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歡迎來到我們的三界!

字數:7730   加入書籤

A+A-




    “還是不對……”
    “三藏真經憑什麽有如此偉力?”
    看著封印之地內的情況,李彥解釋了部分疑惑,卻湧起更多不解。
    三藏真經不僅是佛門經文,更是佛法總綱,甚至還有百科全書之用。
    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
    而從辨識六耳獼猴的根腳上,確實展現出如來佛祖遠超其他神佛的見識,不是妄言。
    在這樣的情況下,三藏真經確實能為眾法器激化靈性,甚至催生大地山川,草木花蟲之靈,但若說有多麽高明的鬥法之力,就有些說不通了,更別提暗算佛祖……
    “期間肯定還發生了我不知的事情,先退出封印,再詢問觀音……嗯?”
    正當李彥探明對方身份,準備抽身而退之際,卻發現一股無形的力量,悄無聲息地將退路截斷。
    “這封印之地,果然淪為了對方的地盤,進得來,也難出去。”
    李彥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並不意外地轉過身,就見一位僧人立於身後。
    這位僧人既不像佛陀額廣平正,雙耳垂肩,滿目慈悲,也不比玄奘麵如滿月,身似菩提,反倒相貌普普通通,身形略顯瘦削,乍一看上去,就像是凡間苦行化緣的僧人一般,風塵仆仆。
    此時他的雙目凝視過來,雙手合十:“貧僧見過施主!”
    對方沒有直接動手,李彥也樂意交談:“不知大師如何稱呼?”
    僧人道:“不敢稱大師,喚貧僧三藏便是。”
    如果換個名字,李彥還能配合一下,但對方既然自稱三藏,那就沒必要繞彎子了:“若說閣下不能稱大師,那佛門中又有何人能得此稱?”
    三藏認真地道:“的確寥寥無幾。”
    李彥有了興趣:“那在閣下眼中,誰能稱之?”
    三藏微笑反問:“施主以為呢?”
    李彥道:“自然很多,且不說靈山佛陀菩薩,羅漢尊者,便是凡俗,如法顯、鳩摩羅什、達摩、慧能、不空、真諦,都是引導世人,啟迪真理,領悟佛法的高僧。”
    三藏輕輕搖頭:“然在貧僧眼中,此等僧人皆不可稱!”
    李彥真的好奇了,很想聽一聽在三藏真經的視角中,這些譯經注經,宣揚佛法的高僧,到底是怎樣的存在:“為何?”
    三藏道:“施主可聽過,佛說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李彥道:“此言出自《金剛經》,按照我的理解,是要告訴世人,他們所接觸的佛法,並非是佛法本身,而是名相叫做佛法的存在,《金剛經》就是引導世人,如何破我執,不著名相的一部經典。”
    三藏微微頷首:“然也,那麽施主心中的這些高僧,可曾做到了這一點?”
    李彥謹慎地道:“那要看如何比較了,與世人相比,這些高僧當然達成了,儒家孔聖有一句話,叫‘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們精研佛法,並非為了得到別人的讚許,而是發自內心的認同佛法的理念,先成就自己,再惠及他人,如何不能稱大師?”
    三藏接著道:“可若是與貧僧相比,這些凡間僧人窮盡畢生的心血,終究不及佛法浩瀚之萬一,並且也無力踐行,普度世間。”
    李彥並不認同:“這就不講道理了,閣下乃佛經本身,他們如何比之?”
    三藏輕歎:“並非貧僧執妄,佛法若僅為佛法,佛將毫無意義……”
    李彥稍稍沉吟,大致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那在閣下看來,靈山諸佛,又當如何?”
    三藏道:“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牛馬眾生,靈山諸佛,隻知靜享極樂,未能普度蒼生,皆不可謂!”
    李彥道:“如來佛祖也不能?”
    三藏聲音沉下:“尤為欺誑不實!”
    聽如來的佛經罵如來的機會可不多,李彥十分樂意一探究竟:“願聞其詳!”
