉良、辭霜,南下。

    史冊沉浮,第一道漣漪,自此吹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