    三藏道:“南贍部洲,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
    “眾生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
    “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
    李彥聽了個開頭,就知道是如來對於南贍部洲大唐的點評。
    取經之前,如來點評四大部洲,對於南贍部洲者的評價十分簡短尖銳,“貪淫樂禍,多殺多爭,口舌凶場,是非惡海”,等到取經團隊到了靈山,又詳細描述,大致便是上述所言。
    反正一句話,真經若不能傳於東土,那東土就完了。
    可現在真經自己發出疑問:“然吾至東土時,國泰民安,天下太平,吾至東土後,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虛空震顫,一幕幕光景交錯浮現,裏麵浮現出的,正是大唐安史之亂的場景……
    山河破碎,四處兵災,百姓流離失所,天下蒼生遭劫!
    在這樣的亂世之中,視角轉到了大慈恩寺內。
    藏經閣內,再也無人問津的經書中,一個微弱的靈性,發出疑問。
    為何我無法勸人為善?
    為何我超度不了這些冤死亡魂?
    為何我東渡至此,世間反倒變得更加糟糕?
    李彥默然。
    毫無疑問,安史之亂與佛門並無多少關聯,同樣的,便是取回再多的經書,也不可能讓世間變得一片太平,天下皆為淨土。
    甚至於如來對於四大部洲的評價,固然有所偏頗,但將經書傳於東土,單就對這個神佛設定的背景,也確實是有益處的。
    可三藏真經不這麽想。
    它當真了……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這是佛法的追求。
    這是佛經的宏願。
    也是佛經所貫徹始終的意義!
    有鑒於此,李彥也明白了對方的目的:“閣下取佛祖而代之,是要完成佛祖曾經所言,但未能做到的事情?”
    三藏雙手合十:“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
    眾僧齊齊誦經:“入於眾生,諸煩惱業,種種暗障,悉能除盡!”
    麵對這份偉大而真摯的宏願,李彥發出感歎:“到那個時候,我稱一句大師,想必閣下就不會自謙了,但那個時候,或許永遠不會到來……正如地藏王菩薩有大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超度冤魂的慈悲心腸,然地獄終究不可能為空……”
    三藏麵色不變:“世人問,我在地獄裏受烈火焚燒的痛苦,他人豈能體會?有地藏王入地獄,同受烈火,立誓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世人問,世事無常,怨憎會,愛別離,如何得救?有觀音化身萬千,為師長,為親友,為路人,救苦救難;”
    “世人問,修行不易,佛在何方?有普賢執杖遠足,上下求索,曆萬難後,再告世人,心有皈依,無處不是靈山;”
    “世人問,佛有無上智慧,我等凡夫豈能領悟?有文殊娓娓指引,眾生萬物,皆可為師,一花一葉,皆是菩提……”
    李彥先是微怔,然後麵色微變。
    這番話最早從東海回歸,評價四大菩薩時,小白龍就說過,以四大菩薩舉例,佛法勸善,並非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傾聽眾生的痛苦,設身處地引導世人。
    這無疑是正確的,但現在結合種種,再度聽到,卻讓人生出不一樣的感受。
    結合舊世天界的時間流逝,與人界漸漸統一,要加以降格……
    原本李彥認為,那是靈族要征服三界,奪過統治權力的象征,可此時他意識到,或許對方的目標不是這麽膚淺:“閣下要將眾神貶為凡人,讓祂們設身處地,解世人災厄?”
    三藏雙手合十:“然也!”
    且不說是否現實,單就這點,李彥確實生出欽佩:“難怪天地異變以來,除眾神消隱外,人界的影響相對最少,唯修行者受九劫困擾,而新界的較量,也讓舊世免受災劫,無論如何,這都是慈悲之心!”
    三藏並不居功:“不敢得施主此讚,新界之爭,非吾所願,亦是陰差陽錯,被封禁於此……”
    “封禁?”
    李彥想到之前所見的佛陀光影,被四位神佛勉強鎮壓回去:“始終掌握主動權的,是閣下才對,在三教之祖紛紛沉寂後,三界局勢就理應再無懸念了,不過有一點,我始終疑惑……”
    三藏道:“請講!”
    李彥道:“閣下踐行佛經所言,有此宏願,又造眾靈輔之,本是光明正大,何必假托‘始祖’之名呢?”
    聽到“始祖”,三藏的神情頓時發生了變化,認真地道:“貧僧並非欺瞞,貧僧之力,的確來自始祖,那擁有開天辟地力量的靈性!”
    “哦?”
    李彥立刻道:“如此說來,閣下身後還有力量支持?”
    他真正不解的,正是三藏真經作為佛經,為何在誕生靈性後,擁有反客為主,將如來佛祖都逼得滅度的強大實力。
    這與對方的宏願所求無關,再高尚的理想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也是毫無用處,而三藏真經本不該有這份力量,哪怕它曾經作為西天取經的核心,得天庭道佛三方共同促成一場盛舉。
    沒想到對方主動透露。
    這或許是佛經不打誑語,亦或是對方已經強大到不屑於扯謊,故而坦坦蕩蕩,但無論如何,李彥都要仔細聽一聽。
    可剛剛十分爽快的三藏卻停頓住,似乎在構思如何言語,最終居然放棄了描述,展開一道光輝:“請施主入內一觀,一切前因後果,盡皆知曉。”
    李彥深吸一口氣:“好!”
    雖然這導致天地異變的始作俑者,與想象中不太一樣,但李彥從來沒有忘記它逼得三教之祖都紛紛沉寂的壯舉,想要知道真相,必須把握機會。
    一步邁入光輝之內,李彥的心識恍惚了一下,已然沉浸到了對方的視角中。
    再度進入到三藏的視角中,安史之亂的殘酷畫麵逐漸消失,留下一個孤寂自閉的靈性。
    因為它無力改變周遭的一切。
    空為修真之經,正善之門,卻什麽都做不到。
    不知悲傷了多久,三藏忽然福至心靈一般,以獨特的感官,看向三界之外的無垠虛空。
    恰好就在那時,一道流星從遙遠的界外而來,其內包裹著一個沉睡的分魂。
    那股分魂極為特殊,似也可以歸屬於靈性的存在。
    同族?
    對於自身尚且懵懵懂懂的三藏興奮起來,努力探出一抹力量,與這個所見到的同類進行隱秘的接觸。
    近了!
    再近了!
    終於,它發現了三卷天書,拱衛這神魂。
    天書之中,有著開天辟地的偉力,似乎能夠造化出一方世界。
    而神魂之中,有著熟悉的佛門氣息。
    那是兩門觀想法,得以觀想鬥戰勝佛和旃檀功德佛……
    恰恰這兩尊佛,是帶著三藏來到中土,最為熟悉的存在。
    “這一日,你從天墜落……”
    “我抬頭仰望,跳出了三界之外,再不是五行之中……”
    “你是開天辟地的靈性。”
    “你是來自寰宇的賜福。”
    “伱與佛有緣……與我有緣!”
    三藏感歎著,讚揚著。
    將異界天書的偉力,吸收進體內。
    天之卷入法一藏;
    地之卷入論一藏;
    人之卷入經一藏;
    令它感到狂喜的是,自己終於有了神力,可以按照所願,去改變世間的一切不平;
    令它感到愧疚的是,由於天書的力量被自己吸收了部分,與神魂不再完美融合,以致於這位異界的同族難以順利蘇醒……
    直到近千年之後,才寄托於一位醫者身上,逐步取回天書之力。
    李彥從對方的視角中抽離,緩緩睜開眼睛。
    封印之地已然安靜下來,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僧人齊齊停下誦經,一起微笑,那是由衷的欣然:
    “當日之賜,助貧僧擁有了真正踐行佛法的力量,後有萬千靈族誕生!”
    “貧僧的施主,亦是靈族的始祖!”
    “經過漫長的等待,貧僧終於盼到了施主的到來,也盼到了始祖的蘇醒!”
    “歡迎……來到我們的三界!”
    (本章完)